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特殊群體教育管理論述
時間:2022-02-07 04:48:19
導語:大學生特殊群體教育管理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經濟困難學生群體經濟困難學生群體在全國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每年需要交付幾千元的學費,還有平時日常的生活費,對于年收入僅僅只有幾千元的貧困家庭來說是巨大和沉重的負擔。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不愿意或害怕和周圍的同學溝通、交流,封閉自己、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獨來獨往。貧困家庭的學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讀考入理想的大學,通過自己的學位證書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來改善家里的經濟狀況。而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與自己的心理定位存在較大的差異,目前大部分應屆畢業大學生收入只有一兩千元,除去房租、水電費和日常生活開銷,所剩無幾。加之走后門、找關系等不公平的社會就業現象,容易引發貧困生憤世嫉俗、思想偏激的不良情緒,甚至會導致抑郁、焦慮、嫉妒、孤僻等心理問題,影響他們的健康發展。
1.2心理困惑學生群體大學生群體由于他們的特殊身份和年齡特點,更易產生心理困惑和思想問題。①特別是近幾年的研究表明,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心理存在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心理疾患發生率高達30%左右,并呈上升趨勢。②當代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精心呵護和無微不至的關愛中長大,加之學生時代繁重的學習任務和考試壓力,導致許多心理困惑。
1.3戀愛和情感問題群體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情感世界。與異性交往并戀愛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殊而親密的形式。③在“性”的問題上表現出相仿和嘗試的開放心理,高校的同居現象非常普遍。而失戀、婚前性行為、意外懷孕等后果對大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些大學生出現絕食、精神崩潰,甚至自殺的念頭。
1.4迷戀網絡群體計算機網絡時代的到來極大程度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溝通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娛樂方式。網絡拓展了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習空間、語言空間、知識空間、交流空間、交往空間等等,然而,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也對大學生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1)迷戀網絡游戲群體。這部分學生群體大多數是男生。許多男生在大學的主修課程不是專業課,而是魔獸爭霸、魔獸世界、穿越火線、天龍八部等各種游戲。(2)迷戀網絡電視劇群體。這部分學生群體大多數是女生,許多女生喜歡看韓劇、肥皂劇等等。尤其是冬季天氣寒冷,這部分學生更是窩居在宿舍,更有甚者一個月不出宿舍,頻繁出現逃課、不學習現象。(3)迷戀網絡娛樂八卦群體。當代一些大學生不關心時事政治,不關心新聞聯播,不關心國家政策。他們認為政治和他們沒有關系,而他們關心的是娛樂綜藝和八卦新聞。明星們的戀愛、分手、結婚、離婚、整容等等八卦新聞是這些學生平時最為關心和熱議的“課題”。(4)迷戀網上聊天、交友群體。目前的網絡聊天、交友的軟件繁多,如人人網、QQ、飛信、微信、微博等等,網絡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溝通交流,一些學生每天沉迷于網絡聊天、交友,相信“微信搖一搖”等等這些所謂的“緣分”,甚至一些學生與陌生網友見面、開房等危險行為,由此會引發一系列心靈和身體的傷害,甚至有些學生因此而失去生命。
1.5虛榮拜金學生群體在這個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里,一些高校大學生也過分的追求物質享受。在校園里開豪車、買名牌包、名牌衣服、買奢侈品的現象在全國各大高校都普遍存在,炫耀消費、攀比消費、超前消費、貴族消費等等,純凈的大學校園彌散著奢靡之風。有些學生是家庭經濟條件好而拜金;有些學生是從每頓的飯菜上節省一個學期或一年,只為能滿足她(或他)虛榮心里的那件奢侈品;有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通過校外交友或不光彩的渠道來獲取錢財,從而滿足對奢侈品的追求。
2加強大學生特殊群體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徑
2.1加強大學生特殊群體熱愛學習的意識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全國有個別高校成立學習支持中心,內設學困幫扶、學業咨詢、學優拓展、學習咨詢等板塊。建立建全學困幫扶制度,主要表現在:(1)建立跟蹤建檔、動態管理制度。(2)建立任課教師管理制度。(3)建立二級學院學困幫扶聯絡員聯系制度。(4)建立家長聯系制度。(5)建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學生配對幫扶制度。
2.2加強大學生特殊群體生活實踐課程教育生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大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是當前高等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注重培養大學生特殊群體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經驗積累是構建整體優化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議大學開設家政綜合技能實踐課程。例如開設烹飪、衣物修補、服裝設計、裝修、園藝、家務整理、電子產品初級維修、家用電器初級維修以及汽車的養護維修等選修課程??梢耘e辦烹飪大賽、服裝設計大賽,不但可以培養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而且可以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生活能力和創新意識。
2.3加強大學生特殊群體戀愛觀和性道德觀教育高校應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律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戀愛觀和性道德觀。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和調整自己的情感和沖動,以及對“性”的正確認識??梢匝堘t學院的專家教授來校做專題講座,如性健康講座、性教育講座、性危害講座等等,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戀愛問題和輕率性行為的后果及危害,健全和完善大學生健康的戀愛心理和性道德意識。
2.4加強大學生特殊群體消費觀和金錢觀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財富和高調消費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許多人卻忘記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和金錢觀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1)通過開設大學生健康消費心理專題講座、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2)鼓勵大學生參加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經濟獨立意識。(3)建議利用校園廣播、校園宣傳欄、校內網、校報、校園資訊等宣傳媒介進行正確直觀的消費教育。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自覺主動地接受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和金錢觀,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
總之,做好大學生特殊群體的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任務艱巨。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可塑性極強,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大學生特殊群體樹立自信、自立、自強、自尊、自愛、自律、自制意識,使其健康發展、成長成才,成為合格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張哲單位:南京審計學院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中學業導師制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教育理念對教育管理機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