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框架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分析
時間:2022-11-21 05:19:09
導語:內部控制框架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需要公立醫院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創新和改革,從而在醫療行業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取得更好的發展。但是,現如今公立醫院中還存著許多方面的財務風險,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立醫院穩定的發展和進步。文章首先對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產生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基于內部控制框架相應的改善策略,以期為公立醫院的創新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以此來有效地降低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內部控制框架;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分析
醫療財務風險,主要是在醫院開展各種財務活動的過程中,因內外環境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的財務系統的運行偏離了所預期的目標,最終造成了公立醫院的經濟損失。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療服務不僅關系著人們自身的身體健康,更是保障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礎。現如今醫療服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行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更加注重對財務風險的控制。財務風險不僅僅直接關系著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整個公立醫院的財務,使醫院處于嚴重的財務危機中,所以,公立醫院必須要構建科學、系統、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做好對財務風險的分析、評估以及防范,以此促使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能力得以提高,有效地防范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的出現,從而使公立醫院得以穩定和諧發展。
1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產生因素分析
(1)醫療技術風險。任何醫院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都需要承擔一定的醫療風險,這是無法避免且真實存在的。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各種醫療藥品以及設備。這些醫療藥物以及設備可能會存著一定的質量問題以及一些副作用,這些都會導致一定的醫療技術風險,從而造成財務風險的出現。同時,現如今醫療技術不能做到治愈所有病癥,這也會導致出現醫療技術風險,一旦出現患者病情惡化、加重、住院時間延長以及死亡等醫療事故,就會引發醫患糾紛,從而為醫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提高了醫院財務風險的出現概率。
(2)市場經濟風險。現如今,隨著醫療行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公立醫院必須對原有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和改革,以此來保證醫院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醫院出現財務風險的概率。同時,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各個公立醫院為響應國家號召,提高在醫療行業之間的競爭力,無法避免地進入了資金市場中,這就導致公立醫院無法避免地會被市場的大環境所影響,其財務狀況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增加了財務風險的出現概率。
(3)醫院管理風險。公立醫院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不斷地完善醫院內部的環境、制度以及運行機構,以此來優化配置醫院內部的各個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提高公立醫院的市場競爭力以及經濟效益。但是,現如今公立醫院的實際管理情況還有著一定的不足,比如,我國公立醫院對于內部控制的實施時間相對比較短,其研究力度也相對不夠深入,再加上我國特殊的社會環境以及經濟體制,造成我國公立醫院在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無法直接將國外先進的經驗拿來實施。所以我國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需要將國外先進的經驗與我國國情以及醫院實際情況相結合,這個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具有一定的風險,甚至會影響公立醫院的財務狀況,導致財務風險的出現。
(4)公益行業風險。公立醫院因其特殊性,有著救死扶傷的本職重任,在出現一些重大自然災害以及危險事故時,公立醫院需要承擔起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對這些群體提供相應的醫療救治,同時,因這些群體剛經受突發性災害事故,無法承擔相應的醫療費用,再加上公立醫院自身的公益性,需要對其進行無償救治,這就需要醫院做好相應的準備,防止財務風險的出現。
2基于內部控制框架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相關防范措施
(1)改善公立醫院的內部環境。首先要改善公立醫院的內部環境,加大對公立醫院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工作,重視公立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風險意識的培養。對于公立醫院相關財務工作人員,要重視對財務工作人員道德素質以及專業能力的學習,定期組織公立醫院相關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以此來確保財務人員可以及時地獲得最新的知識,從而更新自身知識體系,有效地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對于公立醫院內相關醫務工作人員的參與意識,要進一步強化,以此可以有效地保證公立醫院內相關醫務工作人員都可以自覺根據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意識。另外,還要加強公立醫院相關領導對于醫院管理的重視程度,促使公立醫院相關領導管理理念的轉變和創新。還要加強公立醫院相關管理人員對于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工作,確保在醫院出現財務風險的情況時可以從容應對,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公立醫院的相關經濟損失。
(2)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公立醫院要提高對于內部財務的控制水平,從而有效地降低財務風險。首先,公立醫院相關財務工作人員要及時、充分地了解公立醫院的實際財務情況,對其進行實時監控,并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以此對公立醫院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通過科學、正確的評估方式進行評估、分析和識別。同時,在公立醫院相關財務工作人員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時,可以借鑒、吸取國內外企業先進的、成功的管理經驗,并建立專門的財務風險評估小組,通過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盡可能地減少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另外,還要根據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特點,建立科學、完善的風險預警小組,通過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將所出現的財務風險合理地進行控制排序,并通過科學合理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相關防范策略,盡可能地減少公立醫院的經濟損失。
(3)加強公立醫院內部財務風險控制。公立醫院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條件特點,建立完善的財務控制機制,從而有效地減少和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首先,要對公立醫院自身內部審批制度進行科學的完善,有效地落實國家各個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以此為公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機制實施的有效性打下基礎。然后,對于醫院的資金籌備要加以嚴格監管,確保必須在醫院財務管理部門的監管下實施,并確保公立醫院能夠及時地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償還,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另外,還要注重公立醫院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團結合作,完善公立醫院相關財務活動的整體框架,以此保障公立醫院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
(4)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監督管理。在公立醫院實現預期經營目標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從而確保對于公立醫院內部控制予以合理、客觀的評價。所以,公立醫院應及時設置科學的財務風險預期管理目標,通過對內部評價報告的編纂,提升對醫院自身財務監管的力度。同時,對于藥品、機械設備等庫內物質和固定資產以及財務收支等方面實施嚴格的定期檢查,并結合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通過相應的防范措施,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
3結論
文章首先從醫療技術風險、市場經濟風險、醫院管理風險、公益行業風險等幾個方面對當前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產生因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從改善公立醫院的內部環境、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公立醫院內部財務風險控制、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監督管理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基于內部控制框架的公立醫院財務風險相關防范措施。
作者:徐磊 單位:江西省兒童醫院
- 上一篇:財務風險成因分析研究
- 下一篇:財務分析在財務管理中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