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修養與學生認同的關聯

時間:2022-04-25 11:55:00

導語:教師的修養與學生認同的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的修養與學生認同的關聯

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正確認識教師和學會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們各自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對于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有重要的意義。在這里,我擬就教師素質與學生認同之關系作分析和探討。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情感,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還要把兩者的主動性恰當的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被學生認同和接納,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實現自己勞動的目的。

作為一個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尊重,并在最大程度上認同并接納,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呢?本人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啟發式作以下幾點探討。

一、教師應具備比較淵博的知識

具備比較淵博的知識是教師完成自己工作任務的基礎,也是教師得到學生尊重、認同的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作為一個普通的初級教師,比較合理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下列三個組成部分。

1、通曉所教的學科和專業。這是教師用以向學生傳授的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所教學科的知識有比較系統而透徹的理解。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是不行的,這個教師也不可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接納,更談不上尊重。

2、具有比較廣泛的基礎文化知識。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書”還“必需”“育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必然是全面的,教師只有在通曉一定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擁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才能獲向學生施加全面影響的手段和才能。如果教師無法掌握向學生施加全面影響的手段和才能即不具備廣泛的基礎文化知識,就難以取得學生的認同。

3、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懂得教育規律。教師僅僅有了廣博的知識是不夠的,他還要善于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教會學生自己會學習。要善于“科學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必需有良好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修養。懂得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一般特點,個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教育學生等等。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論及教師素養時斷言:教師不掌握教育科學的知識,在教育工作中就會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樣,辯不明方向,達不到目的地。教師如果缺乏系統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武裝,就難以理解和解決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難于取得學生的認同

二、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教育能力

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成功的進行各種教育活動的重要條件。教育能力強的教師自然易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同。教師的能力結構至少包括下面幾個組成因素。

1、了解學生的能力。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善于了解學生是教師完成教育工作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所必備的重要教育才能。經常了解和掌握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發展的情況,對于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幫助教師選擇切實可行的教育方式,并預見教育行為的后果。一個教師,即便掌握了廣博而深厚的基礎知識,如果不注重對學生的研究,不注重對教育方法的選擇,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同。

2、對所教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教師的一項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要使儲存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的知識能夠傳授給學生,還必須進行一番加工處理。把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處理成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適合教師自己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又能適合學生的水平和興趣。這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自己得心應手,學生頁易于接受。

3、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施加影響的能力。經過教師加工設計的各種方案,要使之付諸實施并作用于學生,讓學生接受還必須經過一個傳導或施加影響的過程。這種傳導或施加影響的能力包括教師的言語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教師要取得學生的認同,實現自己的勞動目的,這方面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就言語表達能力來說,教師是通過語言來“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有無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關系的到學生聽課的情緒,注意、記憶,想象等等心智活動,決定著教學效果。在教學中,一位教師講得精練準確、深入淺出、旁征博引、生動活潑、雅趣橫生,學生聽起來如坐春分,另一位教師語言干癟,索然無味,學生聽起來昏昏欲睡。其教學效果的好壞,學生對二位教師的認同程度可想而知。

就組織管理能力來說,它是使教育影響發生作用的組織保證。教師如果缺乏組織管理能力就無法卓有成效的組織教學活動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試問一個教師連最起碼的教學工作都無法組織好,讓學生怎樣尊重和認同你。

對于應變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新的,意外的情況正確而迅速的做出判斷并付諸行動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教師可能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教育本領,但是如果他沒有迅速地運用這些知識和本領的能力,在突然出現某種新問題或意外情況面前,就很可能束手無策,難于應付,而無法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很容易失去在學生面前的威信,造成今后教學的困難。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學生,是青少年。他們一方面敞開天真,純潔的心靈,讓你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另一方面,他們有思想、有活力、有性格,也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教師要真正獲得學生的喜愛和認同,在教育活動中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實現自己勞動的目的,務必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和總結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