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師課堂德育實踐與感悟

時間:2022-11-07 10:44:35

導語:科學教師課堂德育實踐與感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教師課堂德育實踐與感悟

一、引導需求、約法三章,用責任和擔當積蓄學習動力

課堂實踐:新學年的科學第一課,老師早早來到教室,準備好學生喜歡的實驗器材。開始上課了,老師并不急于開展科學探索,而是引導學生介紹自己、暢談需求,圍繞“在這特別的實驗室中上科學課需要注意什么?”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師生共同探討實驗室注意事項和使用規(guī)則,趁熱打鐵制訂《科學實驗室保證協(xié)議》,來個“約法三章”。科學實驗室保證協(xié)議•我保證會保持教室潔凈。(具體細則略)•我保證會小心使用實驗儀器,遵守實驗規(guī)則。•我保證會盡我所能幫助他人,小組內積極配合。•我保證會節(jié)約環(huán)保、不浪費。我已經認真閱讀上述條款,保證一定會遵守條款。我是科學實驗室和實驗器材的使用者之一,我知道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對同學、老師、學校產生影響。保證人:年月日和學生討論確定各條款后,科學老師帶頭在協(xié)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學生緊隨其后,表明都愿意遵守課堂上的每一項規(guī)范。行動感悟:有趣的科學課深受學生喜愛,激動情緒下道德規(guī)范容易被忽視,課堂紀律較難調控。為了提升學生“規(guī)則”意識,科學教師遵循學生內心需求,一起制訂保證協(xié)議,通過“君子協(xié)定”引導學習行為,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細細品讀協(xié)議,可以看出“規(guī)則”很多,達成協(xié)議中的一條不難,但全部達成極其不易,協(xié)議對保證人的思想、言行提出了高標準。學生執(zhí)行協(xié)議時,初始階段可以分解內容,選擇其中一兩條來達成,再化整為零逐步達標。在可監(jiān)察范圍內,教師嚴格把關,落實以尊重、信任為前提,以鼓勵、贊揚為手段的獎懲機制,確保協(xié)議的執(zhí)行到位。制訂規(guī)則、簽訂協(xié)議,使學生自愿承擔起責任,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意見被采納、自己被他人需要和重視時,會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人獲得了尊重,這亦為學生全心全意地學習積蓄了動力。

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尊重和公平釋放教師魅力

課堂實踐:場景一:上課鈴結束,科學老師匆匆跑進教室,邊喘邊說:“對不起,對不起,臨時有事耽擱了,不好意思,請大家見諒。”說完深深一鞠躬,孩子們寬厚地笑了……場景二:分組實驗時,學生認真地觀察現象,仔細地記錄數據,熱烈地討論收獲。老師耐心聆聽著各組的匯報,在黑板上不停地記錄,帶領學生分析數據、暢談發(fā)現……不知不覺鈴聲響起,午餐時間到了,學生需要馬上回教室,一個個著急地注視著老師,只聽老師說:“同學們今天的課我們上到這里,請各組把實驗材料放進托盤交到講臺上,所有材料我來收拾,馬上排隊去吃飯吧。”孩子們高興地離開了。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每組都有學生主動留下來幫忙,真暖心!行動感悟:課堂上,科學教師是不折不扣執(zhí)行規(guī)則、達成協(xié)議的第一人。當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自己首先應把這些規(guī)則內化為自身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yǎng),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切實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讓學生習以為常地看,看到習以為常,感覺“一切本來就應該這樣”。當然,教師亦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不合群的小干部、課堂上的小搗蛋、小后腿,把他們作為執(zhí)行協(xié)議的“先頭部隊”委以重任,因為他們發(fā)展空間大、可塑性強,班級地位不容小覷,任何一個人的小轉變都可能對集體產生深遠影響。科學課堂成為德育陣地,尊重是基礎,公平是原則,教師心中必須有一把“嚴”字把關的道德標尺,始終做到對待自己和學生一個樣,對待學生和學生一個樣,這樣課堂才會釋放持久魅力,德育之花才會常開不敗。

三、崗位輪換、換位思考,讓合作與欣賞煥發(fā)人格張力

課堂實踐:鏡頭一:“哐當”!小組中一個玻璃器皿摔碎了,老師上前問其原因,三個成員同時指向一位白凈女孩,只見女孩怒氣沖天,白眼頻飛,三人一臉懼色。課后,一學生偷偷告訴老師:“她一直都是這樣,誰都不敢惹她。”老師聽后頗為震驚,立刻啟動組內崗位輪換制度。鏡頭二:學生在測量瓶子體積,白凈女孩的話語不斷傳來:“你來吧,使用量筒小心點!”“再測一次吧,剛才你的視線沒有與液面相平。”……匯報時,所有小組都得出了結果,女孩這組還用較少時間測出了最大瓶子的體積,組員個個笑靨如花,贊許的目光不時投向女孩。這種現象近階段頻繁出現,整個小組乃至班級的學習氛圍、相處模式都發(fā)生了積極轉變。行動感悟:缺少經歷的小學生尚不太懂尊重與欣賞的重要性,不明白“一人鋼,易折損;眾人鋼,則頑強”的道理,平等對話、互相尊重的團隊精神有待凝聚,良好品格有待完善。公平、尊重不是口號,需要每一位學生親身體驗,外化行為,內化品質。課堂上,科學老師對小組學習進行改革:要求四人一組,成員相對穩(wěn)定,崗位定期輪換,輪換時間、具體分工小組自主商議決定,責任共同承擔。白凈女孩就是在崗位輪換中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學會欣賞的。崗位輪換,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讓同伴團結互助、和諧共進。善于合作、欣賞的團隊,人際交往親密無間,人格張力能量無限。

課堂不僅是傳遞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育養(yǎng)人性的圣殿。春星小學科學教師巧用“約法三章”“以身作則”“崗位輪換”的策略,或許尚無法成就一個高品質的德育課堂,但是循規(guī)則、行規(guī)范、踐德行這樣內外兼修的育德方式必然是有成效、有助益的。愿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亦成為師生人格健全和發(fā)展的過程。

作者:莫宇紅 單位:無錫市新吳區(qū)春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