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探討
時間:2022-11-13 03:00:58
導語: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檢察權,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法律監督關涉到社會正義、國家秩序、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等各方面,其職業特殊性要求檢察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秉公司法,不得徇私枉法;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清正廉明,忠于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保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代表國家履行公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見,檢察職業對職業道德的要求極高,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僅具有扎實的法學功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才能保障法律監督的正確性。在新時代,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將有助于培養和強化檢察職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行為規則意識、司法公正意識和工作奉獻意識。
一、我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的歷程回顧
新中國成立伊始就設立了檢察機關,檢察制度得到迅速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黨和國家的發展進入新征程,一度被停辦的檢察機關也得以快速恢復,檢察官職業道德也隨之恢復建設,我們可以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歷年全國檢察系統各項專題教育活動為考察路徑進行分析。1954年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對檢察官職業道德沒有相關文字規定。通過查閱建國以來檢察資料,檢察官職業道德首次出現是在1979年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中通過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該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其中對檢察官職業道德首次強調要“忠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目的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在1983年《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修改中對該條款未做任何改動。1995年通過的《檢察官法》規定了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第三條規定檢察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八條規定檢察官不能徇私枉法,要清正廉明、忠于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這是國家法律文本中第一次出現檢察官“職業道德“一詞,為我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和目標要求,在新中國檢察職業道德建設道路上具有里程牌意義。為了提高檢察隊伍的職業道德素質,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02年2月26日印發《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2002〕10號),用了不到200字高度濃縮了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的最重要、最基本內容和標準,核心內容即忠誠、公正、清廉、嚴明。文件對每對詞匯的具體含義做出了詳盡的界定:“忠誠。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實和法律,忠于人民檢察事業,恪盡職守,樂于奉獻”;“公正。崇尚法治,客觀求實,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覺維護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清廉。模范遵守法紀,保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監督”;“嚴明。嚴格執法,文明辦案,剛正不阿,敢于監督,勇于糾錯,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這八個字被稱為檢察官職業道德“八字箴言”,是以德治國思想在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中的集中體現,是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基準,立足檢察職業道德特征,在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的頒布和適用為檢察職業道德確立了工作目標,為檢察機關及檢察官個體進行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基本標準和界限,為更好地推進人民檢察事業發展、為法律監督提供了職業道德底線。法治社會也需要道德建設,道德建設的職業性就是職業道德建設,職業道德建設可以保證職業的自律性,法律職業更是如此。法律職業道德能“培養高度的職業自律性,避免任何有損司法和法治形象或有可能產生這種后果的行為”。檢察職業道德是法律職業道德的一種,它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是不可或缺的,是關系檢察工作能否被社會認同的基礎。隨著法治國家的推進,檢察職業道德的發展也必須快速推進才能適應當前法治社會的需要和期待。2003年,以“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整個檢察系統內有序開展,為檢察機關職業道德建設發展提供了動力。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此次主題活動中提出“要切實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檢察隊伍”,各級檢察機關要狠抓教育活動,以此為契機努力提高檢察官職業道德素質。2004年,在全國檢察機關深化“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教育活動中,時任最高檢檢察長的賈春旺多次強調要以高度責任感,毫不放松地抓好檢察隊伍建設,提高基層每個檢察官的職業道德素質。2005—2006年,以“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相繼在全國檢察系統內有序開展,連續兩年的主題教育都在強調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2009年9月,最高檢通過了《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明確提出了“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八字箴言及其內涵和要求,是對2002年八字箴言的深化、改進和發展。2011年,檢察系統開展了“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教育活動,強調檢察官的理念教育,要求提高職業素質。2017年,全國檢察系統開展“檢察職業精神討論”,旨在培育和踐行檢察職業精神,普遍認為檢察職業精神在深層次上決定著檢察官的價值追求、司法能力和司法行為,承載著檢察事業不可或缺的靈魂,檢察職業精神離不開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的有力保障。通過多年的檢察職業道德培養和發展,我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級檢察機關及檢察官都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但是,部分檢察官職業道德欠缺、違紀違法、司法不公、枉法司法的現象也屢屢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察系統的整體形象和在老百姓心中的司法公信力。因此,在當下強化和提高檢察職業道德素質仍是檢察官隊伍建設的主旋律和主題。
