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預警論文

時間:2022-10-08 03:27:22

導語:上市公司財務預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市公司財務預警論文

一、國外財務預警研究對我國的啟示

國外財務預警研究起步較早,通過學習和對比,可以大大開拓我們繼續進行這方面研究的思路。盡管到目前為止,財務比率在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前的預測能力還沒有得到任何一個理論說明,但財務預警模型已經在國外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我國在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有著諸多啟示。

1.選取與財務危機相關性較高的會計數據和財務比率。對比國外財務預警模型,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在模型中均運用了會計數據和財務比率。國外以破產做為界定財務危機的標準,學者們紛紛選取那些在債務契約中經常用來限制管理人員行為的數據和比率,并把它們做為破產可能性的計量指標。他們普遍認為,違反契約并不必然導致破產,但那些數據和比率的惡化,將會導致債務人違約,債權人就有權迫使企業破產。因此我們在研究中,首先應當以適當的標準來衡量財務危機,同時應當選取那些與財務危機高度相關的會計數據和財務比率。

2.單變量模型與多變量模型相結合。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單變量模型和多變量模型各有優勢。單變量模型簡便易操作,而且可以同時選取多個適當的指標進行分析。多變量模型則建立在統計學和數量經濟學基礎上,能較全面反映公司財務狀況。我們在研究和運用財務預警模型時,應把二者結合起來,這樣可以做到優勢互補,進而提升模型的使用效果。

3.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中國實際。國外的預警模型是基于國外的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背景。我們在借鑒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國內上市公司的具體特點,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預警模型。到目前為止,在這一領域占據著核心地位的仍數國外最具權威的愛德華•奧特曼的Z模型。

二、建立和實施財務預警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從國內目前的情況看,有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把上市發行新股和配股看成是公司“圈錢”的最佳方式。同時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完善,存在著“一股獨大”、“內部人控股”等現象,使得上市公司投資者和管理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管理者手中擁有很大的權利,他們為了夸大自己的經營業績,同時也為了獲得上市發行新股和進一步配股的資格,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粉飾公司的財務報表。而作為廣大的投資者,卻無法事先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遭受損失。為了保護與上市公司有關的各利益方的正當權益,上市公司建立和實施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勢在必行。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和實施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工作過程,為了提高模型的預警效果,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必須同時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力求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和及時。財務預警是建立在對會計信息進行一系列處理和分析基礎上,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功能和質量。作為企業,首先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會計制度和會計法規,完善企業內部的各項財務制度,以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

2.確定合理的預測期間。由于企業的財務指標在破產前兩三年才開始發生變化,過早預測財務危機可能會影響到預測結果的準確程度。對此,應根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選擇適當的財務危機預測期間,以保證預測結果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3.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在財務預警分析中不應該缺少定量分析,但也不能過分強調其重要性。這是因為財務預警本質上是保守的。事實上,任何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只是能提供一個關于企業財務危機發生可能性的線索,而并不確定財務危機是否真的會發生。而定性分析則是在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專業分析人員的經驗判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定量分析的不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專家調查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三個月資金周轉表分析法、流程圖分析法等。如當企業過度依賴貸款、過度依賴某家關聯公司、過度大規模擴張、總資產和收益急劇下降、企業股價急劇下降、財務預測在較長時間不準確等情況,則預示著企業存在著發生財務危機的潛在可能。為此,企業不但要通過定量分析對企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把握,而且要結合定性分析作出專業判斷。

4.正確認識和處理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和其他管理系統的關系。(1)加強信息系統管理。財務預警系統要求強有力的信息管理向其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信息,因此在企業內部要建立起相對完善的信息管理組織機構。(2)協調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企業是一個有機整體,財務預警系統應該與其他子系統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各子系統之間應實現數據共享。(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財務預警系統向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不斷完善內部控制,以滿足財務預警的需求。

作者:張慧君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