財務報表分析與經營戰略的關系
時間:2022-06-18 11:03:45
導語:財務報表分析與經營戰略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戰略和經營情況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財務報表數據和相關財務指標方面,可以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經營戰略。探討了企業經營戰略的特點和重點內容,通過表內與表外相結合的財務報表分析方式,總結財務報表分析對改進企業經營戰略決策的路徑,對優化財務分析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財務報表;經營戰略;關系
1企業經營戰略
1.1企業經營戰略的特點
1.1.1全局性企業經營戰略是從整體出發,由高層領導人制定,聚焦企業全局,能夠系統、整體地指導企業各個層面的活動。1.1.2長遠性為了推動企業長遠發展,制定經營戰略不能追求短期目標,而是要具備長遠眼光。企業經營戰略是一項全局性計劃,充分考慮了企業的內外部狀況和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等。如果一項經營戰略在短時期內發生了改變,說明該戰略存在一定問題。成功的戰略一定具備能夠長遠運行的特性。1.1.3抗爭性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是企業管理者希望達到的目標,也是制定經營戰略的目的。因此,經營戰略中會涵蓋應對沖擊、挑戰和競爭的行動計劃,具有一定抗爭性。1.1.4相對穩定性只要經營戰略的實施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或者發生了意料之中的改變,那么就不應隨意改變企業經營戰略中的內容。在不影響全局的情況下,可以針對具體問題靈活采取處理辦法。
1.2企業經營戰略的重點內容
1.2.1戰略思想戰略思想是戰略的總領,是企業高層管理者以及員工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發生的重大關系和重大問題的認識和態度,對每一位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起指引和導向作用[1]。1.2.2戰略目標戰略目標由戰略思想衍生而來,是管理者對企業發展方向的規劃,在整個經營戰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戰略目標可以劃分成幾個層級,總體目標可以逐級細化到業務單元、部門甚至每一位員工身上。是否達成戰略目標和達成的程度是戰略評價階段主要考慮的問題。1.2.3戰略重點戰略具有全局和長遠性,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企業需要根據戰略中各方面的輕重緩急,按重要程度進行區分或者排序。企業可以將非常關鍵、需要馬上增強或者能夠擴大自身發展優勢的內容作為戰略重點,需要著重投入各種生產要素,比如資金、技術或者人力等。1.2.4戰略方針與對策明確戰略思想、目標及重點后,企業需要考慮如何具體達成戰略。通常情況下,常規行動方案和處理原則就是戰略方針。針對具體而獨立的戰略目標采取的不同方式,這就是戰略對策。二者的結合就是企業達成經營戰略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2財務報表分析
2.1財務報表分析的依據
2.1.1表內信息(1)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是企業經營活動在靜態層面的體現,涵蓋企業各項資產、負債和權益的情況。企業的總資產金額等于負債與權益的總和。因此,資產負債表中自帶勾稽關系的信息可供財務分析人員使用。(2)利潤表。利潤表是企業經營活動在動態層面的體現,能夠直觀體現企業的經營成果。編制利潤表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單步法和多步法[2]。單步法屬于一次到位的方法,直接將收入和費用分別加總后計算當期收益。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提供的信息基本是原始數據,便于使用者理解。多步式是分多個步驟計算各種利潤,進而求得凈利潤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便于使用者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評析以及比較。(3)現金流量表。現金流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源動力,對企業具有重要作用。現金流量表中的信息是企業涉及現金的項目的資金變化情況。根據現金的來源與用途,企業的各種活動可以被明確地分為經營、籌資與投資。2.1.2表外信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表外信息比表內信息的重要程度高。因為如果對表外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不足,就無法很好地分析很多表內信息,或者分析的正確性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僅專注于企業三大報表中的信息,還要廣泛收集表外信息,只有二者相互補充與結合,才能實現“1+1>2”。在眾多表外信息中,應重點關注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市場信息、行業信息、報表附注信息、報表附注外信息等。其中,報表附注外信息主要指沒有在企業財務報表附注中體現和披露,但可能會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有重要影響的內部環境信息,主要包括資產質量、收益質量、成本水平、企業規模、歷史信息、償債記錄等。
