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探究

時間:2022-02-14 08:08:07

導語: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探究

摘要:道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始終,大學計算機教學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應承擔起培養大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任務。計算機技術屬于國家經濟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技術,其具有雙重性———便利性與威脅性,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至關重要。從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道德教育方法入手,探討了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大學教育;計算機教學;計算機技術;道德教育

0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已廣泛應用于我國各行各業。與此同時,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我國各類高校中普遍開設并經歷了多次改革。大學計算機教學為促進我國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3]。然而,隨著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大學計算機教育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從計算機教學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①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當前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一些不良信息的出現可能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②信息技術飛速更新,大學生通過學校計算機教學所習得的知識相對不足,畢業后難以滿足社會和工作崗位需求。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之間關系的一種特殊意識形態和行為規范總和[4]。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不僅要教好計算機相關課程,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應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為宗旨,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構建和諧文明社會服務。

1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社會需求

作為國家經濟信息化的核心技術,計算機技術已同人類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具有雙重特性,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災難。社會需要德智體健全的人來從事計算機相關事業,其中德育顯得尤為重要。社會上利用網絡進行詐騙,以及制造網絡病毒的人通常存在道德品質方面的缺陷。道德品質關乎社會安危,道德教育問題應受到高度關注。

1.2學校需求

高校道德素質教育是新時期對德育的新要求,開展高校道德素質教育建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機遇、新挑戰[5]。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思想文化涌入大學校園,一些大學生由于認識上的局限性容易陷入某種誤區。因而,學校有必要針對社會上或者校園內的不良習氣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大學計算機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于培養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對社會有真正價值的人。

1.3個人需求

凡建立功業,必以立品德為始基。目前,職場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單位招聘通常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為首要條件。因而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必需的科學知識,而且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修養。

2大學計算機教學中道德教育滲透策略

2.1用計算機科學發展史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境界

我國計算機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離不開老一輩科學家的無私奉獻。這一發展史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財富,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的計算機科學發展史,可以說是一代代科學家奮斗的歷史,他們在我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努力鉆研,為國家的科研工作作出了極大貢獻,這些大量感人的事跡就是計算機教學中極好的道德教育教材。譬如:華羅庚教授在新中國成立后毅然回國,組建并領導了我國第一個計算機科研小組,成為我國計算機技術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開拓者,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雖然我國計算機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比如處理器芯片、操作系統、物聯網、云計算等方面,依然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當前環境下,仍然需要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奮斗。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專業知識講解與我國計算機發展歷史相結合,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將我國與其它發達國家進行比較,了解我國計算機發展的不足,培養他們不怕困難、勇于拼搏、趕超世界強國的信念和決心。

2.2用計算機實驗教學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件事情往往需要若干人團結協作才能完成。計算機課程實驗部分正好是教師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切入點。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是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主要講授單處理機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該課程學習是計算機專業后續硬件課程和系統軟件設計課程的學習基礎。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可安排相關實驗課程來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一個簡單中央處理機設計”的教學為例,來培養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在實驗課堂講授環節注重知識點基本概念和主要內涵的講解。由于該部分內容在相關教學課程已提及,因此將實驗課的知識點重點放在復習和鞏固CPU的基本組成、CPU中主要寄存器和操作控制器和時序產生器原理講解上,著力引導學生從各種實例出發去理解和思考實現一個簡單CPU所具備的功能。在具體實驗部分,由于CPU內部相對比較復雜,即使完成一個簡單的CPU設計,也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因而需要學生的團結合作,一起完成任務。教師在布置任務時,為了啟發大家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最開始并沒有告訴學生是小組合作完成,而是問“運用計算機原理課程的知識,在兩周內設計一個可以執行簡單加法指令的CPU,你們有問題嗎?”,在發現學生并不是很有信心的情況下,提議學生們可以按組來完成任務,一個組人數不超過5人,大家馬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信心。學生自發形成多個組,每個組選舉一個學生擔任組長,負責整個系統功能設計和最終成果展示。在組長的溝通協調下,一個大的CPU設計任務劃分為多個小模塊設計任務,各組員很快落實了各自任務。比如,有的負責控制器模塊設計,有的負責加法執行單元設計,有的負責寄存器設計、總線設計和時序產生器設計等。組長與組員間也進行了大量的溝通協調,組員間通過大量討論,反復修改和測試,整個CPU設計任務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經過兩周辛苦工作,每個小組都取得了較好成績,80%的小組完成了能執行一條加法指令的CPU設計;個別小組還完成了能執行一條乘法指令的CPU設計,超額完成了實驗任務。為了培養大家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安排學生在實驗報告部分匯報自己的心得體會。實驗教學中發現,學生們一致反映是團隊合作讓他們完成了單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在團隊溝通合作中從其他人身上學到了很多自己不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動手技能。

2.3計算機教師做好表率培養社會責任感

學校是學生思想道德培育的主陣地,教師是道德教育的主力軍。計算機課程作為學生獲得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計算機教師在道德教育上就應做好行為示范。首先,教師自己應加強政治和業務學習,了解有關計算機的法律和道德問題,對于新出現的法律法規第一時間向學生傳達;其次,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遇到困難及時給予幫助。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在指導學生時,不能對學生放任自由,應認真耐心聽取每一個學生的意見或建議,及時把德育滲透到教學中,讓教學服務德育,轉化為學習的行為和道德情操;最后,教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大學生能敏銳觀察到教師的一言一行,生動形象的榜樣比抽象空洞的說教更有說服力。因此,教師應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結語

當前,計算機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計算機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非常必要。對社會而言,能促進社會安定和諧;對學校而言,可凈化校園、提升教學質量;對個人而言,可催人奮進、提升素養。作為一名大學計算機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實踐德育融合計算機課堂的技巧和方法,選擇好的教學案例,提高德育實效,為我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何水兵 李翔宇 許先斌 單位:武漢大學

參考文獻:

[1]戰德臣,聶蘭順.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國大學教育,2013(2):12-13.

[2]宿瓊.以計算思維培養為導向深化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J].黑龍江科學,2013(4)188.

[3]鐘秉林.大學人才培養要研究新問題[J].中國大學教育,2013(7):21-25.

[4]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郭娟,梁時英,楊丹子.論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促進道德素質教育[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