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全景式”模式與思想道德教育
時間:2022-02-14 10:40:35
導語:藝術的“全景式”模式與思想道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的“全景式”模式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視角,也是一種全方位的藝術視角。它通過環境的全景呈現和問題的全景透析,使欣賞者能夠看到藝術美的方方面面。藝術的“全景式”模式,從思維和方法上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藝術的“全景式”模式,指的是藝術的一種視角,即提供全方位透視,使欣賞者能夠看到藝術美的各個方面。它是一種觀察事物的視角,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模式。它有兩方面的表現:一是全景透析所要分析的問題,盡可能地把實際情景、實際環境中出現的相關或者類似的情景、問題包含進去,進行全方位的透徹分析;一是環境的全景呈現。簡而言之,就是模擬真實的環境。在一個近似真實的環境中既有場景的設置,也有問題的生成,甚至這種設計和生成就是真實場景的一部分人或真實環境的再度呈現。藝術的“全景式”模式是一種全方位、立體式的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可以達到對藝術的全面透析、真實理解。在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利用藝術的“全景式”模式對大學生進行德育培養,是一條有效的途徑。例如:開設藝術鑒賞類的選修課;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和社會文化環境等。雖然這些思想教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可是往往內容空洞,大部分都是采用課堂傳授一些簡單的道德常識和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疏離。大學生參加這些課程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獲得學分,并不是從內心深處想要提升自我。這些課程或者活動經常是流于形式,表面上活動做得轟轟烈烈,最后效果甚微。因此,就要破除藝術教育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管理上的認識錯誤,創建一種從藝術的各個方面,全方位、立體的、具體的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
一、將美術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魯迅曾說:“美術可以輔助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立足與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輔道德以為治”①。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可以通過美術教育,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凈化其心靈,使之懂得辨別是非善惡美丑,提升思想道德認知水平,促使其增強自身的正義感和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另一方面,可以借鑒美術生外出寫生實踐的方式,定期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出城市,走進農村,走進大自然,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感悟自然的靈性美和創造力,以豐富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培養良好的團隊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就是一種審美與思想道德雙重積累提升的過程。
二、將舞蹈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藝術源于生活,舞蹈也不例外。“舞蹈是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人體的肢體動作,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悟,反映人們的社會生活。”將舞蹈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一方面,借舞蹈動作訓練辛苦的特質,既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輕易放棄的品質,也可以使其不良情緒在汗水中得以釋放,減少不文明行為,培養高雅的藝術氣質;另一方面,也可以舉辦大型舞會等,增進學生間的友誼,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此外,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舞蹈,更要培養他們自我創造舞蹈,將其對生活的感悟融合到舞蹈表演中。
三、將音樂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音樂作為大學生校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與其他教育方式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不墨守成規,枯燥地對學生進行說教,而是通過聆聽音色、和聲與旋律,去體驗作者曾經的情感經歷和生命狀態,想象作者所要勾勒的美的意向圖畫,與作者產生共鳴,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音樂是培養大學生高尚的品德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欣賞優秀音樂作品的過程也是大學生自身思想品德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利用音樂表演的多種形式,比如在大合唱中要求音色要統一均衡,唱歌方法要協調一致,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還有集體榮譽感。也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欣賞各種風格的音樂,例如在狂熱的搖滾中宣泄吶喊,來釋放和緩解壓力。利用音樂這個藝術平臺,通過感染、誘導、啟迪等多種手段參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將音樂滲透到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促進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的完善,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升靈魂,實現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四、將書法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書寫的產生、傳承、發展和衍變等過程而存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形式。練習書法要求長年累月地積累與堅持。這種持之以恒的藝術追求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在中國,書法是一種象征著高尚道德的藝術形式,也就是中國歷來常言的“字如其人”。書法切戒焦躁,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練習書法,可以使其不良情緒得到有效排解,平衡情緒,修身養性。長期練習書法可以使練習者隨時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有助于大學生保持“寧靜以致遠”的心態和端正的信念,也有助于大學生向社會主義價值觀靠近,發揮正能量。
五、將戲曲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戲曲源于民間,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戲曲作家長期與下層民眾接觸,感受著下層民眾的疾苦,并將對下層人民的同情通過作品表達出來,使得戲曲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中國的戲曲歷來宣揚“精忠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頌揚“清正廉潔”,追求正義公平等。戲曲中人物各個性格分明,忠奸是非善惡分明,將戲曲的道德內容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分辨真善美丑,還可以了解歷史,增加民族自豪感。然而當下高校即使用藝術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也很少使用戲曲這種藝術形式。上海交大青春穿越劇版的《紅樓夢》在這一點上為各高校樹立了典范。事實證明,將戲曲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為了驗證這些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否起到較大的作用,針對同一批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如下:根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不喜歡使用教育講座等純理論的方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認為沒有很大提高。而以藝術的形式做教育的模式,所起到的作用是滲透式和滋養式的,很多大學生很愿意接受。當然,進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是單一使用某種藝術形式,而是將多種藝術形式相互配合,充分調動人的感官,從多方面、多角度、立體地融入到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才能充分發揮藝術的影響力,讓學生在藝術的環境中深化思想,提升道德,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其他的藝術形式如經典電影、文學、建筑等作品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傳播方式,極具感染力。一首黃河大合唱,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勾畫出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塑造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一幅油畫《南昌起義》,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屠殺政策,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敢于斗爭的浩然正氣;一支舞蹈《紅色娘子軍》,塑造了英姿颯爽、英勇殺敵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巍峨的萬里長城、北京故宮等建筑的圖片展示也讓學生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所傾嘆。
總之,通過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優秀民族藝術,能夠很好地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其自身的正義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關系到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關系到國家、社會、民族的發展。將藝術的“全景式模式”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對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其優秀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學生、學校、社會等一起努力,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劉博 單位:渤海大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幾點思考
- 下一篇: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