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建設分析

時間:2022-03-27 11:23:28

導語: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建設分析

摘要: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于他們的公民道德教育培養更是不可馬虎,他們的公民道德培養水平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公民道德建設。對于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建設是我們所要堅持的一個方向,本文從對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含義、產生的問題、出現的原因、采取的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更加全面的闡述了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情況,更好的提高了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水平,從而對我們國家的建設、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道德教育

公民的道德教育水平是整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個標桿,大學生作為青少年的主力軍、國家的棟梁之才,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進步。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提升關系著整體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完善,作為公民道德教育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是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內容的支撐點。

一、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認識

(一)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涵。公民道德教育不管是對于公民意識的培養,還是對于公民道德行為的落實等方面都體現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有助于在整個社會道德風尚建設的過程中形成規范的公民道德行為。“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對公民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而道德既是一種社會性、全局性的規范,也是人們共同的價值取向。”①。一個國家是否有素質文明、是否能夠長久的發展下去,公民道德素質的培養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二)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公民道德素質的培養包含很多主體,那么以大學生為主體所進行的公民道德素質培養便是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關系著我們整體社會未來的發展。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內容,更好的進入了高等院校,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在高校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使每一位大學生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為社會的公民道德建設出力,進而使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在無形當中能夠得到提升。

二、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高校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不足。在公民道德教育的形式上比較單一。如今公民道德教育的形式還是處于課堂灌輸的單一形式,師生互動這樣的雙向形式還是處于弱勢,不占主要位置,高校的一些實踐活動也沒有得到很好地開展。目前的大部分高校對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缺乏實質性的東西,仍然是停留在傳統的德育層面,傳統德育知識中缺乏相應的公民道德知識,所以對大學生便缺少一定的公民道德教育培養。(二)大學生公民道德行為落實不到位。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行為沒有完全同步于公民道德意識的發展,兩者之間更多的是缺乏公民道德行為的落實,一直缺乏文明上的行動,雖然在高校接受的思想教育讓大學生明白了什么是善惡,什么是對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行動性。在公德和個人得失之間往往計較個人利益,一部分人總是把公德意識和公德行為割裂開來。(三)大學生缺少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是一直生活在高校的群體,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大部分是課堂上學習來的,所能參加的活動大部分也都是通過學校的途徑進行的,對于社會上的實踐活動沒有很好地機會去參加。再就是社會上缺乏相應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不免就會影響大學生道德教育建設。

三、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教育的不足影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高校作為對大學生教育的主要陣地,不管是在教育內容上還是在教育途徑上都對大學生產生了相關的影響。大多數學校平時關注學生的成績多而總是忽視學生的素質高低,對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實踐落實也并不到位。平時總是注重課堂理論的灌輸,缺少實踐活動的實施。高校教育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建設,使其缺乏一定的公民意識培養。(二)家庭教育的不足影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現在的很多家庭總是在孩子的成績分數上下功夫,偏向于智力教育的培養,對其道德教育總是缺乏一定的關注。如今獨生子女的家庭居多,家里的長輩和父母對孩子溺愛程度加深,缺少必要的德育引導。這樣的學生長此以往就會產生目中無人、個人主義嚴重等問題,很多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也沒有起到良好的德育模范,也會多少影響孩子的價值取向。(三)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21世紀以來的不斷發展,國外的各種文化涌入進來,我國社會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雖然大學生是學校的一份子,但是作為馬上要步入社會的主體力量,依然會受到社會的影響。大學生雖然年齡上是成人,但是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心理上還是不夠成熟,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導致本身的道德水平滑坡。

四、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對策分析

(一)加強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落實。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其很重要的一點,更多師生情感之間的溝通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例如英國的“關心體諒法”,就是要求教師在道德教育中對學生要“多關心,少評價”,同時又意味著道德教育應該使學生學會體諒他人,關心他人。”②,落實好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更好的形成師生互動,寓教于人;更好的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完善我們的道德教育建設。學校的整體宣傳環境對于大學生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影響也很大,落實好學校的校報、校園網、廣播站等相關的道德文化宣傳,學校的宣傳環境會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對于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都有很強的滲透力。從而有助于大學生在無形的校園文化熏陶中使自身的道德情感、道德認知、道德行為等有很大的進步。(二)加強家庭道德教育的落實。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是家庭環境教育下必不可少的內容,父母要更好的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一味地溺愛,要及時的進行德育引導。父母和家里的長輩也要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只有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有更好的道德修養。大學生還并不完全成熟,不能對其忽視家庭的道德教育,可以定期在家庭中舉行相關的道德教育活動一起學習,各自探討心里的相關想法,整個家庭一起行動起來才能更好的進行德育建設。要重視家庭這個最原始的道德教育培養環境,同時要加強家庭道德教育的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素質培養。(三)加強社會道德實踐活動的落實。理論知識學習的好,不如在實踐的過程中操練一番,這樣便能讓大學生接觸到社會群眾生活,可以更好的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大學生可以多去參加一些社區服務、看望老人、給周邊貧困學校進行支援等志愿活動,只有在這樣直觀的實踐活動中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使自身的道德素養得到提升。政府、公司、社區、高校等都可以在社會上舉辦相關的道德教育活動,使大學生們可以更好的去參加活動進行鍛煉,讓大學生們更多的去參加道德實踐活動,既可以更好的落實理論知識,又可以在實踐當中努力的塑造自己。加強社會道德實踐活動的落實,對于大學生道德修養的幫助是極大的,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好的就是落實到實踐當中去。當代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關系著整體社會的公民道德教育建設,服務著國家的未來發展大計。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得到越來越多的提升,就會給予社會道德風尚更多的支持。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研究內容,有助于充實公民道德教育知識,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作者:張巧飛 姚 茜 單位: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