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建設探析
時間:2022-05-22 03:33:45
導語:思想政治課教師師德建設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那么,對于這類人才的培養,除了要注重專業技能傳授以外,對于思想道德的培養也同樣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但近年來由于國際和國內眾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很多社會思潮泛起,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思想政治課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教師的師德建設必不可少,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師德建設
眾所周知,我國歷來都非常重視師德建設,2018年《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出臺,把“突出師德”作為一項基本原則,2018年教育部的教師節的主題更是定為“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那么,高校教師的師德主要包括什么呢?籠統來講,可以概括為“高校教師的師德涉及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應遵循的行為規范以及應具備的思想品德”。近年來,國際環境的風云變幻,一些諸如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等等的社會思潮不斷出現,使我國包括在校大學生在內的很多經常使用網絡的人或多或多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些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知識基礎相對較差,受到的影響會更大。因此,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重要意義
(一)帶動廣大教師師德提高的有效途徑。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主要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內部因素作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模式。對于思政課教師這個群體來說,他們自身的師德修養對同一個學校的其他教師也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那么,我們經過采取一系列措施認真做好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使思政課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得到一定的提升,并通過思政課教師的模范帶動作用來影響其他教師,并外化為其他教師的行為自覺。(二)為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發揮重要作用。把“今天的學生”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把教師比做打造這支‘夢之隊’的筑夢人”。到2035年,也就是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之時,現在的大學生正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那么,我們提前謀劃、未雨綢繆高度重視在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是明智之舉。特別是在當下,通過師德建設這一系統工程,使他們的專業水準、思想態度和責任意識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可以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三)提升思政課教師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我們都知道,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差距。思政課作為一門公共課,如果脫離實際、形式單一、說教性強,很容易成為枯燥乏味的課堂,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講思想課上抬頭率的情況也很普遍,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更是受到愛翹課同學們的“青睞”。當然,造成這些現象固然與學生本身有一定的關系,但也有一部分原因卻是來自于教師。因此,通過開展師德建設,使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反思、多調查、多借鑒,提高自身理論修養,使思政課教師可以自覺提升自己的職業規范意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爭取在思政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更符合學生的知識結構、生活需要、成長需求等等。
二、存在問題
從近年來新聞報道的師德師風的問題來看,思政課教師這個群體的師德總體上來說還是非常好的。他們基本都可以在從業過程中嚴格堅守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地位,盡職盡責地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立志為國家的發展做好貢獻等等。但也不可否認,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時有存在。(一)教學方法改革創新不夠。縱觀現有的思政課上課現狀,大多數的情況是教師只管照本宣科,不積極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和內容,只按照所謂的課程標準,只顧完成教學任務,改革創新不夠,從而使課堂氣氛死板,對于教師講的那些枯燥的理論,他們大多時候只是被動接受而不懂得在現實中有什么用、該如何運用等等問題,從而導致思政課“到課率低”“抬頭率低”的普遍現象。(二)責任意識還有一定提升空間。我們都知道,在新時代,教師不僅需要傳播理論知識、解答學生疑惑,更要教給學生們為人處世之道,這也是教師責任的應有之義。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由于職業責任感不強,把教學崗位僅僅看作養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上課時只顧講課,不理會學生的學習狀態,疏于對課堂的管理,忽視了與學生在課堂集中交流的好機會,思政課的課堂效果也會偏離預期的效果。(三)科研能力相對較差。眾所周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首要目標。所以,在學校的發展規劃和政策制訂的時候難免會出現重教學而輕科研的情況出現;有的高職院校在專任思政課教師還不夠充足,而學生卻逐年增長,從而就導致了思政課教師教學任務重,沒有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還有一些高職院校過分注重教學督導,并且把督導過程中發現諸如“到課率低”“抬頭率低”等問題都歸咎于教師,給教師帶來了很大壓力,從而導致沒有時間和精力從事科學研究。
三、路徑的選擇
(一)提高福利待遇。鑒于思政課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激勵思政課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總體水平,教育部也一直提倡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待遇。2017年,北京在全國率先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為思政課教師每人每月發放2000元。這將會給思政課教師帶來很大的激勵作用,也會為師德建設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二)轉變思想觀念,自覺履行職業責任。毋庸置疑,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較普通院校稍差,學生們的學習氛圍相對不好等等原因,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的授課與課堂管理的難度相對較大。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在加強師德建設的過程中,讓高職院校的思想課老師認識到困難所在,并能積極轉變思想觀念,自覺履行職業責任,想方設法、群策群力,提升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能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反思,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對自身的素養有一定的提升,對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新青年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三)激發內在動力,積極提高職業素養。深厚的知識修養和文化品位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我們講要大力抓好師德建設,在提高教師知識修養上下大功夫必不可少。曾經指出,在當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要想做一名好老師,自身必須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非常高的學習能力,這些都是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部分。的確,高校思政課教師既要有專業知識,又要對國際國內時事及時關注,還要善于聯系社會發展實際和人才培養實際,用學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善于發現和總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四)加強宣傳,促進教研共同發展。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不是那么令人滿意,但是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科學研究水平與思政課教學質量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這就需要各高職院校要轉變思路,加強師德教育宣傳,鼓勵思政課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并借助科學研究來提高自己的思政課教學質量。
總之,意識形態工作是我們黨極其重要的一項政治工作。掌握好思政課教師這一領域,對于在高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地位來說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古人也曾說過,“師者,人之模范也”,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師德的影響將會慢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也就是說,師德的問題不僅僅是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聲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還會影響到學校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黃長春.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師德建設分析[J].教育管理,2018年2月.
[2]劉衛平.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的自覺提升[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8月第4期.
[3]邸燕茹.新時代高校師德建設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8(04).
[4]陳曉蘭.新時代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建設路徑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
[5]王小琴.新時期大學教師師德建設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4).
作者:朱國芳 單位: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建設研究
- 下一篇:圖書館紙質檔案數字化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