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德育工作措施論文

時間:2022-09-13 04:22:00

導語:愛生德育工作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愛生德育工作措施論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個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這種呵護就是愛。

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愛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可見,教師對學生的愛就像學生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母愛,這不是血緣關系,親情關系,而是教師職業的特有的道德準則,也就是說,你是一個教師,就必須真心誠意地關愛你的學生,應該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那樣無私的關愛自己的學生。愛生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否則“教書育人”就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一、熱情地面對全體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親其師、信其師”進而“樂其師”,愛生之師受人愛。教師只要付出愛,就能得到愛,就會體驗愛,因此,愛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換。只有這樣,教師愛的教育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成功,這就是愛的感染作用。反之,如果教師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去等待學生,用諷刺挖苦的口吻去數落學生,那么,教師不僅不會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會給學生的心靈投下陰影,讓學生內心感到痛苦和教導,反而會對教師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這些學生還會與教師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久而久之,這些學生還會發展到厭惡老師、厭惡學習、厭惡校園生活,導致自暴自棄,消極無為,不思上進。

所以,熱情地面對全體學生,是全社會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在學生的心中培養一種愛,需要比培養任何一種名花更多的細心和耐心。教師不僅要愛聰明的、漂亮的、健康的、穩重的、學習好的學生,教師還要愛遲鈍的、殘疾的、調皮的、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和家庭貧寒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要關心學生的精神生活。愛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升華。總之,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成功教育。愛,可以使好的學生更加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也可以使違法犯罪的學生產生犯罪感和懺悔感,使他們懸崖勒馬,從而產生教育的奇跡。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有愛心,并把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那么,教師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諦。

二、給予差生更多的偏愛

所謂偏愛,只是給差生關注多一點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點而已。對相當一部分教師來說,偏愛優生已成為一種傾向,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說起來優生來,他們是津津樂道,如數家珍。而在對待差生,特別是雙差生時,他們的態度則截然相反,不是抱怨這、抱怨那,就是不問不管。實在不管不行的時候也是不分青紅皂白,大罵一通。更有甚者,那是想盡一切辦法甩包袱,直弄得你自覺在此再無法待下去,想法走人了之。而對這種種現象,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差生真是無可救藥了嗎?但答案是否定的。教師在等待“差生”問題上是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上,全心全意,耐心細致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從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說教,不是靠強制,更不是利誘培養起來的。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去面對這些差生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像愛優生一樣去愛差生就行了。要做得更好一點,那么給予差生多一點的偏愛即可。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吧!

三、在移情中,善于與學生溝通

所謂“移情”,就是指自己在覺察他人情緒時自己也體驗到的與之相同的情緒。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感智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移情”這一心理互換的方法來等待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發生的事情。這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這里面也有一個師生理解的辨證關系。教師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那么相應的,學生也一定會產生“我要好好學習”“我要對得起老師”“我一定要出色”這些樸素的思想感情,并會用行動來回報老師。

對于教師來說,其實也有一個“被認同”的問題。自己的學生是不是能認可你,你在教學中是否能如魚得水,這都取決于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程度,溝通的成效。人是感情動物,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教師要以情為重。也就是說,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顧及到學生的感情。是“動之以情”“以情育情”,還是“一意孤行”“惟我獨尊”?顯而易見,前者更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的共鳴,更能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從而有利于師生雙方的溝通。公務員之家

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時時事事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與學生溝通。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愛是教師的天職,愛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一個有愛心的教師是有足夠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教師都把學生視作自己的親生兒女,那么,我們的學生是多么的快樂,我們的校園生活又是多么的美好。古人說:“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堅。”如果每一位教師都懂得要去關心愛護學生,那么,就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學生的情感動向,從而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當然,教師愛學生也要講究方法。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面對個性各異,千人千面的學生,如何引導他們,積極鼓勵他們努力向上,這對教師來說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教師要對學生少警告、多鼓勵。法國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學是這樣,教育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綜上所述,教育的本質是愛,愛是一種真摯的情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