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生命周期與財務戰略論文
時間:2022-08-15 10:49:39
導語:產品生命周期與財務戰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企業財務戰略的涵義
(一)引入期經營風險
企業產品處于引入期時,市場的新鮮感較強,但消費者擔心產品可靠性不足,因此,出于提高產品銷量的考慮,企業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產品營銷費用激增,但產品銷量卻沒有保障,因此,從發展戰略思維來看,企業在本階段應重點投資于技術研發,提高產品質量和消費者認可度。此時的企業經營風險較高,產品研發費用能否收回、市場是否認可新產品、初始戰略是否正確等都是未知數,企業面臨分化,即:如果產品推廣成功,獲得市場認可,則產品隨即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如果產品推廣失敗,企業投資便形成沉沒成本。
(二)成長期經營風險
進入成長期階段,企業產品銷量攀升,同類產品均在用戶群中形成一定的口碑,廠家之間開始籌謀差異化競爭,個別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形成突破。雖然此階段中的產品宣傳費用仍然保持較高比例,但銷量增加所能帶來的利潤增長使得產品單位成本呈下降趨勢,在市場需求大于供給的情況下,產品單位價格居高不下,繼續吸引更多的廠商參與到同類產品競爭中來,此時企業的經營風險主要體現為資金流風險,即處于高速發展中的企業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維持,一旦企業資金斷流,經營狀況就會急轉直下。值得注意的是,此階段企業的生產不確定性因素依舊存在,不確定性主要源于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生產出差異化的產品,消費者偏好容易發生變化,因此,如何謀劃自身產品戰略定位和培養忠實的客戶群成為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三)成熟期經營風險
企業產品進入成熟期的標志是廠商之間開始激烈的價格競爭,產品市場規模雖然達到最大,但也已經是飽和狀態,市場中的企業產品份額已經較為穩定,廠商利潤率在競爭中逐漸下降,生產者剩余減少,消費者剩余增加,出于維持既定市場份額的考慮,各家廠商都會利用各種營銷手段來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但也會同時遭到其他廠商的頑強抵抗,形成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因此,大企業的戰略重心此時往往轉向鞏固市場份額和創新產品,大量的小企業則會因為經營效率低下而被市場淘汰。在成熟期階段,企業經營相對于引入期和成長期的不確定性已經消失,強勢企業的產品市場份額、銷售量、生產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都較為穩定,企業現金流量比率也比較容易預測,因此經營風險主要表現為創新型產品的技術沖擊,企業需要繼續投入高額費用來支持新產品研發,保持持續盈利能力。
(四)衰退期經營風險
特定產品進入衰退期后,產品性能已無法再提升,消費者對相對落后的產品偏好繼續下降,由于長期的價格競爭,產品價格已經被打壓的很低,毛利率降至最低水平,新廠商不再受到吸引而進入該行業。此時眾多企業往往出現產能過剩,有些中型廠商會依靠較為靈活的經營機制和相對充裕的資金實力而選擇在此階段轉換戰略,小企業破產重組,只有剩下的大企業能夠依賴壟斷優勢而繼續維持經營。衰退期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同樣因綜合實力和規模差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型企業、中型企業以及小型企業的抗淘汰能力以此遞減,如果企業無法合理控制成本投入與維持費用,衰退期階段的產品毛利率就無法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
二、企業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搭配分析
(一)高財務風險與高經營風險搭配
以創業型高科技公司為例,如果產品處于引入期,經營風險較高,而公司需要通過負債來籌集研發資金,在市場規模并不確定的條件下,企業出現破產的可能性就較大,一般情況下,只有風險偏好者傾向于這種搭配,因為此階段投入的資金具有較強的杠桿性質,少量投入就可以開始冒險活動。如果企業獲得成功,那么風險投資者就以較小的資金成本而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如果企業發展失敗,風險投資者損失的也只是較少的資本金。而債權人承擔風險則較大,一旦產品市場推廣失敗或銷售效果未達到預期,債權人將由于前期投入過高而面臨較大損失。
(二)低財務風險與高經營風險搭配
同樣以處于初創期的高科技公司為例,經營風險水平較高,如果公司希望承擔較低的財務風險,則必須選擇權益籌資作為主要的資金來源,同時不使用或少使用負債籌資,以此來達成低財務風險和高經營風險的平衡,避免企業經營現金流量不穩定的情況。低財務風險和高經營風險的搭配也符合債權人和股東的期望,因為企業的發展風險程度在投資人心理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值得注意的是,權益融資是以犧牲企業控制權為前提的,初始經營者對于企業的控制權有所降低,企業面臨控制權“易主”風險。
(三)高財務風險與低經營風險搭配
