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兩有生轉化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23 05:08:00

導語:職校兩有生轉化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兩有生轉化素質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義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兩有生”的轉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它直接影響素質教育成效,特別是中等職校學生。“兩有生”教育是一個帶有普遍性并令人焦慮的問題,如果教育疏導得當則能夠引導他們走上健康人生道路,否則將可能給家庭、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淪為青少年罪犯。因此,討論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道路,防止“兩有生”的產生,幫助“兩有生”轉化教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者迫切任務。

一、“兩有生”的表現特征

(一)智力因素:

1、注意力:“兩有生”常常表現出容易分心,抗干擾的能力比較差,教室內外細微異常聲音都能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2、觀察力: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他們觀察事物深度和廣度不及一般學生。3、記憶力:由于注意力、觀察力較差,缺乏記憶訓練,影響記憶效果。4、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淺,缺乏理性思維,缺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深度思維。

(二)非智力因素:

1、情感:“兩有生”普遍對現實不滿,感覺天下人都對不起自己,對家長采取封閉、疏遠的態度,不愿向老師、家長敞開心扉。

2、意志:“兩有生”不能很好控制、約束、協調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和韌性,遇事不夠冷靜,行為放縱、輕率。

3、興趣:缺乏一般學生所共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對未來的思考,他們追求吃喝玩樂,只圖眼前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生活經常超支享受生活。

4、審美:他們審美觀念歪曲,分不清是非、善惡、美丑,把“美”加以籠統、抽像化、孤立地領會。

5、性格:性格暴燥,情緒不穩定,缺乏自控力。對客觀事物認識態度固執,自以為是,鉆“牛角尖”。為人處事缺乏責任感,甚至做出過急行為,做出擾亂他們和危害社會的行為。

二、幫教個案基本情況及應對措施

我班袁允同學家住安徽淮南,在家不服管教,三年初中階段有一半時間曠課,有抽煙、喝酒、賭博等惡習;經常聚眾打架斗毆,為此,父母傷透腦筋。父母工作較忙,下有三個弟妹需要教育,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把袁允送進較遠的蕪湖就讀。進入我校后,他根本不聽課,不是睡覺,就是上課講話,對任課老師的批評教育置之不理;曠課、遲到現象常有發生,逞強好斗,拉幫結派,向弱者收取保護費,一副黑社會“老大”的樣子。入學半個月發生“兩起”惡性打架事件,是全校有“知名度”的學生。

對于這樣的學生,如果上報到學生科,那一定會受到違紀甚至勒令退學處理。雖然這樣做我是輕松了,但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這樣做,教師不僅教書,更要盡到“育人”的職責。“兩有生”也是祖國的幼苗,更需要教師用愛心和耐心來澆灌、培養。只要教育引導方法得當,鐵樹也開花。教育不是空談,必須要有明確的基本態度和相應方法措施。

(一)要嚴更要愛

為師之嚴,須嚴中有愛,若只嚴不愛,嚴就變為了壓,其最終結果是后進生無法理解教師良苦用心,總認為教師有意跟他過不去而產生逆反心情緒。為此我經常到袁允同學的寢室,從生活上關心他,學習上幫助他,并安排一位品行端正、與袁允同學關系較好、又是同鄉的學生與他住在同一寢室,上課又是同桌;課內外朝夕相處關照他的生活,使得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到袁允同學在校表現狀況,掌握他思想動態。此外我還利用雙休日、課余時間多的時候與他交流,幫助他分析平時行為出現的問題,以朋友的口氣,溫和的態度,以誠相待與他進行溝通。為此我一次次拋下年幼的孩子,到學校看望他,對他在校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積極善后。當他生病時,找來藥讓他服下,買來水果和奶粉,同學買來飯端到床前,師生的愛打動了他,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愛,教師的關愛,拉近師生,同學的距離,袁允同學的心扉慢慢敞開了。

(二)抑揚結合,多鼓勵,點燃學生的自信

因為“兩有生”一般成績較差,紀律觀念不強,有些教師總認為對“兩有生”批評鞭策見效快,將他們作為反面教材對學生進行教育,對“兩有生”的表揚和鼓勵卻非常吝嗇。因而,“兩有生”情緒低落,甚至自暴自棄。“兩有生”的缺點往往掩蓋了他們的優點,自卑感掩蓋了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對他們應當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勵,少指責。一旦發現了他們的閃光點要及時肯定,點燃他們的自信。袁允同學自尊心很強,愛面子,我從不當眾批評。如果老師當眾批評指責,不僅不會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他還會認死理,頂撞老師,讓老師下不了講臺。本人對袁允同學的教育,一般都選特定的時間(此時袁允同學已經冷靜下來)、特定的地點(教室外安靜場所)、特定的方法(愛心加耐心),和他分析發生錯誤的原因,幫助他改正錯誤,對其嚴愛有加,抑揚結合。此外我發現袁允同學集體觀念較強,有一次,一名學生晚自聲喧嘩,我班級紀律被評為“及格”,他很生氣,并一直責備這名學生。第二天,我當眾表揚,并讓他當上晚自習紀律委員,他帶頭遵守晚自習紀律,使我班紀律一直保持較好。就這樣袁允同學慢慢融入了班集體,也找回了自信心。

