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公司財務風險分析及應對建議

時間:2022-09-08 10:12:57

導語:大數據公司財務風險分析及應對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公司財務風險分析及應對建議

摘要:財務風險在企業的投資籌資、生產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如果企業不能有效地識別與防范當前面臨的各種風險,很有可能會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導致公司破產。本文以L公司為例,通過搜集L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從海外市場經營風險、存貨采購及管理風險、關聯方交易占比較高三個方面分析了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并結合當前大數據背景,提出應對財務風險的相關建議,希望L公司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財務風險財務分析風險應對建議

1L公司簡介

L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H集團控股的一家計算機制造企業,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主營業務為游戲筆記本、游戲臺式機和游戲外設等游戲硬件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同時為游戲硬件產品配套相關服務。L公司立足于中高端市場,以互聯網電商平臺銷售為主,同時拓展線下銷售網絡和海外市場。該公司2018年資產總額為70754萬元,負債總額為50392萬元,股東權益總額為20362萬元,實現凈利潤1116萬元。在過去四年中,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雖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凈利率卻遠低于2015年和2016年,表明L公司目前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

2L公司財務現狀分析

2.1償債能力分析。從短期償債能力來看,公司近四年的流動比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即從1.53降到了1.38。一般認為生產制造企業流動比率的合理值為2.0,但L公司的該指標明顯低于正常值。另外,L公司的速動比率在2016年和2018年都較低,說明企業存貨數量可能較多,企業可以立即變現的流動資產較少。這意味著目前L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整體偏弱。從長期償債能力來看,通常認為生產制造行業資產負債率為40%~60%較為合適,但L公司在2016—2018年中資產負債率均超過60%,且仍然呈上升趨勢。同時,該公司近幾年的產權比率均大于行業平均水平1.0,在2018年時上升到2.47,這說明L公司的負債規模較大,舉債經營程度較高,財務結構不穩定,風險較大。2.2盈利能力分析。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利潤,實現利益最大化,盈利能力通常表現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收益數額的多少和收益水平的高低。表2數據顯示,L公司2015—2018年的營業收入一直呈上升趨勢,但是營業額利潤率卻較低,近兩年一直保持在1%左右。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一般認為應大于15%較為合適,而L公司2017年和2018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73%和5.69%,遠遠低于15%,表明該公司近年來運用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效率較低。這意味著L公司盈利能力較差,并且企業投資沒有給投資人帶來較高收益,可能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2.3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經營運行的能力,從表3中可以看出,L公司2016年的存貨周轉率為7.71,同比上年減少了35.02次,此后,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表明公司存貨占用資金較多,且變現較慢。另外,生產制造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水平為40.0左右,而L公司2016—201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雖然2017年時情況稍有好轉,但2018年又有所下降,同比2017年減少10.25次,表明L公司的應收賬款回款速度慢,現金流風險較高。

