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企業財務風險與預警研究
時間:2022-06-07 03:15:50
導語:中型企業財務風險與預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環境下,我國中型企業發展迅速。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大,這就要求企業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對中型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和相應的預警對策進行闡述和研究。
關鍵詞:中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對策
一、引言
在中型企業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可能比企業穩定增長時面臨的財務風險更多,所以,快速發展的企業不能忽視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能簡單沿用已有的財務風險管理方法。企業的快速發展要以財務安全為前提,要求管理者提高風險意識、分析財務風險特點、提出預警對策,消除財務風險或在風險發生時做出有效的應對,從而保障企業的財務安全。
二、中型企業的含義及財務風險的界定
國家統計局2003年印發的《統計上大中小型企業劃分辦法(暫行)》對各行業的企業規模提出了詳細的劃分標準,中型企業即符合上述辦法中中型企業標準的所有企業。中型企業具有的特點包括:一定的經營規模、能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不會對行業發展起決定性影響。財務風險分為狹義風險和廣義風險。財務風險管理研究中所指的風險一般指的是廣義財務風險。狹義財務風險即舉債風險,指企業因為負債而引起的不確定財務因素,如資金短缺導致資金鏈斷裂和企業破產等。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所有生產經營環節中可能產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財務風險,如盈利能力風險等。
三、中型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
本文采用廣義的財務風險概念展開研究,針對中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中可能會威脅企業持續經營或發展前景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由此獲知中型企業財務風險具有如下三點特征。(一)客觀性。中型企業的財務風險和所有企業的財務風險一樣是不可避免的。中型企業的財務風險來自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環節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狀況。中型企業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缺乏領先的創新技術,所以,風險的客觀性是中型企業財務風險的特點之一。(二)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可能因為不可避免的系統性原因而產生,也可能因為企業管理層風險意識薄弱或財務風險管理水平不足等主觀因素產生。近年來,我國中型企業發展迅速,但財務風險意識需要長期培養,財務制度也需要認真仔細的研究才能得以完善,所以,我國快速成長的中型企業普遍存在風險意識薄弱和風險管理水平不足的問題。(三)可控性。中型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適中,相比大型企業而言,中型企業可能引發風險的不確定因素更易被管理者發現,所以,有利于企業在事前采用合理的方法對風險進行防范,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財務風險。
四、中型企業主要的財務風險
(一)籌資風險中型企業的籌資方式主要是銀行貸款,籌資渠道相對單一。銀行對中型企業的授信要求嚴格,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無法達到最佳。在發生借貸業務后,銀行一旦發現中型企業財務狀況不佳會馬上要求企業歸還貸款,增加了企業資金周轉的風險。(二)投資風險中型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若無法準確的評估投資項目,將致使企業收益低或投資失敗,企業可能因為無法承受投資失敗的風險而破產。(三)資金運營風險中型企業因為發展規模的限制可能無法完全準確的把握行業走勢,無法對即將發生的市場變化做出有效的預測,最終導致資金運營受阻,企業無法快速適應復雜多變的行業市場變化。(四)管理風險中型企業在駛入當下快車道之前,對自身的風險雖然有一定的防范意識,也采取了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法,但是,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未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五、風險成因
(一)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亟需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企業對風險管理與控制的體系,該系統主要是通過企業報表中反應的關于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的相關財務指標,辨析出企業經營與財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對這些風險進行預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風險。但是,目前我國很多中型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即使建立了預警體系也未能在管理過程中實際運用,導致出現財務風險。(二)財務部門內部管理混亂,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有效的風險控制需要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有較好風險意識的管理者共同實現。中型企業財務風險在管理制度和實際操作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中型企業由于內部管理職能混亂,職責不明確,導致資金利用效率低下,財務活動缺乏有效的管理;我國中型企業的財務管理崗位人員由于受專業教育的制約,導致風險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不足。(三)籌資渠道單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對于中型企業而言,由于企業自身的規模較小、籌資渠道有局限性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許多中型企業的資本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而且,企業由于無法進行股權籌資導致籌資方式主要以債務籌資為主,所以,中型企業無法在發展較好的階段及時獲取資金增加財務杠桿,也無法在企業資金短缺時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中型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受限,導致本身可運用的資金較少,籌資渠道限制較大。目前,由于國家對中型企業的融資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導致中型企業在籌資中不能通過債券發行的方式融資。由于企業資本較少,固定資產的規模也有限,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往往因為以上的因素無法提供銀行要求的質押條件而受到限制,這也使企業在經營中缺乏資金的流入,無法持續擴大生產,這種方面的限制亟需國家頒布相應的政策支持中型企業的融資。
