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學習研究性構建論文
時間:2022-05-19 05:45:00
導語:教學模式學習研究性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以素質為指導,按照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學生身心,以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主動發展、培養個性為宗旨,構建性教學模式。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是教師精心創設情境,啟發引導學生充分參與、主動探究和諧統一的過程式、情境化的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發展探究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以再發現為學習。它強調學生是發現者,激發學生對學科本身的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像家發現真理一樣,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和學習,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學結構序列上,主要體現在: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然后在教師指導下將啟發、閱讀、探究、點評、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經歷一個提出(研究專題)──探索研討──總結提高過程。
1.創設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的環境
(1)重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自主學習氛圍。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尤其要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接近那些后進生。請不要忘記,愛因斯坦、牛頓曾是笨孩子,后來卻成了偉大的科學家!更要記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學生在與人的交往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親情與友愛,同時受到激勵、鼓舞、感化、召喚和指導,就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2)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力系統。教學的每一個策略,首先要考慮學生怎樣學,深入研究學生心理特征和思維規律,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因勢利導,最優化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身心發展。①創設客觀探究情境,包括各種實驗情境、直觀情境、情境和情境等。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學得生動活潑,學得主動,從而使智能得到發展。②創設智力情境,包括各種問題情境等。教師要研究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找到新舊知識的最佳結合點,確定學生的最佳發展高度,設置問題情境,促進新知識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識結構中。
(3)創設充分參與的情境,實現有意義的自主學習。我們要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①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去思考、去交流。②還給學生質疑的權利。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歡迎學生爭辯,歡迎學生發表獨立見解,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③指導學生探索方法。
2.實施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的要素
(1)提出問題。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創設出特定的情境,向學生提出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例如,治理河水污染,可以設計以下問題:河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每個區域污染的程度是否相同?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沿岸的居民、工廠、單位持什么態度?本地的氣候條件對水污染有何,水體污染會造成哪些危害?
(2)探索研討。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采用何種探究方式(親身實踐調研)、何種組織方式(小組或個人)、何時完成等。按照計劃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生將收集、整理得到的有關資料,結合親身實踐對得到的實驗現象、數據,進行、推理、判斷,從而得出初步的結論。
(3)總結提高。教師引導學生對初步結論開展相互交流、補充和完善,從而總結出較為嚴謹、正確的專題報告。例如,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知道水污染處理可以采用化學處理、物理處理、生物處理,還有節約用水減少排污量、調整布局、改革產品結構、加強水資源管理等方法。從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環保事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3.性教學對學生的要求
學生的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課程實施應當著眼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能力、知識諸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研究性學習教學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①要有敏銳的觀察與思考能力;②要有搜集與積累資料的能力;③要有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的能力;④要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研究性學習教學中,學生各種活動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學習品質、能力,從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研究性學習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在研究性學習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組織、化技術的運用等方面都要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是富有創造性的活動,每一位教師都有責任愛護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學生稟賦和潛能自由、充分地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
實施研究性學習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必須有創造型的高素質教師。他們必須具備:(1)超前的教育觀念。(2)快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3)高超的教學技能:①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全體作用的能力;②能熟練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③嫻熟的德育技能。(4)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較強的科研能力。
- 上一篇:學習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 下一篇:學習創新思維能力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