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實學思想研究

時間:2022-03-23 11:02:13

導語:學校德育實學思想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德育實學思想研究

一、以境育人

(1)追溯百年歷史,領進實學之門。學校建設了以阮元雕像和實學銘為主體的阮元實學文化墻,將阮元的雕像與治學名言“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及其文化意象集中呈現,彰顯校園文化的核心主張。每到新學年舉行入學儀式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學校百年歷史,讓學生通過觀看“百年校慶”視頻,激發對先賢的敬意、對學校的自豪感,然后再回到阮元墻前鄭重三拜:拜先賢———尊師長———禮學長。由此,進入實學之門。(2)種下成長之樹,立下實學之志。學校建設了“共長園”———新生在這里舉行入學禮,栽下成長樹,畢業生在此舉行畢業典禮,共同見證成長的歷程。每年陽春三月,學校開展“我與小樹共成長”主題活動。一年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的挖坑,有的扶樹苗,有的提桶澆水,干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他們動作顯得有些笨拙,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對植樹活動的熱情。輕柔的春風中,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樹苗,想著它會日夜陪伴自己慢慢長大,自豪感溢于言表。學生們共同種下成長之樹,與此同時也會立下成長之志,期待有朝一日成長為參天大樹。

二、以“實”育人

(1)明確“實”心。為了彰顯阮元“實學”思想的內核———“務求其實、惟從其是”的主張,學校聚焦人才培養目標,著力推進“三實”課程建設。為了達成課程目標,學校在推進“三實”課程建設時著力從四個層面來推進。第一層為核心層,即明確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結合學校實際和歷史傳承,學校提出要讓學生成為“有理想、會思考、求卓越、能吃苦”的社會人的培養目標。第二層為基礎層,要通過國家課程的開設,著力培養面向未來、具有發展性的人。一年來,學校積極開展“兩棵樹行動”,即“種下習慣樹”“澆灌能力樹”,引領全體教師積極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第三層為拓展層,學校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各類社團活動,以激發興趣,培養特長,使得學生的差異化、個性化發展成為可能。第四層為活動展示層,體現“實學”精神的要義,學校要讓學生在特色活動中展示學習成果,濡染特質。(2)由“點”及面。如果學校努力讓每一個儀式在特定的日子里觸動學生的心弦,那這一個個儀式就是存留在學生記憶中的點。學校要讓學生記憶的點串聯成線段,展開成面,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曾對少先隊員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少年兒童要“從小立志向”。這是要求,也是任務。學校可以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在每年六一兒童節這一天圍繞“立志向”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使節日讓學生難忘,給學生助力,讓學生的志向揚帆起航。這三年,學校可以分別圍繞“放飛理想”“寫給未來”“彩繪明天”開展活動。要通過“談理想”活動,讓學生放飛氣球,預示夢想起航的開端;要結合百年校慶,讓學生給未來的自己或者給自己的未來寫一封信,等到110周年校慶時再打開,檢驗實現了多少;要通過彩繪百米畫卷,讓學生對明天的思考更加清晰、更加立體。這樣的活動,能讓學生在心中植下“從小立志向”的種子,將來長成建設祖國的參天大樹。(3)以“管”促“進”。為突出“實用性”,學校實施“行政一站式”管理,即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將所有管理人員分成不同小組,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管理,從而樹立全局觀念,形成協同機制,提高管理實效。為體現“實效性”,可以實施“菜單式”管理,即對管理項目進行梳理,按照“項目化、標準化、流程化”的要求,設立不同類別的管理菜單,使管理者及教師了解項目實施的方法,從而使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為落實“切實性”,學校可以推行“負面清單”管理。所謂“負面清單”是指在管理中對彈性比較大或者不宜統一要求的工作進行梳理,列出這些工作嚴格禁止的行為,其他則由教師自主決定,從而提高教師的工作主動性,達到人盡其才的管理目標。

三、結束語

總之,六年影響一生,童年奠基未來。要以培養國家需要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格人才為己任,謹記“德育為魂”,腳踏實地,勤于思考,不斷創新。要注重以境育人,以“實”育人,用阮元實學思想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秀萍.落細落小落實推動學校德育常態開展[J].福建教育,2017(11).

[2]譚冠著.淺議學校德育工作長效機制的建立與實踐[J].廣西教育,2012(07).

[3]吳泰祥.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5(06).

作者:陳晨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