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模式論文

時間:2022-12-03 04:59:00

導語:剖析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模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模式;管與放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導思想上已形成一種模式,這就是“管”,關起門來“管”。歸根溯源,這應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本文認為,高校德育甘理模式應適應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應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規格的要求。

一、中國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通過廣大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頗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使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1、黨和政府以及各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本身都非常重視德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2.加強了高校德育隊伍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德育教師隊伍。3.高校“兩課”建設普遍得到加強,“兩課”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已得到大眾的認可。4.高校為加強德育管理,在管理機制上配備專職政治輔導員和加強班主任的工作。5.加大力度發揮校社團組織的作用。6.建立并在不斷完善學生管理運行機制。各高等院校不斷地派出有關人員參觀學習,相互參照,制定管理學生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學生行為。7.加強“三風”建設,嚴肅考風考紀,加大學籍管理力度。8.重視新生人學教育和畢業生就業教育。堅決摒棄“高分低能”現穿以寸新生和畢業生尤為重視“三觀”的教育和培養成才意識,已成為德育管理中一項重要的任務。9.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的教育,努力營造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10積極開展文明宿舍建設。11.加強黨團組織建設,成立黨章學習小組和對普法積極分子的培養,進行不間斷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12.規范學生國防意識,對大學生進行軍事訓練。13.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無論是教學實習、畢業考察,還是“三下鄉”,體驗基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都已成為一種活動、一種形式,成為教書育人鏈條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二、中國高校德育管理模式的歷史變革

中國的教學模式隨著歷史的進程不斷發展。高校德育管理模式也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而發生著變化。

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中,高校德育管理在指導思想上形成一種模式,即“抱著學生走”,生硬的“管、卡、罰”。表現為經常開展各種各樣的指令性的活動,迫使學生參加。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但這種德育管理的模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已內化為我們許多德育工作者的一種習慣,并且領導者始終是以“從嚴治教”、“從嚴管理”來控制這種習慣,從而成為了一種“傳統”,一種思維定勢。

在這種“傳統”的工作作風影響下,德育工作者只能循規蹈矩,謹慎行事,或儼然以一副說教者的面孔出現在學生面前,或以保姆式的形象圍繞在學生身邊。

當今時代,應試教育模式受到了時代的挑戰,轉變觀念,向舊的教育模式開戰已成為高校當前迫切要奮斗的目標和中心工作。21世紀的大學生,他們在各種文化的熏陶下已在頭腦的潛意識中要求主宰自己,要求表現自己,要求體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如果再用“抱”的姿態來管理這些學生,他們會感到是一種栓桔,一種壓抑,從而影響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商校德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現實選擇

近年來,在高校德育管理中普遍存在領導機制的“兩張皮”現象,育人由高校黨委和系(院)黨總支去抓,而教書則由校、院(系)行政去抓。由此,教書育人協調不好,合力不強,影響了高校教書育人的實際效果。

實際上,高校德育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提出“三育人”的總目標,要盡快落實到實處,要有持續性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在高校中形成“人人皆教育之人,處處皆教育之地”的濃郁氛圍,就不會出現“兩張皮”的現象等等淡化德育工作的作用,產生畏難情緒或輕視德育工作的態度。

在對學生的管理上,要強調轉變觀念。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學生的社會化程度將大大提高,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將更強。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是難以奏效的。因此,不能再簡單地依靠行政上的管與罰達到德育管理的目的,而應通過法制化和學生的自我管理來實現有效的獎、罰、管則是明智的做法。通過一系列的獎勵制度,宜傳先進事跡,發揚優良的生活作風,在校期間抓好大學生的文明教育,養成習慣,營造一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個性特點。

四、建立適應21世紀學生特色的高校德育管理模式

21世紀的高等教育具有三大職能: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須要向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思想、意識、道德、規范和生活準則,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由此,高校德育管理模式應適應21世紀大學生的特點,要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規格的要求。

1.應落實法規措施,建立約束機制。學校可以通過開設法律基礎課程,讓學生普追掌握法律基礎知識,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位得怎樣正確行使法律斌予的民主權利,自覺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要使同學們懂得嚴格執行國家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有關法規是做一名合格大學生的基本素養。

2.嚴格執行國家教委《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對違紀學生予以懲戒。對違紀的同學處理,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規定,有主見,有分寸,有措施地處理解決;對一些帶傾向性的問題,要敢管,敢于糾正;對一些重大違紀事件要敢于查處;對一些積習已久的不良風氣要敢于整頓和掃除。要慎重地解決好愛護與庇護同學之間的關系,獎勵與懲罰之間的關系,教育從嚴和處理從寬之間的關系,原則與情面之間的關系。

3.進一步完善綜合測評體系,建立科學的合理激勵機制,從政策導向上引導廣大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目前,高等學校對學生的操行評定和綜合測評工作,主要由學生班集體和政治輔導員、班主任負責。而任課教師與班主任或政治輔導員之間又缺乏一種教學溝通,所以,反映到綜合測評的成績只能以成績登記表的分數多少來審定。任課教師的育人責任未能在綜合測評中發揮作用,致使綜合測評工作和對學生的操行評定不能全面、合理、公正地反映出來。鑒于此,如果能將教研室的任課教師作用發揮出來,對學生思想品行、學習態度、能力特點、發展狀況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作出綜合評價,必將促進綜合側評和激勵機制的工作更加完善。

4.完善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運行機制,在高校中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在學生的自我管理方面,要加快對學生會、學生自律文明督導隊、學生干部的培養,通過辦培訓班,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凈化心靈,養成獨立勤奮的性格和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要求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友誼,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公務員之家

5.開辟全員德育管理渠道。在校黨委統一部署下,形成以校長、職能部門為主實施的德育管理渠道。管理育人可以通過導師制、班主任等形式,把教職工分配下去,擔任學生班組、學生宿舍、黨團小組等的導師,通過導師的積極工作,發揮全員指導學生生活的積極作用,使德育管理工作真正收到實效。

6.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聯系起來。愛生如子,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有組織地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各種途徑接受有益的教育;通過舉辦家長座談會,組織學生家長訂閱學校校刊、校報,將學校的學生情況及時傳遞到學生家長手中等等,是搞好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徑。

7.結合專業特點,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高校第二課堂的教育是主課堂的繼續,是一項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學術性于一體的教書育人工作。因各系的專業不同,在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時,要充分考慮該專業的特點,要學有所用,不可盲目追求形式化,挫傷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高校的德育二作千頭萬緒,牽涉面廣;從事管理者角色的教師,既是處理繁雜日常事務的行政管理人員,又是教師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招生制度的改革,教育觀念的轉變,學生中問題不斷增多。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較高的理論水平,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較強的語言文字表述能力,才能給學生以思想上的啟迪和幫助,高校德育管理才會有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