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15 09:21:12

導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論文

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1.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在企事業單位中,單位的領導負責人、財務部負責人和會計人員是上下級的從屬關系。會計人員在企事業單位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確保個人工作業績、爭取晉升機會等,單位負責人便向財會人員施壓,致使會計人員非自發被動的違反職業道德規范,進行財務報表造假和造假賬等違法活動。(2)而有些地方政府或者管理部門為了政績,不調研市場,就向下級傳達虛有的經濟指標。有些國有企業未完成上級下達任務,便強迫下級企業代替去完成,因此不得不編造虛假的財務報表。據調查統計,大部分違反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都不是主動自愿地進行財務信息造假活動。為了確保個人的利益和今后的生活,會計人員不得不違反職業操守。

2.會計人員法律意識較弱

財會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每日與資金周轉。金錢的誘惑會驅使一部分心存僥幸的財會人員違反法律,發生挪用公款等活動以牟取暴利。特別是一些不思進取、墨守陳規的會計人員,缺乏鉆研精神和職業道德,法律意識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小企業中,這種現象的發生頻率更高了。因為這樣的企業往往財務部門不健全,人員素質較低,管理制度也不是很規范。

3.法律監督的執行不到位

(1)在現今經濟工作中,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現象時有發生,削弱了會計人員自身約束能力與守法意識。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當財務行為與規章制度相矛盾時,企業往往片面地搞經濟活動。(2)財政、稅務與審計監督部門制定的監督標準不統一。在進行監督活動中,各部門不統一,管理上各自為政,不能達到相互配合共同監督的目標。(3)我國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處罰力度也不大,造成了違反道德規范行為氣焰囂張。

4.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善

能夠滿足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管理體系尚未出現。投資者,管理人員與政府分別從不同的途徑獲得利益,而各方利益時常發生沖突。企業是各方利益的共同樞紐。從管理者與投資者的角度,他們關心的主要是企業的微觀利益,而對于政府,則關心的是地方甚至國家的宏觀利益與資源最優配置。這些差異不同造成了一些財會信息造假的行為。

二、完善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

1.建立一個完整、發展程度高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

會計職業道德應包含政府審計職業道德,財務與會計職業道德,注冊會計職業道德等。應包含職業精神,職業培訓,職業責任和職業公正這四個要素。表現為廉潔自律、服務企業、保守秘密,客觀獨立、責任心強、有意的職業技能和財務會計倫理等。

2.轉變現有會計人員招聘方式

(1)可以采用管理制度與就業制度相結合。建立會計事務所作為會計人員的培訓和選拔基地。因地制宜,依據公司實情與規模制定相應錄用辦法。(2)此外,還應該提高單位負責人業務知識和法律意識,了解《會計法》。發揮法律有效的約束作用,堅持依法辦事。

3.加強監督作用

會計監督保證會計工作在規章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進行。(1)會計監督具體內容應包含:對原始憑證、會計賬簿、實物、會計人員與財務收支的監督。除此之外,還要分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單位。各單位應當建立和完善的內部和外部會計監督系統。同時能夠在督促良好的會計工作,規范金融秩序和提高會計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各監督機構的監督標準應該統一,且功能互補交叉。這樣,財務、稅政與審計部門分別能夠對會計活動的不同方面進行監督,發揮各自的最大功效,監督活動能夠有效的執行。

4.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避免一人多職從而發生以權謀私的行為,優化會計環境。(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的實情,制定并完善規章制度。將寬泛的條款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如學習西方國家,按責任的大小,來進行由于會計欺詐造成的民事賠償。(3)加大處罰力度。從法律規范方面,要增加會計舞弊成本,并使其大于非法欺詐收益。行政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查處違法違規活動。

5.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與自律能力

通過思想品德、法制與專業知識等三個方面的教育,提高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與自律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使其形成誠信的工作觀。

作者:王震宇單位:惠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