2.2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2.2.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三大表中兩個或者多個相關數值的比率來分析企業的經營情況。這種分析方法具體可以分為相關法、構成法和效率法。相關法是指用指標中某個項目與其有關但卻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構成法反映的是部分與總體之間的關系,指某項指標各個組成部分的數值占總體數值的百分比;效率法反映的是投入產出之間的聯系,例如某項財務活動中投入費用與產出收入所占的比例。2.2.2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通過比較不同的數據,尋找比較對象與被比較對象的差別。無論是絕對的數據還是相對的比率或者指標,都可以進行比較。這種分析方法的作用是探尋是否有客觀原因造成指標間的差距,為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方向。比較的形式可以是本期實現額度與計劃指標進行比較,也可以是本期實現額度與以前各期的實現額度進行比較。該方法可以用來分析企業經營過程中各種活動的變化情況與未來潛在的趨勢。2.2.3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著眼于數據間的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從而明確其增減變化以及幅度,用以揭示企業業績以及現金流量變化的潛在趨勢[3]。使用趨勢分析法應注意會計數據在時間上要連續并且中間沒有斷開。除此之外,各時期、各指標的計算方式必須保持一致。如果某些事項存在顯著變動趨勢,要運用例外原則進行重點分析,研究其發生的原因,分析帶來的結果,提出積極的應對措施和對策。同時,應剔除某些項目的偶發情況,保證數據的穩健性。2.2.4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據不同的因素分析各種指標。在這種方法下,一個指標可以分解成多個指標,它們相互之間存在依存關系,使用實際值依次替代標準值,按照替代的次序,逐一揭示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
3提升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經營戰略決策中的作用的方法
3.1加深管理者對財務報表分析重要性的認識
部分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能力不足,專業知識欠缺,沒有掌握先進的管理方法,如果企業處在發展關鍵期,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很容易因為實施不當的經營戰略,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加深管理者對財務報表分析重要性的認識,把財務報表分析當作管理和經營企業的必要手段并加以引導,要求企業其他相關部門配合財務部門開展分析工作,加強部門與部門間的溝通,提供穩健性和可靠性更高的財報數據,從而更好地讓相關人員開展分析工作。
3.2提升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有些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相關素質和能力不高,不利于開展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企業應該采取相應手段,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專業水平。例如開展專業技術培訓,使相關人員掌握的知識更加全面。還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數據分析電子化,以防分析人員手工計算出現差錯。要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道德水平,提升其科學、全面、深層次分析的能力。
3.3優化財務報表分析的流程管理
企業應該擁有合理的財務報表分析流程,明確財務報表分析的責任和目的,收集并呈現真實的數據,掌握一系列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并綜合使用,根據流程明確相關工作者的職責[4]。要加強對日常財務工作的管理,制訂規范化的操作流程,準確并及時處理每一項經濟業務。在日常工作中,財務人員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細化工作,編制高標準、高水平的財務報表,以便開展財務報表分析工作。
3.4提高財務數據的公開程度
企業應該適當公開自身的財務信息,使相關人員為了確保財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而更加認真仔細,這樣也能提升財務報表分析人員分析的準確度。公開的數據應接受內部、外部甚至國家監管部門的共同監督。加強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管理者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企業存在財務數據造假行為,管理者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
參考文獻:
[1]楊清.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戰略和經營情況[J].遼寧經濟,2020(10):76-77.
[2]鄧博文.基于財務報表分析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多元化戰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0):36-38.
[3]王諒.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經界,2020(9):143-144.
[4]呂彥君.財務報表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9(36):157-158.
作者:李剛 李天喆 單位: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建筑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原則
- 下一篇:企業財務分析體系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