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27 09:05:13

導語:數學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摘要: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進步與發展。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既學好數學知識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師要樹立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借助課堂情境創設、生活實踐活動、課堂小組討論、數學教材內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數學教學;思想品德教育;途徑;教育理念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師應該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作為教學重點之一。這既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素質教育對數學教學的核心要求。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善于總結梳理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使其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徑進行探討。

一、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的發展必須跟上時展的要求,在教育改革的全新時代,教師在教學中所承擔的育人責任越來越重,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學會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發展。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終身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課程要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數學教學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進步與發展。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既能學好數學知識,又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能使學生站在更人性化的角度理解數學問題,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數學情感。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育的旺盛時期,也是數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數學教師抓住這一有利的教育契機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抓住教育的關鍵時期,奠定學生堅實的思想品德基礎,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各方面素質綜合發展、德才兼備的人才。

二、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

1.教師要積極踐行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要想將思想道德教育很好地落實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樹立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并積極踐行。首先,教師要具備德育滲透意識,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將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直接用語言表述出來,引起學生的重視。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有很大的學問,都需要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藝術,多利用正面情緒形成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對于一些存在厭學情緒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古人刻苦學習的實例來感化學生,在不經意間對學生產生德育影響。其次,教師要注重在教學各環節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明確環境育人的重要性,要知道身教永遠大于言教,身教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比如,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自身也要做到,教師也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對學生形成強大的說服力。最后,教師要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2.借助課堂情境創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是一種十分常見且應用范圍很廣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善于借助情境創設法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情境,能夠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示出來,能夠加深學生對思想道德行為的認知和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實踐能力,同時無論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還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均能起到幫助作用。例如,“正數和負數”這一內容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正數和負數的含義與區別,并能夠正確區分正數和負數。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創設測量溫度的情境,以溫度舉例子,為學生講解負數代表溫度為零下、正數代表溫度為零上。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創設故事情境,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教育,告訴學生最先使用負數的是中國人,給學生講述我國數學家刻苦鉆研數學知識的故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家偉大的科學鉆研精神,進而對數學知識及科學精神產生敬畏。這樣,就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道德情感。3.借助生活實踐活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還要為學生提供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脫離實踐的數學知識是干枯的,不能讓學生做到深刻理解,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生活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滲透德育,讓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刻認識,形成獨立的道德情感。例如,教學“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這一課時,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一些關于體質測試的方法,并試著用這些方法測試和分析自己的體質。學生們帶著這些預習資料走進課堂,會使自己的學習更帶有目的性。通過這種實踐性學習,學生會明白體質測試包含的因素有哪些,明白生活中的哪些行為對健康有益,從而形成健康意識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4.借助課堂小組討論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數學課堂的小組討論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小組討論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起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能夠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教師只是承擔引導責任。例如,教學“一次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內容的討論。討論可以設置在重難點知識學習環節,也可以設置在出現爭議時。通過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學生們能夠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強化集體榮譽感。5.借助數學教材內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很多德育資源,教師要利用好這些德育資源對學生展開德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強化學生對思想道德的感知,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對數學辯證知識進行分析時,要培養學生勇于直面困難及克服困難的精神,引導學生從簡單知識的學習逐步走向復雜知識的學習,逐漸加大教學的難度,發揮數學知識的正遷移作用,鍛煉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變化規律,讓學生對科學有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正確的學習觀念。

三、結束語

總之,數學教師要抓住教育的契機,在數學教學中積極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道德情感,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對科學有正確的認識,樹立積極正確的學習觀念。這樣,就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湯妙娟.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德育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

[2]劉小東.淺談品德教育與數學教育的關系[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3(10).

[3]喻球.初中數學教學的德育滲透[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1).

[4]肖艷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江西教育,2009(36).

[5]施振強.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中學課程資源,2013(06).

作者:張國元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隴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