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
時間:2022-12-13 03:14:54
導語: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德育工作是培養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渠道,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青少年是我國社會未來的建設者,社會應該加強對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初中生對互聯網的接觸較為頻繁,互聯網對于學生的影響也在逐漸擴大。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好對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需要德育工作者提出相關對策。本文從新時代的角度出發,簡述了新媒體影響下初中德育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策略,以期能引發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德育教育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在這個人生的轉折階段,初中生的生理方面快速發育,逐漸擺脫幼稚,正式邁入青少年時期。可是初中生的心理層面的發育程度遠遠落后于生理層面,生理與心理的不同步會導致陣痛期出現,也就是俗稱的“青春期”。在這個期間,學生的三觀在逐漸地形成,青少年會自發地尋找外界的事物以構筑自己的世界觀,如今網絡技術在不斷的進步,學生們容易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因此,如何在高速發展的是新媒體時代下,讓學生們樹立良好的三觀,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成為了亟需解決的難題。本文以當今社會新媒體快速發展為背景,簡析了初中德育工作面對的困難,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一、傳統德育工作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初中生面臨的不僅僅是家庭和學校的兩點一線的教育,還出現了更為廣闊的領域——網絡,這使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傳統的德育教育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一)德育工作不落地、不接地氣。傳統的德育工作不落地,浮于表面,存在于口號之中。如今我國的德育工作重理論,輕實踐,德育工作不能落實道德培養的過程,又一味地吹捧道德素質的作用。德育教育存在不能落實、不接地氣的情況,具有“假大空”問題。學校對于德育工作的理解是空喊口號,沒有從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方面進行落實。學生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對于德育工作也不夠重視,對于口號背完就忘,對于“德”的認識停留在字面上,理解不夠深刻,更不能夠將這種精神“外化于形”。傳統的德育工作和學生自身的生活聯系不夠密切,生活實際情況和德育工作中的理論知識內容是割裂的,以致于學生無法理解德育教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育深刻含義。德育工作的不接地氣,會導致學生對德育工作無法產生認同感,也不會自發遵守德育口號上規劃的行為準則。德育工作發揮不到作用,陷入德育無能的困境。(二)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夠。現代德育工作缺少活力,缺少魅力,實效較低,不吸引學生目光。由于德育工作的性質趣味性不夠,學生對于德育工作的容忍程度有限,一味地填鴨式教育,只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感,不能夠從心底接受德育工作,甚至導致學生逆其道而行,違背德育工作初衷。(三)家庭德育工作不到位。初中生德育任務是需要學校、社會以及家庭三方面共同承擔的。然而有些家庭德育工作遠遠沒有做到位,甚至由于對于學生德育工作的不重視或者這樣那樣的情況,有些家長將學生德育工作全部拋給學校,導致了德育工作的失衡。家庭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比學校和社會德育都重要,如今家庭德育工作缺失的情況大量發生,給初中德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四)互聯網發展帶來了弊端。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互聯網中的新鮮事物,對于剛剛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誘惑力,這導致很多學生沉迷于互聯網。盡管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限制了未成年人進行網絡游戲的時間,但網絡小視頻、社交軟件的興起,依舊讓學生逃不脫網絡的五指山,甚至在上課時間,課堂上學生低頭玩手機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網絡發展的另一弊端就是網絡環境魚龍混雜,網絡不會給言論分檔次,不能夠直接地指出好的思想和壞的思想,人們接觸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的幾率是一樣的。成年人面對網上的言論時有迷惑的情況,初中生的心理才剛剛成長,對于網絡上言論的正確與否更是無法分辨。網絡環境復雜,所有的言論都會給學生造成影響,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的速度遠遠比不上網絡發展的速度,這給學生的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另外,網絡的發展帶動了許多灰色產業的發展,初中生在上網的過程中分辨不清,掉入網絡陷阱的情況時有發生,給自己與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
二、應對問題的策略
應對德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了相關解決辦法。(一)新的德育工作方法。傳統的德育工作是封閉式的,不能很好地將學生生活與德育工作聯系起來,學生對于德育內容一知半解,不能理解其中深意。因此,需要進行德育工作方式的改革。傳統的德育工作重理論輕實踐,新的德育工作方式應該理論與實踐并重,不僅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述,還要延伸到社會上,生活中。學校可以在進行學生德育工作后,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對德育工作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另外,德育工作應該想方設法地與互聯網對接,將初中生德育工作延伸到網絡之中,借助新媒體進行初中生德育工作,借助學生喜愛的方式,讓優秀的思想植根于學生的腦海。(二)提升德育工作地位。想要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必須將德育工作放置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深入了解德育和智育的區別,還要擺正兩者位置,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確保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人的底線,是基礎,因此必須首先發展德育工作,給學生樹立優秀觀念,讓學生在心理層面和精神層面都有質的提升,再對學生進行智育。不能本末倒置,忽視育德工作。(三)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配合。許多家長往往把德育工作全權交給學校,卻不知到家庭德育工作必不可缺。初中生的德育工作責任,應該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落實,三方互相配合,互為照應。家庭方面,家長是學生最重要的老師。想要學生成為一個道德素質高尚的人,家長首先要做到品德素質的高尚,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想要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家長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家長在道德素質方面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學生才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學校方面與社會方面要和家長真正進行配合,樹立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及時對學生的優秀品質予以鼓勵,讓學生保持優秀的道德品質。只有多方面通力配合,才能時刻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讓學生成為擁有著高尚的道德品質的人。
三、結束語
目前,青少年的道德狀況直接關系著中華民族整體的道德素質,關系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教育體系要堅持以德育為先。因此,要加強對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提升初中生的整體素質水平,才能提升祖國總體的素質水平,保障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德育工作者要披荊斬棘,力排困難,將德育工作落實到位,貫徹到底。本文簡析了德育工作的困難,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希望能對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王彬2019《提升教師課堂育德能力的方法探索》,《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
吳明煥2019《學校美育育德功能的現實困境及其破解》,《貴州教育》第7期。
李興華2019《新媒體環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難點與對策》,《學周刊》第30期。
作者:王永偉 單位:甘肅定西臨洮縣洮陽鎮臥龍學校
- 上一篇:高中自然地理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探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