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師德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時間:2022-02-14 10:59:00
導語:中職院校師德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 要】中職院校的師德建設機制對老師有著嚴格的要求,老師不但要有很高的政治素養和職業責任意識,還有在舉止上端正和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同時還得具有很好的業務教學能力。中職院校只有建立好師德建設機制,才能是中職院校的老師在責任感和綜合素質上得到加強,從而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本文就江西省中職院校師德建設機制進行研究,分析教師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此提出相應的改變政策。
【關鍵詞】中職院校;師德建設;老師
我國黨的十八大明確的標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也為江西省以及全國各省作出來師德建設的發展方向。對于中職院校師德建設來說,其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江西省中職院校應該對自身隊伍進行一個好的建設,進而提高中職院校老師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只有培養出綜合素質都很高的老師才能使江西省在全國中職院校中站穩腳跟。因此,師德建設是江西省各大中職院校建設的重點所在,使其核心任務,是江西省需要長期努力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中職院校師德建設問題所在
(一)沒有做好師德教育
雖然很多中職院校一直都很重視師德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中職院校都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造成很多中職院校老師沒有廣泛認識到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很多的中職院校都對教學非常重視,而忽略了師德建設,院校老師很多都沒有進行過一次師德活動的教育,甚至,有些教師只關心自己的個人仕途,對學生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缺乏嚴重的責任感。由于師德建設制度沒有很好的落實到位,致使很多教師嚴重缺乏職業道德意識。
(二)沒有完善的師德評價制度
健全完善的師德評價制度對于師德建設有著重要作用。由于我省中職院校在師德評價體制的建立上還處于萌芽階段,造成教師隊伍的發展和職業道德要求得不到很好地適應。沒有制度的制約形勢發展越快,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多。例如:很多老師缺乏敬業精神,在教學上只注重自己的業務而忽略了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此外,一些部門和教學單位由于沒有制度的約束,使其在內在統一性上嚴重缺失。還有諸如師德評價體系落后、師德評價等一些程序性的規范不夠、評價機制難以運行等問題。
二、中職院校師德建設的相關有效策略
(一)對教師責任感進行增強
現如今很多教師都隨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教學上逐漸傾向于追求功利。我國黨和政府明確提出要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加強,使師德水平得以提高。眾所周知,教師的職責就在于教書育人,因此,中職院校老師要在思想上堅定自己的道德意識,時刻銘記道德規范,并加以學習和實行,從而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同時,中職院校要時刻加強對師德的管理,嚴禁杜絕一些收斂錢財的現象發生。定期地舉行模范老師的評選和獎勵,使教師都能廣泛的認識到師德建設的重要性。此外還要定期舉行一些師德內容以及中央精神的培訓、學習,促使教師懂得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查,使其牢記自己是一名老師,教師的職責在于教書育人,進而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
(二)完善師德建設制度
建立健全的師德制度,從而可以很好的對教師進行師德管理和師德約束。中職院校的管理領導可以組織成一個監督小組,專門監管老師的師德問題,用嚴格的制度對其進行制約,達到師德長效進行的目的。同時,教師不但要在教學中嚴格規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從而做到真正的為人師表。才外還要加強中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以各種形式來提升校園文化的凝聚力,使其可以很好地銘記在學生和老師的心里。此外,還要對老師和學生的感情進行培養,使其可以很好地交流,畢竟中職學生在學習的意志力和自律性上都非常的薄弱,只有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才能更好地督促和幫助學生學習,從而促進中職院校在人文關懷上的提升。
三、總結
總而言之,中職院校的師德建設就是為了建立一個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只有讓中職院校老師之間形成合理的良性競爭,才能是教師魅力得以體現,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人格感染體系。在院校管理中應該嚴格要求老師,將教師崗位晉級和崗位更換建立在教師自身的師德建設上,以此來促進師德建設的實施。按師德標準來針對教師實行一些優越待遇,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增強教師的憂患意識,從而促進中職院校的師德建設。
作者:陳文娟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教務處
參考文獻:
[1]葉蓉.高職院校師德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8-10.
[2]尤建國.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6):85-86.
- 上一篇: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初探
- 下一篇:中職院校師德建設制約因素及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