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愛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13 11:47:00

導語:師愛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愛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論文

[摘要]:愛學生是教師首要的基本的心理品質,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普遍的、嚴格的。師愛,不是一種簡單的付出,像教師單方面關心學生的學習,而是一種心與心的雙向交流、互動。本文主要針對作為一名教師應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有效的實施師愛做了論述。

[關鍵詞]:師愛大學生運用

有人認為,“師愛”就如同母愛一樣,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生而言,而對于已步入成年的大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如自我意識增強但發展不成熟、抽象思維迅速發展但思維易帶主觀片面性、情感豐富但情緒波動較大等,使得“師愛”對他們來說作用已不大。但事實并非我們所想向的,“師愛”不僅在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實踐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校德育中對促進大學生的人格品質不斷地上升,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的、積極的、充滿活力的氛圍有著不可質疑的作用。正如英國教育家羅素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學生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可見,愛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出發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我們對學生充滿愛心,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教育也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人格健全、德才兼備的新型人才。但關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那作為一名教師怎樣愛學生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從而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為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目的,要求教師必須博學多才,必須像蜜蜂般地廣采博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這樣不僅在學識上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通過不斷學習本身就會為學生做出了榜樣和示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真正成為學生信賴的良師益友。特別是隨著網絡的出現,改變了思想政治主體與受教育客體之間的信息傳遞系統和信息接收系統,加上當前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人格的增強,知識水平的提高,他們對教師的權威角色產生了懷疑,甚至是逆反心理。因此,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還應順應當前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途徑的變化而更新觀念,必須懂得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精心做好網絡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機遇,懂得可以利用網絡,交換、傳輸包括文字、數據、聲音、圖形、動畫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激勵和引導。

二、教師要堅持關愛的普遍性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時,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聽話的還是調皮的,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我們都必須一視同仁,對任何學生都不偏愛袒護或者冷淡嫌棄,不能厚此薄彼,亦不能有親疏之分。作為教師對全體學生的胸懷應該是無私的、博大的,要把自己愛學生的情感同時交給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注目,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都有信心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每位教師都應記住,教師沒有寵兒,只有為了發展需要而特別留意的學生。

三、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

曾經有一句震撼了許多教師的心靈:請把學生當一個獨立的人看。每個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獲得做人的快樂。的確人人都渴望尊重,而尊重是對他人表達的一種高尚情感,它是與人處好關系的前提與根本,是人對人應有的基本行為準則。教師尊重學生,也只不過是人對人應有的基本態度和行為而已。一個好教師應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讓學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與信賴,愛護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立性。不能采取強迫命令和無條件服從的方式進行教育,更不能用簡單化的懲罰手段對待學生的錯誤和失敗,教師和學生之間雖有長幼之分、知識多寡之別,但在人格上卻是完全平等的。這就要求教師主動與學生平等相處,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意愿和情感。教師要學會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來與學生說話”,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感受自己的尊嚴。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和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做到人格與心智的同步發展。公務員之家

四、教師要懂得嚴格要求

教師對學生傾注的愛心應有個度,要把愛護和嚴格有機的結合起來,如果只有愛而不嚴格要求那就是對學生的溺愛,教師應該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來,做到愛中有教,教中有愛。俗話說:“三分管理七分情”,愛應是教師對學生教育的主導方向。但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也不能沒有嚴,教師不能單純地為愛學生而愛學生,畢竟關愛只是教育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關愛學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教不嚴,師之過”,這就是說,嚴格要求學生既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具體表現。教師關愛學生必須包括從思想上、學習上、行為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但教師在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握好每個學生的特點。嚴格要求學生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健康成長,因而它并不意味著對學生冷漠無情和橫加責罰;相反,它要求教師必須以真摯的情感、和藹的態度、溫和的方法、親切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教育,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之情,這樣教師的嚴才能被學生所理解,并變為學生的內心要求和自覺行動。

結束語

“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愛,其實很簡單,學生,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能夠多花點心思,給學生多一份關注,多一份欣賞和期盼,那么你的學生會因為有了你而健康地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張敏論師愛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張繼國論師愛在德育中的作用及表現泰安師專學報1998年3月第11卷第1期

羅勇裕淺談師愛的原則江西教育199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