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風險形成原因及管控策略

時間:2022-05-13 09:29:38

導語:醫院財務風險形成原因及管控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財務風險形成原因及管控策略

摘要: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后,醫院的財務狀況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而醫院的財務風險會隨著醫院的經濟業務場所的內外部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財務風險是無處不在的,所以醫院的財務風險管控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警醒深化改革,投資擴張及其快速發展,這會使醫院的財務風險越發突出??梢?,建立健全的管控措施迫在眉睫。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形成原因;管控策略

醫院財務風險是指醫院在進行各項經濟業務中,會因為事中、事后出現了難以控制的影響因素,從而導致醫院在財務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出現風險。以相應的管控策略可以了解風險的來源及其特征,預測、測量財務風險,適當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完善財務政策,規避財務風險,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本文主要從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對醫院財務風險的管控策略。

一、醫院財務風險形成原因

(一)醫院管理層領導和財務會計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薄弱

醫院的管理層領導對醫院的運行起著宏觀指導作用,其意識和眼光決定著醫院在未來期間的發展狀況,領導對財務風險的意識較為淡薄,會導致醫院的整體財務管理系統得不到重視,這會加大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財務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不強,許多醫院的會計人員往往片面的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醫院的資金,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的產生。而醫院的財務風險不僅體現在資金周轉上,還會在藥品和醫用材料的購買、庫存中有所體現的。

(二)缺乏財務管理整體策略

當前,醫患矛盾糾紛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為解決此類問題醫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從而忽略了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缺乏財務管理整體策略,會導致財務資源分配不均勻,醫院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明顯下降。醫院現有的財務管理體系中缺少風險管理功能與協調功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合理、嚴謹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三)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數醫院往往只注重財務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但是不否認財務報表會出現虛假的財務信息,這會影響到醫院的未來發展的計劃,其根本原因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的。財務會計人員會鉆醫院財務管理空子,來偽造、編造會計信息,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醫院的財務監管工作沒有落實,財務監督部門沒有完全獨立,難以開展監督工作。

(四)籌資方法不合理

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施行,掀起了農民工進城的熱浪,醫院的門診量和看病人員急劇上升,看病難現象突出。政府撥付的資金不足,醫院內部資金周轉困難,同時醫院是需要生存和發展的,所以大多數醫院會采用向銀行貸款來滿足自身資金使用短缺困境,這會致使一些醫院在財務上承受太大的壓力,過多的債務還會致使醫院財務狀況總體失衡,籌資的風險較大。

(五)缺乏成本管理體系

眾所周知,醫院的資金支出主要包括醫用設施和藥品兩大類,所以對于它們的管理是節約成本的關鍵。醫院在對庫存藥品進行盤算時往往忽略了存儲成本、缺貨成本和管理成本,只在意降低藥品和醫用耗費的進價來控制藥品的重置成本,這往往會導致部分藥品和醫用耗材大量積壓,而部分緊俏的藥品和醫用耗材會出現短缺的狀況,醫院資金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從而導致了醫院內部資金周轉困難。

二、醫院財務風險的管控策略

(一)應提高管理層領導的財務風險意識

醫院領導層的意識水平和決策水平對醫院有著重要影響。醫院的領導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本職還要提高重視醫院的財務風險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對醫院的財務風險,領導要做好管控工作,在醫院的整個財務管理體系上積極設立財務風險預測系統,及時檢測出將要發生的財務風險,做好應對措施,降低醫院的經濟利益流出。領導重視醫院的財務風險,其部下也就會重視,環環相扣,整體的財務管理系統就會更加穩固。

(二)提升醫院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的素質

醫院的財務工作質量是由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工作態度所決定的,而醫院的財務狀況又決定著醫院的發展前景。所以身為醫院的財務會計人員除了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之外,還需要在工作中學習專業知識,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對于在職的財務會計人員,加強其專業素質學習,提高處理財務專業水平和面臨財務風險應變能力。注重財務人員的后續教育培訓,這是對財務工作質量的保障。同時要定期開展財務會計人員的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讓他們在工作中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從根本上了解國家對醫院的財務處理規范、稅務和統計需注意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三)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財務預測是對未來需求的估計,正確合理的財務預測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有著重要的作用,醫院可通過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事先預知醫院發生的經濟事項的變化來制定相關財務上的對策,有效的降低了醫院的財務風險發生概率。與此同時,利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醫院的管理層領導可以及時知道存在的財務風險信號,以防事態的逐步擴大。監理醫院的風險預警機制,是有效衡量醫院財務風險預測的一種方法,其主要途徑是通過醫院的相關經濟業務的發生逾期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事先、事中、事后監控,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并及時有效的制定相關防范措施,為企業的管理者做出正確經營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持續的完善醫院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在醫院開展一項經濟活動前,要通過財務風險預警,監管系統內部,形成一定的規范和制度并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對預算進行有效的分配,對相關的科室和個人進行組織和協調,完成醫院整體的預算目標,使得醫院各項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不斷完善。

(四)加強成本核算管理

信息化的建設為醫院提供快捷、安全的成本核算系統。在醫院的財務成本核算系統中,醫院的管理費用率,資金成本使用效率和藥品及醫用耗材使用效率都能夠被成本核算所采集,從而對這些效率進行評估,找出不足,及時改善。醫院在經營的過程中會產生醫用成本,若采取成本核算,保證成本可控就能夠降低其經營成本,提高成本效益,讓更多的資金都投入到醫療設備和服務中。加強成本核算管理能夠準確的反映醫院的成本,與醫護人員的工作業績和薪酬相結合,提高其降低成本的積極性,節省醫院的營運成本,為醫院提供良好的競爭優勢。

(五)完善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

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充分的反映出醫院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的程度,保證醫院的經營活動順利進行。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財務組織、會計基礎工作、資產、資金制度等。當醫院財務狀況面臨風險時,其財務管理制度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保障財物安全,主要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1.醫院在面臨風險的時候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轉移風險;2.針對不能轉移的風險,醫院要采取相關應對措施將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保障其資金分配合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將醫院的經濟業務真實的反映于社會,對醫院的業務起著監督和管理功能,確保醫院在實現其社會價值的同時來實現利潤最大化。

(六)加強全面預算的控制

全面預算在醫院中施行能夠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能夠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水平。預算能夠有效的控制醫院的財務狀況,編制預算是非常重要的過程,醫院要根據經營成果和往年季度在藥品使用編制適合醫院的預算報表,領導在審批過程中要持嚴謹的態度,做到步步把關。通過預算管理,醫院可以增強收集經濟業務信息、分析和反饋能力。醫院能夠有根據、有計劃的編制預算,在預算實行的過程中能夠對其事中進行有效的控制。

三、結語

加強醫院的財務風險管理是改善醫院財務現狀的有效措施。醫院的管理者應重視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完善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從而規避或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為醫院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財務環境。有效預測醫院的財務風險,可以對未發生的財務風險制定出相關防范措施從而規避或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從而推動醫院的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馮靜 單位:南京天倫醫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魏素梅.論醫院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5(31)

[2]姜秀花.論醫院財務風險的識別與管控[J].中國電子商務

[5]孫暉.簡析醫院的財務風險及其防控措施[J].醫院管理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