3L公司目前存在的財務風險

通過上文對L公司財務情況的分析,發現公司負債規模較高,財務結構不穩定,盈利能力較差,存貨數額較多且變現慢,現金流風險較高。進一步分析后得出,之所以發生這些情況,與L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財務風險有關。3.1海外市場經營風險。L公司在2017年時開始打開國外市場,逐步擴建海外銷售渠道。雖然開展海外營銷既可以獲得更多利益,又可以提升公司的國際知名度,但是海外業務卻會面臨政治、經濟、政策、經營等多重風險,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深化,海外經營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從L公司財務現狀來看,該公司負債水平較高,償債能力較弱。根據2017年和2018年財務報告可知,由于近兩年L公司借入了較大數額的短期借款以及大量的應付賬款,才使得公司負債增加,而公司向集團借款以及賒購的部分貨物又主要是為了海外分公司的建設。另外,L公司營業收入一直增加,但利潤率卻很低,這與近兩年海外擴建投入了大量成本費用使得營業總成本增加有直接關系。因此,L公司的海外市場拓展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一方面,目前L公司海外業務屬于初創期,根據近兩年公司的年報來看,L公司每年仍需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市場調研、海外分公司的建設和廣告宣傳等,以此來獲得市場和粉絲群體。為保證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海外市場的開拓,企業在2017年和2018年從其控股股東H集團分別取得7655萬元和8829萬元借款,導致企業的負債水平增加,償債壓力變大,同時這些投入也使得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上升,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和股東收益。如果最終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也會給L公司帶來很大的資金鏈斷裂風險。另一方面,海外營銷還會受到東道國的政治和政策因素以及東道國與我國外交關系的影響。如果東道國政局不穩,時常發生民眾示威、恐怖活動,又或者該國產業政策及稅收政策的改變,都會大大增加L公司的運營成本,甚至出現經濟損失,導致公司財務風險。3.2存貨采購及管理風險。對L公司營運能力分析后發現,目前該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較低。根據L公司2017年和2018年財務報告可知,該公司存貨水平較高,從而影響了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另外,導致公司營業總成本上升的原因除了海外擴建成本之外,還有財務費用的增加。L公司部分存貨需從國外采購,由于匯率的變動產生了匯兌損失,使得財務費用增加,最終導致成本上升。因此,L公司存貨的采購和管理存在較大風險。3.2.1存貨采購風險。原材料的采購是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而原材料的供給往往會受到國家政策、行業發展周期、市場需求量、投入成本以及未來價格預期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L公司生產產品中的一些核心零部件目前主要從國外進口取得,因此該公司存貨的采購還會受到國際關系和匯率影響。L公司相關管理人員和采購部門需要依據市場行情作出判斷,決定原材料的采購時間和購買數量。目前中美貿易爭端不斷,進口關稅增加,進口產品數量減少,美元與人民幣匯率變動較大,導致L公司在采購時會出現匯兌損失和成本上升等問題。此外,由于原材料國內供給減少,如果公司沒有及時提前搶貨,很可能會導致庫存零部件不足,從而影響企業爭產生產。3.2.2存貨管理風險。L公司存貨管理風險主要指的是庫存商品的積壓滯銷風險。計算機及其相關產品的銷售情況會受到季節影響,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但由于電子產品的生產制作過程精密復雜且耗時較長,L公司一般需要提前三個月開始生產才能滿足旺季時所需的供貨量,因此就會出現年底存貨數量較多的情況。然而,當前的市場瞬息萬變,消費者的要求和偏好很可能會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發生改變,同行業競爭者也可能推出更優質的產品,那么L公司庫存積壓的商品就很可能會難以銷售,或是銷售數量很難和預期一樣,從而使得存貨積壓,影響企業的變現能力和營運能力。3.3關聯方交易占比較高上文提到L公司應付賬款的數額較大,從L公司的財務報告中可知,有大約50%的應付款項是由于購買關聯企業商品所形成的,這說明L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對L公司關聯交易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公司在2018年時有近30%的采購業務是與關聯企業發生的,并且均是賒購的。因此,L公司與其關聯企業存在交易占比較高的風險。L公司與其實際控制人H集團控制的企業之間存在采購商品、銷售商品、金融服務等關聯交易。根據近兩年的公司年報來看,L公司原材料的最大供應商為其關聯企業——H國際有限公司,2017年時從H國際公司采購的存貨占總采購數額的比例為22.81%,2018年時增長為29.57%。從關聯企業較高比例的采購,表明L公司的生產經營具有較大的依賴性及較高的風險水平。雖然目前H集團的經營較為穩定,但是一旦H集團的經營情況發生變化,L公司將很難獨立應對市場。如果失去控股集團的支持,L公司將會面臨較大的存貨采購危機,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4控制L公司財務風險的建議

