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背景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與建議
時間:2022-06-11 02:42:59
導語:新媒體背景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國大學生道德教育不能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必須不斷創新,不斷改革,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基于此,本文從新媒體概念和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的有效措施兩個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也是國家和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是核心環節。近年來,新媒體迅速發展,已經逐漸成為現階段信息傳播的常見手段之一,其既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方式,又對學生的思想造成影響。因此,在目前的大學生道德教育中需要結合新媒體進行創新,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道德高尚的大學生。
一、新媒體簡介
1.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概念是相對的,不管在哪個時期,其都是與傳統媒體相對的,就現階段來說,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為前提,利用無線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等,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運用網絡媒體及電視媒體,讓人們迅速了解大量信息,讓家家戶戶享受到不同的信息服務。最近幾年,在衛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類型越來越多。
2.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①交互性。交互性主要是指在信息傳播中,利用有效的手段,讓傳播者和受眾可以時刻溝通,此溝通屬于雙向,在互動中受眾可以結合內容將自己的看法大膽表達出來,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來自由選擇觀看的內容。②海量性和共享性。海量性,是指新媒體有巨大的信息量,信息種類多元化。而共享性主要是指在新媒體上傳播的信息可以讓人們共享,只要有能夠聯網的終端設備,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成功接收由新媒體傳播者發送的最新信息,此共享性直接決定人們必定受到新媒體帶來的影響。
二、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的有效措施
1.重視網絡管理,凈化高校網絡環境
作為網絡監管部門,必須重視網絡管理,合理制定網絡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有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利用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嚴厲打擊網上信息犯罪行為和不文明行為。完成遠程監控及網絡信息篩選工作,嚴格審查與過濾信息,特別是加大對電影網站以及網絡游戲的管理力度。該項工作難度很大,對于高校網管部門而言,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網絡管理制度,科學監管網絡信息,只要發現信息來源于不良網站,需要立刻屏蔽,防止大學生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并且要規范大學生上網行為,特別要注意監控及分析網絡信息,若對信息的理解存在爭議,必須從正面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引導。
2.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網絡環境
開展高校學生道德教育的前提是校園網絡,道德教育必須及時跟上網絡發展速度,實施相對開放化的教學理念。比如:可以利用校園網設立專欄,凝聚教師和學生,鼓舞他們。結合大學生的需求,開展有意義的、多樣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平臺進行時事評論。采用以上這些方法,可以在第一時間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變化,以便更加有效地開展大學生道德教育。合理設置欄目,如就業指導、學習園地等,充實校園網內容,確保大學生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網絡環境。
3.積極促進網絡課堂建設,強化科學輿論引導
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道德教育不能簡單采取堵的辦法,應該學會如何疏導,簡單來說,就是拓展網絡宣傳途徑開辦信息課堂及網絡校刊等,積極建設道德教育陣地,以確保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比如,可以鼓勵學生在專欄上講述自己的心理問題,專欄的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擺事實講道理,與大學生多交流,對網絡的優劣勢進行全面分析,使他們可以客觀對待網絡,避免一味沉迷于計算機網絡,最終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降低學習效率。
4.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平臺。因此,對高校道德教育而言,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明確教學任務及教學要求。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道德教育教學必須建立第二課堂,換言之,需要為學生提供可以網上傾訴的通道。要安排專人對平臺進行管理。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學生可以體會到在新媒體環境下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可以使學生在正能量的作用下,樹立正確“三觀”,顯著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及思想道德素質。
5.平時生活中多與學生交流
教師要想對學生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必須在新媒體背景下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在平時生活中多與學生交流,迅速掌握學生的心理,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在互聯網時代,很多網上社交平臺都發展起來,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流行。為了與學生多交流,教師與學生溝通時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方法,而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比如,建立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在線社交平臺,迅速掌握學生的情況,結合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就創新工作要求來講,需要科學分析學生在實際生活與學習中碰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合理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當前我國高校多數都已經建立計算機機房,安裝了計算機多媒體設備,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來展現教學課件、播放視頻,盡管教學內容得到延伸,教學模式有所改進,然而由于網絡信息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及不確定性,色情類及暴力信息也會滲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容易誤導學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積極優化現有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大芳.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記者搖籃,2020(09):67-68.
[2]張雅茹.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5):85-86.
[3]韓彥江,王靜茹.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4):43-44.
[4]李帥.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路徑探析[J].傳承,2016(12):107-109.
作者:張方華
- 上一篇:大學生道德自我教育實現路徑
- 下一篇:傳統孝文化如何融入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