(三)要管不要整,要以理服人

袁允同學打架斗毆行為不僅影響到了班級榮譽,而且在班級同學中留有很壞的影響。有一次,袁允同學在學校公寓看別人不順眼,打了別人,事后感覺理虧,害怕學校嚴肅處理,跑掉躲起來了。有些好心的同事看到我為袁允同學教育問題費精力傷腦筋且成效不顯著就建議我:“趁他現在沒有發生重大惡性事故前,給他來個“開除”,請家長到校領回孩子,給班級學生來個“殺雞給猴看”,嚴肅了校紀,又整頓班風。”這看起來是解決了矛盾,但實際上是回避矛盾,“兩有生”總不能全都開除回家吧!作為老師應該從挽救學生的角度出發多教育。為此我立刻發動學生去找,傳出口信,只要回學校,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浪子回頭還金不換,我相信袁允同學是個有骨氣、敢于承擔責任的學生。果然,第二天下午袁允同學回校,找到對方班主任和學生,在我的協調下,態度誠懇,贏得了諒解,順利解決了問題。為了更好地幫助他改掉壞毛病,我與他約法三章:1、不罵人;2、不打人;3、對人禮貌,做文明學生;4、堅決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與他深入細致的交流,分析他身上的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該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所導致的嚴重后果,最后給予相應校紀處罰。這樣的的處理方法學生在感情上能夠接受,達到了應有的教育效果。

三、個案幫教的主要做法

通過平時接觸后發現,袁允同學內心脆弱,充滿矛盾。他即自卑又自尊、即好勝心強又意志薄弱。這種性格上的矛盾在遇到缺乏協調、理性處理的情況下,往往會演變成強烈的逆反心理,這種心理上的問題就需要教師引導、疏導,進行心理治療。

(一)情感自控法:袁允同學感情易沖動,遇事不冷靜,常常做出過急行為后往往后悔不己。家長、老師教育稍加嚴厲(批評、處罰為主),他就會離家外出,與不良青年混雜在一起惹出更大的禍端。其實冷靜下來發現,他不是沒有分辯是非的能力,也認識到打架斗毆現象是違反校規行為,;緒失控,缺乏忍讓是造成他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對癥下藥,克服該學生易沖動情緒,進行情感的自我控制。方法是:1、從感情沖動的嚴重后果分析,幫助控制情緒。舉例:社會上青年遇事不冷靜,逞強好勝,失去理智走上犯罪這條不歸路的例子。2、營造情感控制的外部條件。如:魯迅在課桌上寫“早”字,時刻提醒自己應早起。我也在袁允同學寢室和教室墻上貼上自己寫的“忍”字,時刻提醒他,要忍讓,要冷靜看待問題。3、要有一顆寬厚、善良的心。對事物、看問題要全面,要學會忍讓,狹隘和自私心理是造成情感失控的根源,并且與他約法三章,制定獎懲措施。讓班委會監督、幫助。經過一段時間后,他情感控制有了提高,他逐漸學會了控制自己,很少外出進入是非場所,業余時間大多留在教室和寢室里,與外界接觸少了,上課也安靜了許多。

(二)個性誘導法:袁允同學雖然學習、行為習慣、品德、紀律方面欠佳,但他講義氣,講真話,渴望得到師生的尊重和信任。因體育成績較好,且在同學之間有點威信,我讓他擔任班級的體育委員。他當時感動得不知所措,沒想到他這么“有知名度”的學生,同樣能得到老師的賞識,老師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如春雨,滋潤他心田,成為他轉變的動力。果然,在他的帶領下,在十月份的校運會上,他個人獲得鐵柄、標槍兩項第一名,班級運動會總成績進入全年級第三名。這些成績又喚起他的自尊、自信。同時,我又常以班級干部這頂帽子壓他,時常提醒他,嚴格自律,漸漸地,他上課講話少了,語言文明禮貌了。

(三)意志強化法:“兩有生”最大特點是意志薄弱,這也是“兩有生”屢教不改,反復犯錯的主要原因;結交品行惡劣的朋友,經不住誘惑,上網吧,沾染喝酒、吸煙等惡習。一個人的意志是否堅強,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經過后天實踐磨練而來的。為了培養他的毅力,克服意志薄弱,增強他的自控能力,我采取一些方法措施:1、養成勤儉生活習慣。生活富足,吃喝玩樂、享受生活會滋生惰性,消釋人的意志。因此,嚴格控制家長給生活費,每周發放一次,讓生活費用于日常生活開支,沒有多余錢進入網吧、結交朋友。2、讓袁允同學參與班級事務,參與班級衛生、體育活動,積極組織參加籃球、足球比賽,在活動中,培養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養成吃苦耐勞的意志品德,增加他的班級榮譽感、責任感。3、為了讓袁允同學能夠靜心上課,要求袁允同學每天上課記筆記,放學交給老師檢查,這樣做,讓袁允同學上課有事做,不會因為聽不懂、乏味,做出破壞紀律行為。漸漸地,袁允同學把時間和精力慢慢地都放在了學校,生活有規律,不再曠課,違紀行為逐漸減少,向好的方向發展。公務員之家

班主任工作需要我們老師必須擁有寬厚的愛、滿腔熱情、高度責任感、敏捷的洞察力,良好的自身修養外,還要有恰當的教育方法來把握學生前進方向,引導學生進入健康人生路。學生的發展也不可能齊頭并進,正如花朵不可能同時綻放。“兩有生”也是祖國的花朵,只要我們精心呵護,用心澆灌,鐵樹終有一天也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