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文下的師德建設

時間:2022-12-27 01:06:11

導語:當代人文下的師德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人文下的師德建設

本文作者:韋江毅游玲玲工作單位:重慶市南川道南中學校

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師德評價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縱觀近百年的教育發展史,不難發現,我國學校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為滿足一些硬性的指標要求,陷入了類似于社會培訓機構一樣效能的泥塘,忽視了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對學生原有的心靈層面上的滋養、精神層面的培育,使得人才培養失去了最基本的功能和意義,成了一種單一為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的人才培養猶如工業產品的生產。“人才”也沒有了作為人所應有的精神和靈魂,有悖于人的本質。正如愛因斯坦在《論教育》所言:“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然而,這種另類的人才培養結果不能完全歸咎于教師,這和我們的教育管理體制、師德評價工作有著莫大的關系。因此,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師德評價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勢在必行。良好的教育管理體制是師德師風建設的土壤,乃至是師德評價工作正常進行的根本保障,確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培養“和諧的人”的人才培養理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都要求學校教育管理體制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養料,為學校的師德評價創造應有的人文環境,使師德評價工作在健康的、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得以實施。同時,這種體制的運行本身也需要一個相適宜的人文環境,這就要求將硬性體制和軟性引導性結合起來,滲透到師德評價的每一個環節,形成良好的評價風氣,利用社會輿論和民風民俗的力量來確保師德評價的客觀、公正、全面。使師德評價不完全停留于某些硬性指標,不單靠量化,盡量減少師德評價中急功近利、浮躁喧嘩的惡性狀態.有了這種平和又積極的良好人文環境,我們才能更好地評判教師的各項工作,更恰當地處理師德評價中的這種關系,比如:自評和他評的關系,評價指標的客觀性與評價主體的主觀性之間的關系,評價動機與評價結果的關系等等。讓師德評價中的頑疾也因此得以消除,師德的評價工作得以根本性的改善。

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在管理工作中,實現人性化管理,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從而在整體上促進師德評價從人文方面促進師德評價,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實現人性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性化管理的主要責任和根本任務在于挖掘人的潛能,充分體現對人的尊重,以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鼓勵人的拼搏和進取,為人的前進提供更多的道路和機會,給人以充足的動力和無盡的激情去創造性地工作。人性化管理還要做到將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統一于具體實踐中。當前,學校的各項事業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下順利進行著,校園制度要求校園管理實現民主化、科學化,從某個維度看來,這就是以人為本的體現,完全符合人文視角的要求,貼近人性,給人以人文關懷,把硬性指標評價和柔性的指導綜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師德評價中所要求的公正、公平,這是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和建功立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出發點。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以及各種社會關系的進一步復雜多變,師德評價的考評范圍更為全面、評價指標更為豐富,對教師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也顯得尤為重要。師德評價要體現對教師的尊重,這就要求除了工作業績的硬指標,還要對教師自身的人格尊嚴、主體精神、自由發展、理想信念等方面進行考察,做到對教師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這樣的師德評價必然會引導教師的全面發展,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落實到工作的每個細節,嚴格要求自己,是自己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具備健全的人格。具備這些因素之后又能更好的參與師德評價,進一步保證師德評價工作的正常開展,正確面對師德評價的結果,樂觀面對其中的利弊得失,從而再來引導教師的發展,形成一種雙向互動的指導,在動態平衡中教師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我們的師德評價工作得以更有效的進行,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學校各部門積極參與師德評價,給予教師工最大的人文關懷,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從人文方面促進師德評價,還需要學校各部門積極參與,齊抓共管,整體聯動,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師德評價模式。變單一的部門參與為多部門的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各組織的作用,易于組織各種學習、教育抑或文體活動,為教師提供人文關懷、凝聚人心、團結同志、形成良好精神風貌和相互學習的風氣,達到一種良性競爭與合作的狀態,這為師德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切實的保障和現實的可能。在其中,教育教師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業務和科學文化素質。學校作為文化知識的聚集地、精神文明的輻射源,最基本的職能就是培養具有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的人才,要做到這一點,沒有一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無法實現的,因而對教師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也比其他行業高。因此,學校的任何一個部門,都有擔當起提高教師素質的責任,必須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其中,發揮其組織優勢和功能,協調發展,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在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給予教師最大的人文關懷,為教師創造寬松、富有人文氣息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讓校園良好的師德評價在和煦的春風中更有效的發揮作用,實現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