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監督問題及原因
時間:2022-12-19 03:55:04
導語:上市公司財務監督問題及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監督是經濟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監督中最直接、可測量的一種監督形式,是財務治理體系內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公司治理關系的日益復雜,財務監督的重點體現為出資者為保護股東權益通過一定方式對經營者的監察活動。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財務監督的有關問題,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為加強上市公司財務監督和有關問題的解決提供借鑒。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監督;問題;原因
近年來,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然而,上市公司財務監督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造成了現有監督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所有者財務監督和經營者財務監督的主體作用需要進一步強化。
一、中小股東財務監督主體作用有待完善
從出資者財務監督看,中小股東對監督內容的獲取主要依賴上市公司披露的有關財務信息,相關內容的及時性和全面性還不能對其實施有效財務監督提供足夠的保障,加上小股東自身業務知識和監督能力的不足,需要更多地依靠控股單位和投資機構等財務監督活動的開展。中小股東財務監督效力較弱,造成了出資者財務監督主體的部分缺位。因此,中小股東的監督能力和渠道受限,是造成財務監督主體部分缺位的重要原因,其監督主體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二、財務監督職權需要進一步
科學劃分財務監督體系中各監督主體的職權劃分應按照委托關系形成有機聯系、相互協調、彼此作用、相互制衡的機制。當前,一些上市公司所依據的財務監督制度之間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的情況。一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主體的財務監督職權在內部管理制度劃分上還沒有比較完善的操作細則,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的內容有時存在重疊的情況,使得監督體系非常復雜,也影響了財務監督效率的提升。
三、第三方財務監督的局限性
第三方財務監督是以第三方中介機構為主體對上市公司實施的財務監督。如會計師審計的主要職責是對公司財務報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發表獨立的意見,監督內容一般包括財務報表、經營活動合規性等。注冊會計師由于其具有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其審計結果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鑒證性,能夠為廣大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監督依據。但審計行為具有特定的發表意見和出具報告目標,在有效兼顧對企業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財務監督職能上還受到監督時間和監督過程的限制。
四、從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上市
公司財務監督問題的原因一是公司基本治理問題的存在。分析上述監督問題的原因,除了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外部環境外,還反映出公司內部治理的基本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有效解決。公司問題的存在,在經營規模和組織體系日益擴大的情況下,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狀況,組織層級的分工授權體系,都可能對財務監督主體有效實施監督活動帶來較大的難度,影響經營活動財務監督的效果。二是公司衍生治理問題的存在。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基本問題的存在,在公司治理的實際運行中產生了相應的衍生問題。一方面是二級問題,在基本問題存在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了監督成本,增加了監督難度;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目標降低公司治理效率的問題。上市公司經營目標的多元化是公司承擔社會責任、兼顧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必然要求。主動的、科學有序的多元化經營目標,有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社會聲譽,促進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實現公司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進一步增長。但多元化目標如果得不到科學管理和規范實施,很可能會造成上市公司的成本上升、治理效果不高。
信息的對稱性在現有公司治理框架下起到了影響公司治理效率的關鍵作用。公司的股權信息、組織信息、目標信息、決策過程信息、經營行為信息、經營績效信息都可以從公司財務信息中得以反應和體現,加強公司財務監督機制的建設,使委托方、方和利益相關者掌握充分的企業信息,不僅能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經營績效,而且能夠促進各方治理主體更好地發揮自身職能,形成有效的財務監督體系。
參考文獻:
[1]范英杰,馬曉芳.公司財務監督體系重構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67.
[2]蔡銳,孟越.公司治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5.
[3]李向榮,牛芳.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62-64.
作者:劉慶亮 單位: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析電力企業強化財務管理
- 下一篇:石油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精品范文
10上市公司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