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財經法規職業道德實踐教學
時間:2022-06-03 04:18:04
導語:高職院校財經法規職業道德實踐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是我國現階段的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實現我國的科技化發展和高質量的生活提供足夠的技術型服務型人才。其中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是會計專業中的基礎型學科,重點是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和道德素質水平以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的教學效果不太明顯,本文通過分析其教學存在的制約問題,重點提出實踐教學中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高職;財經法規;職業道德;改革
一、引言
我國現代化在建設進程中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教育體系當中的高職院校正是為社會需求和市場需要培養大量的專業人士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基礎學科,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水平、責任意識和道德素養,為學生今后在社會工作能力的發展帶來積極地現實意義。
二、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基礎水平不佳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是高考成績不太理想,沒能進理想的大學深造,又不想過早地踏入社會的學生。所以文化知識水平比較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入學成績較低,對于學習缺乏一定的主動性。這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邏輯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在課堂上經常玩手機,專注度不夠。這些學生的大多有廣泛地興趣愛好,將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愛好中,認為課堂學習枯燥無味而缺乏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二)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不明高職院校中的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實踐教學課程是一門極具綜合性的教學科目,不僅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培養,還要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道德素質。但是在高職學校存在部分教師和學科教研人對于該課程的教學認知程度還不夠深刻。更多地重視學歷教育,為提高學生的學歷為主,而削弱了對學生專業職業技能的教學和培養。從而導致該課程實踐教學目標落實得不夠,也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變得更加困難。該課程的教學作為會計專業理論基礎學習的科目,包含與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的學習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兩個方面的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目標不夠明確,往往注重對相關法律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方法相對簡單該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基本上還是用的原來的比較傳統的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即使現在的每間教室都能夠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但和傳統的方式毫無差別,教師只是把課本放在了電子屏幕上,缺少實踐性教學環節。而學生也是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走馬觀花式的學習,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低沉,往往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識記,對學習的內容難以做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運用。而且這種課程的學習多是幾個班共同上課,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不能照顧到每個同學的問題,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也只是挑選重點進行講解,課堂的教學效果不高。
(四)考核評價方式不完善該課程在高職院校的考核評價基本上還是沿用以前的期末進行筆試的考核方式,而平時只要完成了簡單的練習題就可以拿到平時成績。最終的考核是以期末考試的成績占總成績的60%,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來計算。這樣的教學評價機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針對性。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只要考前突擊一下課程內容的重點部分,使學習的積極性受挫。
(五)教師實踐能力不足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會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教授該課程的老師一般是由會計專業的剛畢業的老師擔任,沒法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具體的關于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方面的實踐經驗。有的教師對自己要求不高,對于最新的關于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學習不夠,不能為學生及時更新有效知識。
三、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實踐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結合學生情況合理安排課程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資源沒法改變,但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合理地安排課程,將該課程放在更加基礎的原理性的課程后面。教師也可以用專業化的標準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對該課程進行合理的劃分,將實務中的比較簡單并且常用的問題放在前面進行講解,再將剩下的難度較大的問題放在后面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起到一個循序漸進的效果。
(二)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同的重點分割成不同的教學模塊,在課程開始的第一節課要向學生做一個系統的講解,明確這門課程的重要內容,學習預期以及該課程存在的意義,讓學生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學習目標鏈。在改革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該課程的人性化、科學化的特點,將專業知識教育和學生實踐能力結合起來,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由于該課程的理論性比較強,學生聽起來會覺得枯燥乏味,教師使用原有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改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情景教學法,將學習和生活聯通起來,例如在講到票據結算這一內容的講解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把到銀行辦理業務的情境用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還可以使用提問法,在每堂課的最開始,教師可以提出幾個與本堂課內容相關的歸納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給出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制定科學的考核機制在該課程的考核中要改變原有的方式,將學生的成績與平時的課堂參與度結合起來。一方面,查看學生的學習筆記,為學生的學習筆記評分,也作為總成績的一部分,促使學生養成上課寫筆記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對于在課堂上發言的同學加平時分以作鼓勵,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發言,增加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并且學校可以實行掛科、補考制度,適度地實行延期畢業制或者重修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在高職院校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各方面技能和素質的提高,只有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個人素養,注重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高職院校要組織對學校的教師進行不定時的再教育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及時地更新教師的知識認知體系,為教師的知識體系注入新的活力。學校還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為教師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讓教師在實踐中成長。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將教師的薪資待遇與教學效率結合起來,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四、總結
課程改革的過程是艱難曲折的,但是要相信結果會是令人滿意的,要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學會總結有效地經驗,改變高職院校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實踐教學的現狀,實現該課程的突破性發展。
作者:周浩 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立兔產業經濟體研究
-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計算機網絡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