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學德育問題初探
時間:2022-12-10 04:26:55
導語:當前中學德育問題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社會及學校對德育的不重視
當今社會,不管學校還是家長,都很看重孩子的學業(yè)成績,一味追求升學率,偏離了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德育放在邊緣地帶,忽視學生思想、行為、心理的發(fā)展。另外,教育評估制度的不合理,使分數成了教師的生命線,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成了教師工作的主要內容,而成績的好壞也成了教師評價學生好壞的主要標準。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響
不少家長每天都疲于忙碌自己的事業(yè),對孩子的教育完全扔給學校、教師,忽略了家長是孩子永遠的第一任教師的角色,對孩子思想、行為、心理的變化,視而不見。還有些家長,自身言行不注意,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又缺乏對孩子合理的教育,慢慢形成孩子過度自我、偏執(zhí)、自私等不良性格,給學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3.德育形式單一,缺乏教育連貫性
由于一些教師的教育理念陳舊,德育教學常以灌輸和考試為主,學生缺乏親身體驗,這種單純的說教,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另外,教學內容缺乏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開展一次活動后,沒有連續(xù)的監(jiān)督檢查規(guī)范,教育效果不佳。
4.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問題
班主任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既要進行正常的學科教學活動,又要對班級進行日常管理,包括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行為、安全、與家長的溝通,還有班主任自身的培訓學習、科研、比賽等,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耗盡班主任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讓班主任不堪重負,使班主任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方法,一味地重復和被動地接受讓班主任的工作變得單調、刻板,從而失去工作的熱情和智慧。
二、加強德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1.強化德育意識,增強育人責任感
首先,強化校長“德育為首”的意識。只有校長在思想、行動上真正把德育作為學校頭等大事來抓,學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其次,建立德育工作激勵機制,學校教師的考核、提拔、任用、職稱聘任、評優(yōu)評先都要與德育工作實效和師風師德建設聯(lián)系起來。再次,學校教師也要在教育教學中做好示范作用,以自己的道德力量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明白德育的意義,使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并在德育的感召下不斷完善自己。
2.優(yōu)化德育形式,注重德育的有效性
首先,積極倡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實踐產生體驗,達到德育的目的。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細致、生動,努力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師要改變教育理念,打破傳統(tǒng)道德灌輸式教育,在德育工作中以生為本,把學生看做是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引導與規(guī)范,從而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再次,德育內容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激發(fā)學生對德育的興趣,加深對德育原理的規(guī)范等認識、理解,并不斷訓練、升華、自省和內化,從而形成比較固定的個體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質。
3.發(fā)揮家庭教育的輔助作用
開辦家長學校活動,通過培訓,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學校教育,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技巧,實現家校教育互助。另外,班主任進行定期電話及上門訪問,及時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思想、學習、行為動態(tài),深入了解學生在家表現,實現家校教育互通。
4.教師進行合理的調適
開設有關德育方法、心理健康、情緒管理、班主任工作能力提高方面的培訓,讓班主任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調控情緒,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本文作者:楊柳工作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教師培訓中心
- 上一篇:新形勢下德育工作之我見
- 下一篇:試議做好企業(yè)工會工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