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出現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時間:2022-09-15 09:02:19
導語:德育教育出現的問題與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德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受教育的環境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德育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生活,教育方法要靈活,德育教育出現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本人走訪、調查并查閱的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問題分析并思考出一些解決策略。
一、從受教育者的環境方面來看,學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學生幫著學校造假,應付檢查。每到學期末,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就會組團去各級學校評估和測評學校,這種檢查團一到學校,基本上就是學校串通學生和老師一起蒙騙檢查團。尤其是小學,師資力量缺口大,往往是一個老師身兼數職,教語文、數學的同時還要兼職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甚至兩個老師包一個班,為了要成績根本就沒有上過其他的課程,特別是農村小學的老師,普遍現象是老教師居多,這些老教師多數是當年的民師轉正或者接班的出身,家里都有農田,文化素養偏低,拿鋤頭比拿粉筆頭還多。每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來檢查,就要求學生統一口徑:開齊課程,按時上課。例如,計算機課沒有上過,卻讓學生填寫假的上機記錄。操場上都長草了,還回答體育課上的很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說謊與不誠信。
2.幫著老師表演:公開課和優質課是表演課的重災區,有的老師為了一節課的操作環節能夠熟練,不惜學生的感受,一遍遍的排練,指定學生背誦提問的答案,而學生都聽得惡心了。有的老師在上公開課時往往還會安排自己的學生做“托”把難點的要回答的問題事先告訴學生。更有甚者,要求學生真會答題的舉右手,不會答題的舉左手??雌饋碚n堂效率很高,學生都學會了,教師上公開課過程中為了自身榮譽和學校面子,利用學生一起演戲,這種做法等于告訴學生:為了獲取榮譽,采用一些欺騙的手段是合理的。這種潛意識滋生后,學生會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出反道德的事業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3.老師作業量大,催生了社會不良現象延伸到學校。老師之間不經過協調,都各自布置大量的作業,與此同時,老師們沒有時間檢查,設置了“業官”或“業長”即負責檢查作業的官,有的還讓課代表或者小組長檢查。于是乎,完不成作業的學生便效仿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向這些負責檢查的官們行賄,這些檢查官得到了好處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僅如此,還催生了“”這一學生間的者,有的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便花錢找一些學習好而家庭條件差的學生代為寫作業,每一科作業價格五元到十元不等。學校真的成了小社會,學生長期耳濡目染,學會了“交易”。
二、問題的解決策略
1.學校開展德育活動要科學化、制度化
由于地方政府對學校的評價機制不正確,以分數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校的辦學質量,在這種背景下,學校對德育工作的態度就形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狀態,德育教育計劃、總結就放在了檔案和里面等待檢查,對此,作為有著先進教育理念的校長。要意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學校要把育人工作放到各項工作的首位,否則,只抓教學,抓成績,最終結果危害的是社會。德育工作不僅要扎扎實實地抓,還要科學化、制度化,遵照規矩制度開展德育工作,避免形式主義,避免松一陣緊一陣的弊端,要強化對德育過程的控制。因此,學校絕不要把每個周一的升旗儀式當做德育教育就萬事大吉了,還要把德育教育活動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要注重道德習慣的養成,而道德習慣的養成決不是學習幾次、開幾十次會就能解決的,必須持之以恒地用道德規范、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才能形成習慣。有句教育上的老話: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做楷模。只有德育工作做好了,學生的品德素質提升了,學校才能走上良性發展。
2.開展多樣化的“德育”主體活動,形成德育氛圍
德育是一個系統化的教育活動,如果緊靠一種手段是難以達到教育的效果。必須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讓學生受教育于無形之中,并把美德內化為個人品質。例如,某小學請來了“感恩教育”講師團來學校演講。演講者設計了“感恩祖國、感恩父母和感恩老師”三個部分,通過演講者充滿激情的演講和設計的互動環節,學生、家長、老師得情緒都被感染,多數學生都針對自己的過失對父母進行了懺悔,甚至有的學生哭的稀里嘩啦的。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從內心里豎立起來孝心、愛心意識。設計德育板塊的校園文化,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都會育人。在教室的內墻可以張貼學生的關于德育主題的手抄報,教室前走廊可以做德育方面的噴繪,例如,愛國主義,先進人物事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身邊的榜樣等等,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德育的氛圍。開展“講美德故事,做文明學生”的演講或者講故事比賽。學生在搜集素材的同時也會閱讀一些資料。學校舉行活動,一定要注意總結,組織好評委進行打分,并頒發獎狀,表彰成績優異的個人和班級,讓學生在獲獎的同時增強集體榮譽感,也感受到自己做美德少年的榮耀。此外,還可以開展“學規范,用規范”教育活動,要求全校師生共同背熟《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舉行背誦大賽,行為有規范,讓學生懂得自己該怎樣做。
3.普及法律常識
現在的中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了自私、任性的惡習,往往這其中越是飛揚跋扈的學生還法律意識淡薄。最近媒體關于安徽亳州市蒙城縣“范集中學”的學生毆打老師的事件最為典型。學校從當地的公安局或派出所聘請法制副校長,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報告會。用生活中的各類違法現象,例如,盜竊、搶劫、吸毒等犯罪分子在監獄的改造生活當做反面的教材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教育學生遵紀守法。讓學生通過觀看為了沖動殺人的犯罪分子被槍斃的場面,教育學生尊重生命,感受到違反法律的代價。學校德育工作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的、長遠的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想要取得長遠而有效的成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形成教育合力,德育教育也不會立竿見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對德育教育足夠重視并滲透在日常教學輔導活動中,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一定會達到理想狀態。
作者:楊帆 李倩 單位:山東省微山縣馬坡鎮中心小學 山東省鄒城市郭里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幼兒園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
- 下一篇: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