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時間:2022-06-12 10:07:07
導語: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小學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講解方式,堅持新的教學理念,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具備正確的是非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德育教育;正確評價;開放性
一、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評價,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采用詳細講解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能積極思考,使他們不能有效掌握教材內容,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容易受到打擊,產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正確分析和評價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有效改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樹立學習自信心。在學習中正確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能培養學生樂觀的學習心態,使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想辦法解決。在學習中獲得的樂觀態度,能影響學生在生活中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形成不怕苦、不怕難的堅韌品質,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取得進步。
二、讓學生學會寬容和關愛,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
在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需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這種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正確學習規范,用文明的言行舉止進行交流。同時,在交流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關愛他人,學會幫助別人。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獨享寵愛,導致他們不懂如何和他人進行交流。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指導學生,使他們學會分享、學會幫助。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他人,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在關愛和幫助下,學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步讓學生接受我們國家的發展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從內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并為了國家的更好發展,努力學習,立志為建設祖國付出自己的力量。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為國家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故事;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再現,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激勵,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榜樣,并為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不斷學習,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運用教師的榜樣作用,發展學生的道德行為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歷有限,他們在日常行為和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教師的感染,學習教師待人接物的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用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生,同時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語言,為學生做好榜樣。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學生改變了不良行為習慣,不斷發展他們的道德行為,使他們的道德素質獲得提高。在教師榜樣作用的引導下,一些喜歡欺負同學的學生發生變化,他們學會了友好地和同學進行交流。在上課時,影響課堂紀律的學生數量不斷減少,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學習和探究中,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學生的道德認識不斷提高,他們能正確認識到自己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在良好的道德風氣中,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幫助,每個學生的道德素質都有了較大提高。五、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的道德體驗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可以為學生創設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掌握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認知,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升。在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分析和看待問題的視角更加靈活,通過分析和體驗,增加他們的道德體驗。開放性的教學不僅包括教材的開放,而且包括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開放。通過把思想品德教材和其他學科結合,讓學生在每個學科的學習中都受到引導和啟發,使他們的道德品質獲得提高。同時,在進行品德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作為載體,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到對祖國的愛、對黨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父母的愛。在開放式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創設教學活動的多邊交往方式,使學生通過自學、互學和師生共學進行學習和探究,讓他們在自由思考、互相促進的交往氛圍中獲得充分發展,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學生活動的人。通過教師指導,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道德素質。總之,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讓他們綜合全面地分析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讓他們積極健康地進行學習和生活,樂觀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培養他們堅韌的道德品質。在德育教育中,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榜樣作用,指導學生主動關愛和幫助他人,使他們善于和別人溝通和交流,讓他們在互幫互助中完善道德認知,增加道德體驗。隨著新課改的進行,素質教育成為教育中的首要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道德教育,使學生的道德素質不斷提高,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楚紅俊 單位:清河縣張寬校區
- 上一篇:政治課教學中德育教育研究
- 下一篇: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