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建議與策略
時間:2022-08-13 09:46:26
導語: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建議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樹立“以校為本”的德育理念,抓住德育的靈魂
在《關于教育工作的談話》中,同志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都明確指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學校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必須不斷創新,從模式、內容、形式、方法、途徑等都要適應不同時期、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個體。社會、家長、學生不能將學校單純的當做一個教育載體,應該將學校作為實現德育工作實效性的主體,而受教育者就是主體服務的對象。學校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開展德育工作,課堂教學是學校育人的主陣地,學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導。個體必須以主體為本,服從和服務于主體,才能更好的促進主體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個體的自身發展。
1、明確育人目標,努力創建德育工作新氣象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德育師資力量,高校重視學生德育工作,不僅是加強學校德育硬件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同時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強化軟件建設,要建立與完善一支強有力的德育工作隊伍,加強隊伍的組織與培養,充分展現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樣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齊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貫穿于整個管理、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
2、明確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核心目標和基本原則目標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務順利開展和實現目標的靈魂,直接指導和制約著整個德育過程。高校德育目標是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年齡特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則是確保行動按照計劃和目標順利實施和實現的思想保證,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則是根據德育管理的目標和任務,遵循德育管理的規律而制定的對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動的準則和依據。(1)導向性原則;(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3)動態管理原則;(4)靈活性原則;(5)開放性原則。
3、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提高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實效性是實現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論與時俱進的內在需要,也是時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自身要求。(1)引導學生從哲學角度上認識的本質,激勵個體主動學習;(2)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和目標的實現;(3)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自身水平,加強溝通與交流;(4)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建立高校德育管理新體制,切實做到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不斷加快高校德育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的步伐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適應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我國已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對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市場的競爭也對大學生提出了更好、更具體、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須結合高校辦學特色,以學校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社會需要為導向,不斷加快高校德育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的步伐,促進高校德育管理體制的轉變,在探索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為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服務。
2、適應學生特點,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不斷轉變觀念,以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發展前景為基礎,努力在大學生的文明教育、良好習慣、適應能力、道德素質、人生觀、價值觀等培養方面營造一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良好個性。不斷引導學生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主學習的觀念。并通過各類培訓班、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凈化學生心靈,養成獨立勤奮的性格、較強的團隊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
3、以就業市場為向導,促進學生德育的全面發展大學生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培養大學生不僅需要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德育教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和共產主義的理想目標。高校德育與人的全面發展足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人才是否合格,要靠市場的檢驗才能得知,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就業市場的需要。
4、基于校園網絡平臺,優化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軟環境用先進的網絡文化建立校園網絡平臺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只要正確的引導學生上網,充分發揚網絡的優勢,克服其弊端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校園網絡平臺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空間和面貌,使高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這個空間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加強網絡環境的建設,有利于學生個性意識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效地交流和溝通是高校德育管理的重要載體,教育者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可以很好的與受教育者進行交流,既便于談話內容的保密,也可以避免出現面對面尷尬的局面。
四、結語
樹立“以校為本”的德育理念,抓住德育的靈魂,不斷的深化改革,加強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發揮高校育人職能,才能更好的發揮德育工作的作用,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向導促進德育。教育高校是對受教育者實施道德素質教育教育、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就要利用好高校的全部資源,以育人為本,努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時刻堅持以生為本,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時刻滲透著崇德、礪志、求真、向美的元素,促進和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 上一篇:院校德育管理模式的價值
- 下一篇:區域辦學和交流指導方案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