二、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的路徑
(一)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7年10月18日,習在黨的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通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使檢察人員增強道德觀念、提升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檢察行為,從而樹立檢察職業新時代新形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正”是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的核心要素,是檢察官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檢察機關從成立始就擔負起“公正”職責,這也是檢察機關成立的目的所在。檢察機關的公訴權、有限偵查權、訴訟監督權等權力的行使,結果都可以歸納為為了實現“公正”的權力。公正要求崇尚法治,忠于職守、秉公辦案,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養成正直善良、謙抑平和的品格,培育剛正不阿、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自覺維護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公正的到來離不開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保障,它要求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尊重案件事實,禁止主觀臆斷;忠于法律,辦案必須以法律為準繩,準確把握證據,不辦冤假錯案;不論大案、小案,均應一律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地辦理;要嚴格把好事實、證據、法律定性三道關,防錯防漏防冤,做到有錯必糾、有冤必申、公正司法。檢察官公正核心價值觀來源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領悟,來源于對法治的深刻認識,來源于檢察官對文化的深刻領悟和發揚,來源于社會公正生活的養成。檢察工作人員必須時刻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銘記于心,不斷學習法律深悟法治內涵、踐行法治價值,不斷深刻認識我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公正的精神,堅持文化自信,發揚公正文化價值,在生活中養成公正的價值觀,在檢察工作中踐行公正。由此可見,新時代檢察官職業道德“八字箴言”要想得到深入推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重要途徑。(二)加大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力度。檢察官職業教育在檢察機關是常抓的工作,但是據調查,目前我國檢察職業教育主要集中于業務方面的培訓,涉及職業道德課程的內容較少,這種現象不利于檢察工作的發展,必須更新觀念,重新審視和認識檢察職業道德對法律監督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客觀行為受制于主觀思想的支配,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一切行為都是某種意識作用的結果。思想出問題才會導致行為出問題,因此,從源頭上防止問題出現,首先就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相關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黨紀國法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在檢察官職業培訓中滲透檢察官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在業務培訓中加強職業道德培訓能夠有效增強檢察人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廉政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檢察官職業道德,堅固思想道德防線和黨紀國法防線,構筑“精神高地”,促進司法辦案的公平正義。(三)推進檢察官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建設。檢察官職業道德需要有評價才能得以保障。現在全國已建立起檢察官員額制度,各地也建立起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可探索在該會下設立檢察官職業道德評價委員會,負責調查檢察官日常不良職業道德行為的舉報,不定期評查辦理案件的質量,采用集體評價原則。由集體行使評價權,并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得誣告、陷害、誹謗。采取民主、公開原則,不得借機打擊、報復檢察官,不得借此干擾檢察官辦案。遵循教育為本、宏揚風尚的原則,幫助檢察官樹立職業道德,及時清理自己的不良職業行為,并通過教育幫助提高絕大多數檢察官,懲治極少數違反檢察職業道德的檢察官。將檢察官的職業道德評價納入檢察官晉升級別考核,記入評價檔案。對評價優秀者通報表彰;發現違紀違法破壞檢察職業道德的檢察官應當嚴肅查處;對于連續3年評價不合格、群眾反映強烈的,應依法報請有關部門免除其檢察官職務。(四)結合地方特色開展教育培訓。第一,創建地方檢察職業道德特色課程體系。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按照中央和最高檢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應將職業道德培訓課程劃歸不同的培訓課程中,結合地方檢察整體情況、考慮學員具體情況將三者結合起來設置課程體系,相互貫穿融合,充分利用地方道德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在目標上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內容上將政治、道德和人學進行統一;在路徑上強化培訓、重視修為,健全獎懲制度。第二,堅持高效對路,探索完善教學方法。一是在培訓中更加重視檢察官職業道德,積極和業務部門溝通協調,在準確把握培訓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大班套小班的方法,以真實的職業道德案例為教學素材,在課堂上由教師引導,呈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是更加重視“道德模范活教材”,加大邀請地方道德模范授課的力度,讓道德模范講授自己的故事,更加重視教與學的互動,以此感化檢察干警,培育檢察官職業道德。
作者:熊英 單位:貴州省人民檢察院政治部教育處
- 上一篇:中小茶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分析
- 下一篇:檔案館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