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論文
時間:2022-02-02 11:25:06
導語: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現狀展開必要說明,在深入洞悉相關概念的基礎之上,就電力企業自身特征,針對其主要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做出分析。而后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就如何打造更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展開深入討論。
關鍵詞: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電力企業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企業,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電力企業本身的正常運行,其價值不容忽視,而財務作為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資金安全以及整個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工作環節之一,更是不容小覷。
一、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現狀分析
想要切實實現財務風險控制,進一步推動電力企業的發展與成長,首先必須從概念的角度出發對財務風險展開澄清。財務風險控制是指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進行預測、分析與衡量,制訂并執行相應的控制措施,對企業財務活動施加影響或調節,以便實現計劃所規定的財務目標,回避風險的發生。對于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而言,從內容角度看,包括風險的識別、預測和處理三個主要部分,關系到整個財務工作的各個細節。而對于電力企業而言,財務風險控制的展開和實現狀況一直都不盡如人意。這種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國電力事業自身,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地位,從而一直以來都受到來源于政府的相對嚴苛的管制。而其融入市場環境的時間和程度,也因此受到影響,從而削弱了電力環境中財務工作的價值體現和能力塑造。進一步針對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來源展開分析,可以發現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即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內部系統因素。對于外部環境因素而言,社會環境中的金融風險以及資環環境中的災害等,都是給電力企業帶來風險的重要因素。金融風險主要包括來自于資本市場的利率、匯率、股票和債券價格波動風險,尤其是在近年,我國電力事業發展迅速,銀行貸款資金來源在電力事業發展的整體環境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因此這一方面的風險必須納入到整個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視線中。而自然災害,則主要是考慮到我國供配電體系橫跨較大地理范圍,可能會在某些環境中出現無法有效保護和控制供配電系統的問題,因此自然災害也是給電力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而從電力系統內部的角度看,財務風險主要來自源于電力企業內部,重點包括資產風險,諸如資產質量風險以及資產結構不合理而導致的風險,以及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比例失調、速動資產比率失調等。并且另一個主要方面在于電力能源自身的特征,所決定的其成本回收較產品供給所產生的滯后,而導致的可能存在的電費收繳不利,進一步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的支付能力受到制約等。
二、加強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體系建設
結合當前電力企業環境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現狀,以及其主要的風險來源,可以考慮重點從如下幾個主要方面予以展開對應的風險控制工作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一)加強公司治理結構的建設
長期處于計劃經濟的環境之下,導致電力企業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嚴重不足,進一步影響到會計核算的對象與主體不明確等問題的產生。實際工作中應當考慮強化董事會的監督作用、建立起有效的董事會運行機制,確保董事會的監督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這是電力企業建立起更為完善財務制度的基礎,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更深入的風險控制。
(二)建立完善的風險識別機制
電力企業一直對于風險的識別能力都相對較弱,這種近似于麻木的態度源于計劃經濟殘留以及電力企業本身對于我國經濟生活發展的重要地位。但是隨著市場化的深入,風險的識別必然成為電力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之一,對此,應當考慮積極引入相關技術和算法,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確保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風險的存在,進一步展開有效動作予以解決,切實提升電力企業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
(三)加強電費回收工作建設
電費回收工作一直都是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來源之一。全額回收和及時回收,一直都是電力企業所面對的突出問題和工作難點。雖然當前諸多先進的信息技術在電力環境中得以深入應用,從一定程度上對于電費回收工作存在的問題有所緩解,但是就目前的狀況看,仍然任重道遠。對于這一問題,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繼續加強電力系統信息化建設,在通過信息技術實現電費預收的前提之下,積極獲取用戶數據,幫助優化電費收繳工作整個過程。另一個方面則可以面向區域環境中的用電大戶,建立信用檔案,在幫助其優化電力資源需求的同時,酌情為電費收繳提供彈性空間,降低電費收繳環節的風險。
三、結論
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體系,對于推動電力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強其內部資金控制均有積極價值。實際工作中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切實有效加強,才能獲取良好效果。
作者:任國毅 單位: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運城供電公司
參考文獻:
[1]肖俊.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8(11).
- 上一篇:電力集體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剖析
- 下一篇:學習環境設計視角下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