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中學生道德建設論文
時間:2022-11-26 03:36:40
導語:寄宿制中學生道德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要注重教育方式,防止寄宿生的“假屈服”和“假規范”
例如我在處理一起打架事件時,我詢問了打架雙方,他們之所以發生糾紛竟是因為在本就狹窄的過道里相互碰了一下。既然是小事,那就小事化了,我先和他們分別談,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讓他們面對面分析自己的錯誤,當他們都認識到自己的沖動之后,矛盾自然就化解了,雙方再互相致歉,內心中的芥蒂自然消除。我又告訴他們一個人的成長應該是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進行嘗試,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明顯感受到他們的巨大變化。
二、要注重觀察,將問題思想和行為扼殺在搖籃之中,防止道德問題坐大
學生道德素養的高低,往往是在出現問題之后進行評價,這種滯后的評價方式只能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對根除道德問題并無裨益。從寄宿制中學生的道德問題現象來看,主要表現為內心缺少自我約束。教師想要控制這種不良行為,必須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加強觀察,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談舉止,分析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中學生行為規范。一旦發現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訪談、暗示等方式讓學生盡早回到正軌上來,防止道德問題坐大,成為道德頑疾。首先,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分析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考是否積極有效,道德品行端正的學生必定在學習中是充滿熱情而且十分努力的。其次,教師要通過班干部從側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很多學生在教師無法監管的空檔里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行為方式,因此掌握他們的“另一面”對落實道德建設有百利而無一害。第三,教師要及時行動,形成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良好反應機制,將道德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有效提高道德建設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三、要做好家校互動,雙向管理,防止家校合作教育過程中出現較大誤差
寄宿制中學生雖然長時間寄宿學校,缺少家庭教育,但是學校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設中往往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甚至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家長對自己子女的了解一般會比教師更深刻,能夠通過極其細微的行為發現其思想苗頭,如果教師能夠和家長及時、充分的溝通,學生的道德建設就有了家庭教育的參與,效果自然得到有效保證。首先,可以通過校訊通等網絡平臺做好家校互動,教師把學生的行為表現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在家長的幫助下分析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家長探視等機會在學生在場的情況下具體分析道德問題,讓學生清醒的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激發其內在的向上動力。第三,注重家庭教育,教師要把學生的家庭表現作為考察其道德素養的途徑之一,查看其在沒有教師和家長監管情況下的行為表現,一旦發現問題,則及時處理。
總之,寄宿制中學生道德建設是一項艱巨而且漫長的工作,需要教師、學校、家庭、家長、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讓學生認識到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懂得學習不僅是學知識、還要學做人,才能讓學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作者:王耀軍單位:甘肅省玉門市第三中學
- 上一篇:中專學生職業道德論文
- 下一篇:職業院校學生思想道德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