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教育新途徑探索

時間:2022-10-24 11:09:43

導語:中職德育教育新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德育教育新途徑探索

1中職德育教育新途徑建設的背景

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因多種原因而選擇了職業教育,其內心世界是不穩定、不平衡的,具體表現為:第一,自我意識增強,但自控能力較差;第二,自卑感嚴重,但反抗和叛逆心理強烈;第三,興趣廣泛,但不重視學習。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我們確立了我校“四分段漸進式”德育工作新模式。

2中職德育教育建設的目標

2.1樹立學生德育活動的主體觀念,增強學生自治能力,發揮學生自我教育作用。面對現有中職學生“知情脫離”或“知行脫節”的現狀,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達到自我對照、自我查找、自我提高,以達到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道德完善的目標。

2.2創新德育工作載體,指導班主任開展特色的德育活動課形式,德育活動課通過游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體會、分享,活動突出專業特點,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職業意識,幫助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優化學生會的工作職能,培養學生干部的組織與協調能力。進一步理順學生會組織機構,明確工作內容與分工,讓學生干部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完善學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學生管理校園化發展模式。

3中職德育教育新途徑的實施過程

3.1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線,確立“四分段漸進式”德育內容。我們在基礎德育教育的基礎上,創設“四分段漸進式”教育模式,第一分段實施養成教育,對學生的儀表、語言、行為以及學習習慣等進行導正教育。第二分段實施感恩教育,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第三分段實施職業生涯教育,開設了職業生涯德育活動課,指導學生設計自己的職業和人生規劃。第四分段實施交往與溝通教育,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助人、學會尊重、學會贊賞、學會合作。

3.2創新德育工作載體,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創設德育活動課。學生處利用國慶節、教師節、環境日、消防日等重大的、有紀念意義的或有宣傳教育意義的節日期間在全校師生之中進行宣傳、倡導,以達到一定的教育意義。我們成立了班主任研究小組,請老師到學校來給我們講解,講專家給我們指導,指派班主任到兄弟院校去學習,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我們在高一、高二學年開設了德育活動課,一學年下來,收獲頗豐,學生中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禮儀習慣。違紀現象少了許多。為了拓展學生的活動,假期組織學生走進社區,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調查,參加公益勞動,讓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社會,接近生活。在具體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愛勞動、能吃苦的意志品質,提高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高三的學生,利用假期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走入職場,讓學生體會學校生活同職場的區別,以提高走入職場的心理準備。

3.3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是指技能訓練以外的從業能力。主要包括對事物的認知和創造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要給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機會,要把較多的自由思考、自由活動、多方面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學生會組織是學生自我管理的基層組織,長期以來,我校積極搭建各種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學校的升旗儀式、校園廣播、校園值周、校園衛生、寢室管理、體育比賽等都由學生會自己組織和管理,我們在學生會中設立了實踐崗工作,學生會正常的值周工作外,增設了實踐崗,成立“愛校值勤禮儀服務隊”和“校園文明禮儀督察隊”,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注重發展學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促進他們的自我道德完善。學生干部負責早自習、午休、晚休時間管理整個校園的衛生、紀律、安全等工作,學生會全體成員四人為一個小組,每天有三個小組同時工作,全程對學校的各個角落進行巡邏和督導,遇到問題及時同學校各部門取得聯系,及時處理問題,在工作中,學生會的全體學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綜合的發展。

3.4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為基礎,構建德育教育體系。在國家示范校建設中,我們學校實現了數字化校園管理,在充分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網絡作用的同時,精心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體系,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學生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職能部門,密切關注社會、企事業用人單位對中職生的要求,保持與其他學校的聯系,制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每學期組織學生走進社會、服務社會,進行義務勞動,每個寒暑假學校都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根據不同的專業,學生深入到幼兒園、汽車修理廠、廣告公司等單位進行深入社會活動,以班主任為“橋梁”,加強與學生家庭特別是家長的溝通,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致信、打電話等方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攜手教育學生。從而形成合力,營造出人人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圍。

4結語

4.1通過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的道德成長。現在學校到處呈現出學生禮貌待人,學生違紀現象明顯減少。今年董金竹、孫賀楠、赫名娜、鐘悅等七名同學被評省級“三好學生”,張欣、崔世強、劉雨、付佳等八名同學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干部”,13級計算機2班被評為市級“好習慣示范班”,耿宇鑫、蓋宏坤、沈尚奇、謝克洋四名同學被評為市級“好習慣示范生”,姜瑩瑩、張艷輝、孫浩元、付趙明等二十六名同學被評為校級“好習慣示范生”。切實提高了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4.2德育隊伍專業能力得到有效拓寬。通過德育活動課的開展,使班主任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生,更清楚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在德育活動課的學習和研究中,班主任提高了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有效地促進了班主任專業能力的提升。

4.3促進了學校的和諧發展。通過“四分段漸進式”德育工作模式,實現了對學生嚴格規范和親情指導的統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钡慕y一,構建了和諧校園。推行半年來,學校的學風、教風和校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育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家長、社會對學校的滿意度也不斷提高。拓寬了學校德育的渠道,家庭、社會的參與,構筑了多維的德育網絡,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合力,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

5結語

我們以德育活動課的開設為載體,推進“四分段漸進式”教育模式,給學生參與、體驗、感悟、踐行的機會,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對事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的知識、更打開了思維的空間,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了人格,從而也更好地實現“學校人”向“職業人“”社會人”的轉變。

作者:賈振濤 單位:黑龍江省雞西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