高財務風險和低經營風險搭配使得企業總體風險處于中等水平,以經營公用事業的公司為例,公司本身的經營風險較低,但因為需要大量的負債籌資來維持公用建設,因此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較高。此時,對于權益投資人來說,如果其不采取增大財務杠桿的方法來增加資本報酬率,權益投資人就會面臨低經營風險和低資本回報率共存的尷尬局面,權益投資人不愿意接受這種風險搭配方式;對于債權人來說,這種搭配方式意味著企業必須以穩定的現金流作為償債保證,公用事業單位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債權人對這種風險搭配方式的偏好(王曉紅,2013)。
(四)低財務風險與低經營風險搭配
這是一種企業總體風險最低的搭配組合方式。對于一家正處于成熟期的企業而言,企業經營風險低,現金流量充足,只需借入很少的債務,因此財務風險很低,債權投資人偏好這種搭配方式,因為企業的償債能力有保證。權益投資人則一般不會偏好這種搭配,因為財務杠桿率和投資報酬率都很低,權益報酬率自然不會太高。低財務風險的企業一般會尋求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的經營風險在規模擴張過程中也會不斷增大,因此,對于債權投資人來說,這種搭配方式同樣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風險組合。
三、產品生命周期下的企業財務戰略
(一)產品處于引入階段的財務戰略
企業產品處于引入期階段,經營風險逐漸提高,新產品生產是否順利、市場能否接受新產品、企業能否獲得初始市場份額等是未知數,從對于風險搭配的分析內容可知,高經營風險需要與低財務風險搭配,因此,此階段企業的財務戰略應為“高權益融資-低債務融資”,這種財務戰略也與產品的引入期階段特征相符,企業資金主要來源于風險投資者的特性和產品的發展潛力會吸引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者的注意。
(二)產品處于成長階段的財務戰略
成長期企業的經營風險雖然有所降低,但是企業營銷費用、管理費用增長也較快,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局開始形成,在產品質量還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綜合風險依然較高,因此,財務戰略制定者應該充分考慮該階段對于企業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以全部采用權益籌資的財務戰略來控制財務風險。同時,出于搶占市場份額的考慮,企業需要通過增加產品銷量來提升主營利潤率,這就要求企業利用充沛的現金流量來擴大經營,保持足夠的利潤率,將股利分配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三)產品處于成熟階段的財務戰略
一旦產品進入成熟期,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就會相對穩定。該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進一步降低,企業主要考慮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并在與其他企業的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此時企業的戰略重點應該轉移到如何提高生產效率上來,企業經營得當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凈現金流量,不僅償債能有保障,再投資能力也會增強。該階段企業的發展前景低于初創期階段,表現為股票價格的下跌,此時企業需要增加股息率,提高每股收益,降低市盈率倍數以穩定股價。
(四)產品處于衰退期的財務戰略
雖然產品處于成熟階段時,強勢企業能夠產生巨大的現金流,但成熟期的到來也意味著產品衰退期的開始,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逐步減小甚至消失,此時企業就不能通過支出大量的費用來維持市場份額,必須采取合適的財務戰略來補充產品銷量早期下跌階段的凈現金流出??傮w而言,成熟期階段的企業經營風險較低,企業有能力承擔較高的財務風險,債務融資和高股利支付財務戰略都可以用來支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綜上,產品生命周期是企業戰略管理領域的經典理論,由于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資金需求,因此,從規避風險和實現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企業應將財務戰略與產品生命周期理論進行動態結合,找尋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收益”最佳結合點。本文以評估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不同搭配效果為基礎,分析了企業差異化風險偏好條件下的權益融資和債權融資戰略匹配適宜程度,對于我國大量處于創業期和成長期的企業來說具有借鑒意義,同時也對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業構成一定的財務戰略風險警示。
作者:孫芳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計生協會組織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工程施工及管理工作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