六、加強中型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預警制度。中型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的關鍵是完善財務風險系統預警的建設,這也是實現企業決策的重要基礎。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是在企業的財務指標上建立的,對企業風險較大的財務指標進行重點檢測,定期匯總分析,對企業防范財務風險有重大意義。1.企業各項財務數據指標是企業構建財務風險系統預警的基礎,只有準確的財務數據與財務指標才能確保財務風險系統預警的正確性,提高企業的應對能力。2.企業如果發現相關的重大財務數據指標異常,要及時應對,對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做出防控,做到面面俱到。3.企業在做重大決策時,要將企業預期產生的收益和潛在發生的財務風險都考慮到位,要利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科學的預測各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對各種結果的發生都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二)完善風險管理流程,提升風險管理人員的能力。立足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不完善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的時候要充分考慮企業目前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最適合企業的內控制度,要把企業的內容與規模等考慮進去,只有充分考慮到上述這些因素,才能建設出最適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1.合理的設置各部門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與職責。2.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要考慮企業的特色和企業的運營理念,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能夠跟上企業的運營方向。3.審計內部工作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中型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往往因為諸多因素的限制導致審計結果失真。保證企業內部審計結果的真實可靠是企業內部監督的前提,也是能夠檢查財務部門相關費用的收支合規性和合理性的前提,在這種工作步調下,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形成更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4.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工作也是內控管理的重要方面,要鼓動財務人員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更新自己的財務知識,增強自己的財務風險識別能力。(三)拓展籌資渠道,調整資產結構。財務風險防范的關鍵點還有一個就是對企業進行最合理的資本結構設計。將企業的負債與權益方面的資本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使企業的負債率處于一個合適的范圍,減少因負債過高帶來的財務成本,將負債結構控制在一個合理謹慎的范圍,降低企業的負債風險,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企業出現到期無法支付債務的狀況。并且,企業控制財務風險還要做到的是確保企業在設立初期不要盲目快速的擴張,企業在其管理運營中要保持穩定性與謹慎性。從資本結構來看,企業最合理的負債比率是50%以下,過低過高都不好。在當今的金融市場上,中型企業應該充分將其利用起來,豐富企業自身的融資渠道,將多種融資渠道相互結合,降低企業的風險。總而言之,中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的選擇科學的融資方式,優化自身的資本結構,管控企業的財務風險。(四)提升資金周轉率。財務風險作為中型企業控制風險的重點,現金流量必然不可忽視。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說,中型企業的生存壓力是巨大的,大多企業的倒閉和破產,直接原因是企業的“血”流干了,也就是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作為中型企業,雖然資金和資產規模好于小型企業,但資源也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有效的利用、提高資金效率是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企業不僅應該保障日常的現金流量充足,也應該保證應對突發情況的需要。但是,企業持有過多的現金,收益就減少,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找到平衡是很重要的。企業可以通過充足的現金流生存下來,但是,很高利潤的企業也可能黑字破產。(五)運用風險管理方法,適時轉移財務風險。中型企業應該比大型企業更為關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限制對象。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對于有發展潛力的項目要重點投入、控制風險,對于萎縮的、國家限制的產業要謹慎投資。不僅如此,在進入市場前應該做好前期準備和市場調研,利用現有政策和市場環境,調動產業間的資源,控制企業整體的風險。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貫穿于整個企業,從企業戰略的制定到預算再到反饋分析都離不開財務風險的控制。貫穿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企業實現更高的收益,避免或者減小相關的風險,成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催化劑。
參考文獻:
[1]肖霖.財務風險預警研究綜述[J].中國市場,2016(33).
[2]曹雯雯,章雁.財務風險預警研究文獻綜述[J].經營與管理,2015(12).
[3]曾菲.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用分析[J].管理觀察,2015(34).
[4]俞曉東.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5(10).
[5]陳嘉莉.中小企業如何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J].財會研究,2007(12).
作者:張厚 單位:南華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公立醫院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研究
- 下一篇:企業財務管理產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