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析

時間:2022-04-12 09:33:58

導語:體育教學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析

摘要: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著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還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重任。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分析現階段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體育教學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力圖探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進高職學生更快更好地健康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1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體育道德也隨之發展,其內容和形式深刻影響著高職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現階段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總體良好,但部分學生思想品德狀況還是令人擔憂。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社會責任感缺乏。社會責任感是指個體對自身在人類社會和自我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的一種意識。現階段的高職學生大多是95后甚至是00后的獨生子,他們是父母眼中的寶貝,父母為他們包辦一切事務,從不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艱辛,也從不要求孩子回報,使他們養成了一種事事只為自己著想,習慣了別人圍著他轉,完全沒顧慮別人的感受,不知道如何去關心他人、關心集體,更不懂得何為社會責任感。1.2滿足現狀,缺乏進取心。拿破侖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我們的學生,很多都滿足于現狀,甘愿當士兵,缺乏進取心。比如,在我們每年的校級運動會上,百米中跨欄這一項目報名的人很少,因為很多學生認為這一項目難度大,不愿意報名參加,認為不參加也沒有關系,反正體育能過關就行,沒必要太拼。這種滿足現狀、缺乏進取心的心態決定了他們在學習中也根本不可能去刻苦訓練,努力拼博取得更好的成績。1.3自制力差,易發生沖突。我們的高職學生大多是95后甚至是00后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自制力較差,同學之間互掐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相互辱罵毆打,而這些沖突產生的原因也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從筆者所在高職學校調查時發現,學校發生過一起通報批評7名藝術系學生毆打該校另一名學生的事件。他們互毆的起因竟是在一次跳操比賽中,一班輸給了二班,二班一名同學賽后說了一句“一班的同學真差勁”這句話,被一班一名學生無意中聽見了,于是懷恨在心,并鼓動班上其他幾位同學下課后毆打那名說話的學生,致使他住進了醫院,這種易沖動的行為被學校處以留校察看處分后,他們還不及時反省,以各種理由為自己狡辯,認為都是那位同學的過錯,他們只是適當地教育一下他。殊不知他們這種自控力差、易沖動的行為對學校的管理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

2體育教學對高職思想道德教育的積極作用

體育教學作為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組成部分,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其開放性、直觀性,實踐性、交往性、即時性等特點,對于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1有利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體育教學是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可以經常為我們的學生講述一些優秀的體育健兒,調動學生的愛國熱情。例如,男排主帥汪嘉偉曾放棄日本舒適的生活回到祖國執教,接手中國男排后,他及時抓住機會向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調動隊員的積極性,終于在1997年9月在亞洲男子錦標賽上,獲得了久違18年的亞洲冠軍。類似還有中國排球隊長郎平、乒乓皇后鄧亞萍、水中蚊龍林莉等無數例子表明,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學生的愛國熱情,促進學生取得優異成績。2.2有利于促進集體主義精神。體育教學中的集體項目都滲透了集體主義精神教育,每位參加者都是集體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員,要求訓練者嚴格遵守活動規則,體育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特點,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調動他們參與集體項目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遵守集體的安排、做到大家互相配合。通過這些集體項目克服學生的個人主義,促進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2.3有利于培養頑強意志品質。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支配自己行為去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是由一定的動作和需求而引起的,具有一定的定向性。意志是非智力因素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們完成活動的重要保證。頑強的意志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生活不斷歷練才能形成。體育運動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在跑步途中會摔倒、游泳時會嗆水、踢足球時會受傷等等,這些都要求我們不斷地去克服障礙,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而學生在學習這些技能的過程中,就無形地培養了他們這種吃苦耐勞、勇于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品質。

3體育教學中加強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徑

高職學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他們需要不斷教育和引導,體育教學作為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應充分了解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教育。3.1充分運用課程內容,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品種繁多,也都各有側重,而課程內容又恰恰是我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熟練掌握教材,并對教材進行仔細分析研究,挖掘有利于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因素,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將其不斷傳授給學生。可通過多媒體課件、QQ群、微信群等途徑來拓寬體育課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3.2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思想道德教育和體育教學結合起來。例如,通過隊列和休操隊形訓練培養學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在跨欄和跑步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精簡講解和規范動作,由易到難地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動作要領,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從而切實有效地在體育教學中加強思想道德教育。3.3關注體育課堂常規教學,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體育課堂常規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并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教學實際,有效地將課堂內容和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注重課堂教學和日常行為規范,加強紀律教育。教師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要求學生及時歸還教學器材、保持教學器材干凈整潔等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3.4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經常給學生講述中國優秀體育健兒的故事,或在我們的學生中評選體育優秀的學生,每學期評選體育標兵,并在全校范圍內加以表彰宣傳,使我們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他們的行為。同時,體育教師本身也應該發揮榜樣的作用,做好言傳身教,在體育教學中應有高度責任感及良好的文化修養,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林淑冰 單位: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曾令輝.樹立高校德育新觀念[J].江蘇高教,2000(3):8-12.

[2]姜其根.體育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作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6):51-52.

[3]李國勝.關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貫徹人格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