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思考

時間:2022-02-11 09:05:47

導語: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思考

摘要:職業道德素養是個體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的體現,是贏得行業認可的重要保障。正確的職業道德能為個體提供持續穩定的工作動力,從而推動工作者以積極的態度行為投入職業。本文就烏魯木齊市中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提高站位,深化認識,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能力,建立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機制三方面進行了對策的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道德;問題;對策

黨的報告中強調: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要從娃娃抓起。職業學校肩負著為烏魯木齊市經濟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須把職業道德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貫穿于育人全過程。但是在與烏魯木齊市各中職學校合作企業研討中發現,中職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偏低的現狀堪憂。

一、中職學校職業道德素養培養的現況

1.職業道德教育重視度偏低。隨著烏魯木齊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各中職學校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教學改革力度,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但是大多數中職學校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德育工作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的現象。目前未按照自治區教育廳要求開足、開全德育課的學校依然存在;還存在因實訓課時不足擠占德育課的現象;在專職德育教師設置上具有隨意性,認為人人都能上德育課,安排不能勝任其他課程教學的老師上課。2.職業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烏魯木齊市中職學校都開設了職業道德培養課程,但方式單一,教師在講授時按著教材內容開展教學,使得教學方式過分單一,缺乏了實體情景和互動,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讀書”工作完成就被認為是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完成。另外為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烏魯木齊市所有中職學校都根據自治區教育廳課程設置的要求開設了德育活動課,但是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活動設計單一、不科學,不按課程設置要求設計活動,實際效果不如意,使職業道德培養成為一句空話;還有些學校將德育活動課上成了班會課,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反省課,職業道德教育效果全無。3.中職學校、行業、企業三者之間聯系不夠緊密。中職學校的核心教育目標是為社會、為企業輸送初級、中級技能型人才。當然,這離不開和企業、行業進行合作,否則無法構成完整的體系,也就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只有三者聯系起來,才能全面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觀念形成。首先,不同的工作崗位對工作者的具體職業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有較大的不同,所以如果離開了企業和行業,學校就很難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其次,學校一方的教育力量畢竟有限,只依靠學校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很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職業道德素養的意識。目前某些中職學校就面臨這些困境,中職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高但辭退率也不低,究其原因:不是專業技能不過關,主要是在工作過程中職業道德素養不過關,無法做到愛崗敬業,一有不如意就“撂挑子”“甩臉子”,不能做到誠實守信,不求奉獻只講回報。4.中職學生對職業道德認識不到位。中職學生大多是中考失利或是應試教育的淘汰者,依舊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是被動選擇職業學校,或是不愛學習,渾天度日的。同時,中職學校為了有足夠的生源,甚至會放寬招生條件,這些就導致了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大打折扣,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對學校教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職業道德素養培養也增加了難度。而當前社會對中職生的印象也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將這些學生定性為差生,將來工作也就是普通的打工者。這種“戴帽子”的看法引起學生的叛逆,不去注重學習,更別說提升職業道德素養了。2017-2018年,筆者對市屬10所中職學校一年級新生情況調研發現:新生生源結構復雜,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三分之一來自外來務工家庭;許多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忙于生計,對職業的認知程度不高,更談不上對職業道德素養的了解,疏于對孩子職業道德素養的教育,家長不重視,學生也就不會重視。

二、加強中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的對策

如今社會對職業道德素養相當重視,職業道德素養培養也成為中職學校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鑒于上述當前中職學校職業道德素養培養的現況,如何對目前狀況改進呢?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思考。1.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圍繞著“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學校應遵循實際和中職學生成人、成才的規律,切實轉變觀念,落實立德樹人。其次,積極貫徹德育教育理念,在明確德育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以特色教育為主導,實現德育“精致化”“多樣化”,以專題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素養認知、教育活動,開展見習、參觀、交流等活動,增強活動實效性,營造育人氛圍。再次,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第四,學校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德育課程的開設及其授課質量定期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德育課程開齊、開足,高質量完成,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第五,學校應加強家校聯系,通過多種方式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請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各項職業道德素養培養活動中去,感受到學生的可喜變化,從而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2.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能力。在中職學校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中,教師是必不可少的主導力量。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也決定了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起點。而當前中職學校的師資力量并不能滿足職業道德培養的要求。首先,中職學校應按照職業道德標準招收專業老師,制訂詳細的職業道德培養計劃,并不定時對所有在職在崗教師進行職業道德能力提升,從而引導學生學習正確職業道德并進行職業實踐。這樣不僅可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使命感,而且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經驗。同時,要讓每一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其次,明確職業道德培養的目標。職業道德培養目標是指導中職學校職業道德工作的重要參考,職業道德培養目標應該做到定位準確、清晰明確,德育教師應與專業教師共同探討本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要求是什么,明晰本專業職業道德培養的重難點在哪里。例如: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就是要理解客戶需求,用計算機技術提供符合客戶要求的專業設計作品;酒店運營專業的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就是熱情周到地為客戶提供服務;烹飪專業的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則是為食客提供色香味俱全、衛生的餐食。再次,根據企業、行業所需職業道德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秉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實踐為中心、體驗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積極倡導“做中學”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出更多樣、更科學、更合理的職業道德培養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3.建立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機制。掌握好了理論,如果沒有真正去實踐、去落實,再好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是空談。理論既來源于實踐并最后服務于實踐。中職學校要真正地培養職業道德,必須要落實到實踐當中,讓學生進入企業去體驗職業道德。首先,搭建職業道德素養培養的校企“一體化”平臺。校企雙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教學內容,企業直接參與學徒學生的錄取工作,錄取后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即是學生,又是學徒,既要遵守校規校紀,還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其次,搭建職業道德培養的文化平臺。建設校企文化融合的德育陣地將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實現學校育人目標與企業文化目標一體,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又為企業輸送了新生力量,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去,應該怎么去做,讓他們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實踐,并在實踐中接受職業道德培養。實踐完成后,學校解決學生提出的困惑,同時學生加深了對職業道德的認知,并能牢記于心。

三、小結

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烏魯木齊市每一位職業教育工作者都應努力推進職業道德教育,創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途徑和載體,不僅要傳播知識、傳播技能、傳播思想、傳播真理,更要努力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多育人才、育好人才。

參考文獻:

[1]柴麗萍.淺議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J].科學之友,2010(12).

[2]郭秀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3]周雪峰.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交通職業教育,2009(5).

作者:王雁 單位:烏魯木齊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