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

時間:2022-10-18 10:01:03

導語: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

摘要:由于我國國有上市公司是主要由國家控股的,因此在發展中逐漸暴露出“一股獨占、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問題”、債權人對公司實施的監控力度較小、薪酬結構較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國有上市公司的發展。面對新時代的改革發展,國有上市公司要想奮起直追,就要在擁有國有雄厚資金這一優勢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經營方式。本文以2011—2015年間我國10家國有上市公司為標本,通過10個指標運用主因子分析法得到這10家公司的綜合排名,進而評價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水平,并對它們今后的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因子分析;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實證研究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主要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發展能力這四個方面選取了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增長率、每股收益、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10個財務指標。

(二)因子分析

1.樣本公司選擇及數據來源。本文以10家國有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它們2011—2015年的數據為基礎,采用因子分析法在SPSS22.0軟件中評價其財務績效。財務數據來源于萬得資訊(wind資訊)。

2.實證研究步驟。(1)計算相關系數,判斷方法的適用性。在KMO和球形Bartlett的檢驗結果中,Bartlett球度檢驗的概率ρ值為0.000(<0.001),表明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矩陣有著顯著的差異;同時KMO的值為0.536,根據KMO的度量標準,表明原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2)提取公共因子。表1顯示因子經過提取和旋轉后,選出了4個因子代表,累計解釋變量總方差為82.935%,能夠較好地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3)計算公共因子的方差。這4個公共因子對10個原始變量的方差提取情況分別是0.965、0.95、0.893、0.854、0.749、0.87、0.874、0.838、0.515、0.785。因此,這4個公共因子的提取效果比較理想。(4)建立因子載荷矩陣,對各因子進行命名。經過對原始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變換可以得到: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在F1盈利能力上的載荷較高,因此這2個指標稱為盈利因子。該因子反映了整個指標體系22.583%的信息。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在F2營運能力上的載荷較高,因此這3個指標稱為營運因子。該因子反映了整個指標體系21.989%的信息。每股收益、總資產報酬率在F3償債能力上的載荷較高,因此這2個指標稱為償債因子。該因子反映了整個指標體系21.35%的信息。總資產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在F4發展能力上的載荷較高,因此這3個指標稱為發展因子。該因子反映了整個指標體系17.013%的信息,占比最小。

二、結果分析

(一)2011—2015年國有上市樣本公司財務績效各個因子分析

用回歸方法計算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可以得到這10家國有上市樣本公司2011—2015年財務績效的水平。通過分析得出,盈利能力比較好的是林海股份、中國醫藥和華紡股份。其中林海股份五年來的盈利能力比較穩定,始終居于第一的位置;中國醫藥始終穩居第二;連續四年位居最后的是國電電力,盈利能力最差。營運能力比較好的是中國石化、東方航空和華紡股份。其中中國石化的營運能力連續五年穩居第一,且遠遠高于第二名,但總體來看卻有下降的趨勢;東方航空的營運能力排名總是排在第二名,得分同樣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其營運能力越來越差;最差的是天壇股份,三年排名在最后一名。償債能力比較好的是中國醫藥、天地科技和中國石化。其中中國醫藥的償債能力三年排在第一;天地科技大體償債能力呈現下滑趨勢;最差的是林海股份,三年排在最后,說明其償債能力最差。發展能力比較好的是東方航空、天地科技和國電電力。其中東方航空發展能力得分較為穩定且三年都排在前三的位置,說明其發展能力較強;天地科技和國電電力雖然得分保持在前列,但是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其發展能力逐漸減弱;總是排在最后的是寶鋼股份,發展能力最差。

(二)2011—2015年國有上市樣本公司財務績效綜合分析

2011—2015年我國國有上市樣本公司財務績效的綜合得分及排名結果。除此之外,五年綜合得分連續為正值的公司只有2家,即中國醫藥、林海股份。說明這兩家公司的綜合實力處于我國國有上市公司中的優勢地位,且林海股份連續兩年綜合得分第一,因此綜合實力是最強的。這五年來一直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國電電力,綜合實力最差。從綜合得分差距來看,2011—2015年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綜合得分差距分別為1.6749、1.3834、1.4612、1.4531和1.1762,說明國有上市公司都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且綜合實力之間的差距在慢慢擴大。

三、結語

本文采用2011—2015年我國10家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了國有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得出結論: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總體一般,但與此同時表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可以從:優化國有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從實際出發解決股東大會“空殼化”等問題,切實保障各中小股東參與公司決策和監督的權利;建立、健全、完善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完善管理層激勵機制、強化管理層的內外部約束機制;激活外部控制權市場、完善經理人市場、提高外部治理機制的有效性這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這一模型得出的最終結論與現實走向基本上一致,說明本文建立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能夠較好地反映我國國有上市公司近幾年來的財務績效水平。

作者:鐘佳頎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偉明.我國上市倉儲物流公司財務績效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證分析[J].福建論壇,2014(11):43-47.

[2]孟慶浩.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3.

[3]文佳,張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孝感市小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6(0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