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強化管理模式

時間:2022-04-21 11:36:58

導語:德育工作強化管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工作強化管理模式

一、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形成管理工作新格局

學校德育工作要實現整體優化,就必須打破傳統觀念,形成管理工作的新格局。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學校管理工作僅靠幾名領導干部是不行的,必須調動全體師生和社會各界同仁的積極性,讓各級各類人員都來參與學校的德育管理。領導一班人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組織者,是搞好德育管理的關鍵。為了提高管理效能,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領導自身素質的提高,領導要帶頭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德育工作的有關文件,學習德育管理的有關理論,領會精神,掌握實質。教師,是學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力量,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心理管理、目標管理、質量管理。管理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的勞動是一項復雜的創造性勞動,管理者必須注意激發其內部因素,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們要重視教師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在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關心他們,理解他們。學校要定期組織要求進步的同志和骨干教師參加政治學習,進行專題輔導講座,并經常同他們促膝談心。對有困難的教師,學校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有病需要到外地治療的教師,學校要積極幫助聯系醫院,派人護理,并從經濟上給予協助。這樣的事,教師會看在眼里,暖在心中,才會增強凝聚力。還要采取精神激勵、集體輿論等方法,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領導恰如其分的鼓勵,哪怕是短短幾句話,也會激發起教師極大的工作熱情,也會在教師中產生不可低估的心理作用。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校內外先進人物事跡,開展經驗交流專題討論、主題演講等活動,采取及時表揚這一措施,來增強教師的榮譽感,促進學校的正確輿論和良好校風的形成,強化教師集體建設。為了加強科學管理,建立了對教師的工作量、出勤、工作成績諸方面的考核制度,在開展“四師”建設的同時,開展了校內的“六佳”教師典型,進一步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為發揮全體教師在學校德育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了以黨支部為核心,有校長、工會主席、教研組長、班主任、骨干教師參加的德育領導組織;圍繞學校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結合各自的工作特點,制訂了具體的責任目標;德育領導組定期指導、檢查、評估,調動了全體教師參與德育管理的積極性,保證學校德育管理總體目標的實現。學生是學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對象,學生的管理作用不可忽視,離開了學生自我管理,就達不到管理目的。因此,我們要從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入手,注意發揮共青團組織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針對獨生子女任性、懶惰等特點,開展“六個一”評比競賽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心得、唱一首好歌、節約一分錢、做一件好事、克服一個困難”。社會、家庭是學校德育管理的參與者。作為學校德育,既要對學校德育內部系統穩定性的客觀可控作用加以研究,又要對其外部層次開放性的系統調節作用深入探討,促使德育外部調節作用和內部可控作用協調一致,形成合力。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動態管理與靜態管理相結合,提高管理效能

學校管理工作要按一定的程序進行。我校在德育管理過程中,抓住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四個基本環節,實行階段把關,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相結合保證了德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計劃是管理過程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學校既有三年德育工作長遠規劃,又有每年每學期的德育工作計劃,并且還有每周每日的工作要點及安排。既有整體計劃,又有德育系列教育的專題計劃。學校在制訂全校德育計劃時(包括專題計劃),首先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充分聽取各方人員的意見,在對全體德育情況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制訂出切實可行,具有激勵作用的工作方案,然后交全體教職工討論、修改。我認為,只有計劃被全體教職工接受的時候,才能付諸實施。德育總計劃確定后,各層次人員都根據總計劃提出的任務確定自己的計劃,計劃確定后,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平時,德育領導組經常抽查各項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認真考評、總結、記入檔案,并按有關規定給予獎罰。在加強動態管理的同時,學校還要重視德育靜態管理。要修訂完善德育管理規章制度、德育工作條例、優秀班主任評比條件、職業道德達標記分卡等。制度的建立,能保證全體師生員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保證管理工作依章進行,才能避免德育工作的隨意性、盲目性。在制度落實方面,要從“嚴”入手,在“細”上下功夫。凡制訂的規章制度,就要堅決執行,絕不含糊。在管理工作中,要特別重視檔案卡片的建立和使用,應設立檔案盒、學生思想品德記分冊、教師德育工作記分卡片。只有強化管理,才能探求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才能推動學校的全面工作,不斷創新和發展,才能使德育工作務真求實。

作者:張春南工作單位:吉林省大安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