4.1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L公司想要提升經營活動效率,保證企業長期發展,就需要L公司全體人員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升對風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市場行情和企業環境瞬息萬變,因而更容易出現實際與預期不相符的情況,大大增加了公司的經營風險。這就需要L公司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并且積極應對。防范財務風險不僅是財務人員的責任,還需要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的全體人員共同努力。L公司需要將風險防范意識融入企業文化中,并且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和壯大,風險管理理念也應不斷更新,讓員工及時了解學習,加強風險防范措施,為公司發展保駕護航。4.2加強對海外機構的風險管理。首先,L公司應加強對海外分支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具體來講,L公司應盡快熟悉當地的經濟、政治及市場經營等情況,使投資風險確定在可控范圍內。加強L公司與當地相關企業的聯系,與當地實力較強的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構建L公司的海外機構,既可以降低海外投資的成本,又可以共擔經營風險。對于海外機構的人員,關鍵崗位和核心負責人由國內總公司委任,但是其他崗位和一般管理人員可以從當地聘用。一方面因為當地人員對本國的市場更為熟悉,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L公司海外機構與當地政府和民眾的溝通和聯系,從而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其次,L公司應提高對海外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一方面,L公司應建立海外風險管理機構以及符合大數據發展趨勢的風險預警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投資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制定具體的風險控制措施。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更新企業的風險數據庫,利用大數據信息優勢,加強對于風險的追蹤,及時了解風險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局勢動蕩,經濟發展不穩定的地區。加強海外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L公司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海外事業的健康發展。4.3利用大數據建立供應鏈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模式是企業在存貨采購和管理過程中的新型發展模式,從傳統存貨采購管理模式到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變是建立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一方面,在大數據背景下,采購者與供應商不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要加強彼此的聯系,雙方不斷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使買賣雙方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建立供應鏈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L公司缺貨風險和采購成本,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L公司可以通過大數據網絡,利用供應鏈管理模式實現以客戶需求為主導的采購和生產模式。L公司應通過信息共享,加強與主要客戶的溝通與聯系,在獲取客戶的訂單需求后再進行采購和生產。訂單化采購和生產模式既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也可以使公司降低庫存風險。此外,L公司也應利用大數據優勢,充分了解普通消費者偏好和市場行情,建立消費者數據庫,實現精準營銷。一旦發現公司存貨可能滯銷,應及時通過打折、贈品等促銷方式來減少庫存,降低企業存貨積壓風險。4.4控制關聯方交易的占比。L公司與其關聯方之間的采購業務較為頻繁且數額較大,使得L公司獨立應對市場的能力較弱。L公司需要進一步完善采購體系,加強采購體系的獨立性和完善性,同時加強與外部供應商的溝通和聯系。公司可以利用大數據建立一個供應商信息庫,將各個上游企業的產品質量、價格水平和信用等級等因素進行橫向比較,選出優質供應商,并努力建立與外部優質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從而降低L公司從其控股集團處采購存貨的占比,提升公司的自主經營能力。同時,也要加強對關聯方交易的監督,確保L公司發生的關聯方交易是必要的,且不存在舞弊行為。

5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然而在企業的發展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有關經營、投資和融資等方面的財務風險,企業需要正視這些風險,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風險,從而保證企業的正常經營和持續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降低財務風險的機遇。利用大數據對海量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功能,企業可以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及時預測和降低風險;企業還可以實現供應鏈管理模式,與上下游企業資源共享,降低存貨的采購和積壓風險;建立供應商信息庫,掌握更全面的供應商信息,減少關聯方交易。將企業經營與大數據相結合,建立智能數據庫,有助于降低L公司目前存在的財務風險,同時對其他企業控制財務風險也可以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程平,王爽.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采購活動大會計研究[J].會計之友,2020(02).

[2]戚家勇,蔡永斌.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研究[J].財會通訊,2018(26).

[3]胡明霞,馬茜群.國有企業財務舞弊研究——基于昆明機床案例分析[J].會計之友,2019(11).

[4]王妮.我國海外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風險防范研究——基于中美貿易摩擦背景[J].價格月刊,2019(12).

[5]蔡立新,李嘉歡.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與路徑探究[J].財會月刊,2018(15).

作者:梁靜 單位: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