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背景音樂鋼琴曲的運用

時間:2022-01-02 09:39:28

導語:電視背景音樂鋼琴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背景音樂鋼琴曲的運用

摘要:鋼琴曲作為電視背景音樂,不像其他樂器那樣張揚,卻具有獨特的含蓄而煽情的功效,更能體現電視編導的內心感受。本文首先簡介了電視背景音樂中的經典鋼琴曲作品及其語境,而后分析了近些年來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發展態勢,最后提出了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運用思考。

關鍵詞:鋼琴曲;背景音樂;電視

電視本身是視聽媒介的一種,視覺和聽覺都是電視必不可少的媒介元素。由于視覺在電視中占據主導作用,電視背景音樂的重要作用常常被人們所忽視。然而,電視音樂在表達情感、表現主題、連接畫面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否認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經典鋼琴曲為例,說明電視背景音樂為觀眾帶來的美的享受和運用技巧。

一、電視背景音樂中的經典鋼琴曲作品及其語境分析

雖然與解說詞同為電視聲音語言,電視背景音樂卻沒有明確的解釋說明功能和指意作用。但是卻不能因此忽視電視背景音樂的重要功能。電視背景音樂不僅能通過自身的美感渲染環境,喚起電視觀眾更多的美好聯想,而且能與電視畫面的視覺語言交融到一起,強化視覺畫面的感染力和概括力,更重要的是背景音樂具有很多視覺語言不具備的情感表達和思想傳遞的作用和功能。鋼琴曲具有音域寬廣、音量變化幅度較大、音色純美的特點,本身可以獨立構建一個完整的音樂世界。貝多芬曾經說過:“一架鋼琴無需與任何其他樂器合作就可以容納人類精神的宇宙。”正因如此,鋼琴曲是電視背景音樂最常用的音樂形式,很多耳熟能詳的鋼琴曲不是通過音樂會為民眾所熟知,而是通過電視背景音樂令廣大觀眾耳熟能詳。作為固定片頭、片尾曲的鋼琴曲很多,例如《漁舟唱晚》一直被央視《天氣預報》作為背影音樂,幾十年從未更換。CCTV《動物世界》片頭曲來自Space樂隊1978年專輯《JustBlue》中的主題曲音樂。《今日說法》欄目片頭曲來自SteveHaun鋼琴曲集《GloryBound》中的《PresenceoftheMount》,其片尾曲來自同一張專輯的《Lightingtheworld》。各大電視臺臺標展示時所用音樂多為古典鋼琴曲。因時間有限,通常會截取古典鋼琴曲的代表性部分,常用的包括貝多芬《致愛麗絲(ForElfse)》的第一小段、理查德《鋼琴曲精彩現場》中《愛的紀念(SouvenirsD'Enfance)》、巴赫的《愛的協奏曲(巴哈小步舞曲)》等。這些古典鋼琴曲大都曲調輕快優美,很多電視節目的導入、間歇、串場也都會應用,可以說其應用范圍是非常廣的。電視背景音樂之所以鐘情于經典鋼琴曲,是因為鋼琴曲在情感刻畫方面有著非常強的能力,其代入感極強。《動物世界》片頭曲《JustBlue》以十足的節奏感帶領觀眾迅速進入一個生機勃勃的動物世界中。而《WeStay》是《動物世界》連續用了十年的片尾曲,奔放的運動旋律使觀眾宛如仍然身處茫茫非洲大草原上或茂密的亞馬遜森林里親眼看著成群的各類動物奔騰而去。這首鋼琴曲本身介于輕音樂和Newagemusic之間,用在結尾處既不顯得過于熱烈卻又很好的體現了動物的野性之美,可以說是電視背景音樂應用的經典之作。從這個例子中也可以看出經典鋼琴曲作為電視背景音樂必須符合節目或電視臺的語境,也就是說選擇的鋼琴曲必須與電視節目的風格相符,能夠為節目添加“色彩”。以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為例,《金牌調解》《非誠勿擾》等很多知名情感類電視節目都以其作為背景音樂。這是因為該樂曲第一樂章表達了悲哀的、陰郁情感,中樂章表達了柔和的、深思的、安靜的情緒,末樂章表達了狂暴的、熱情的情緒。這些樂章的變化起承轉合,不但非常適合在多情感敘事電視節目中表現不同階段下人物的不同情感,還能夠將人物情感變化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備受情感類節目的喜愛。

二、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發展態勢

最初,經典鋼琴曲只是為了實現銜接畫面的轉換功能才出現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隨著電視制作的不斷發展,電視工作者發現經典鋼琴曲的功能不止于此,越來越多的觀眾注意到背景音樂里鋼琴曲并喜愛上它們,于是鋼琴曲乃至背景音樂在電視制作中所充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的運用和發展也從無人問津的“小問題”變成不可忽視的“大學問”。本文選取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兩條具有代表性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中西合璧是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重要的發展態勢之一。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打開電視就會發現電視制作及背景音樂都呈現出非常明顯的中西文化多元交融發展趨勢。一方面,背景音樂鋼琴曲不再只彈奏西方經典音樂,很多傳統的東方音樂也以鋼琴演奏的形式出現在電視背景音樂之中。例如《走遍中國》的片頭處節選了中國傳統樂器《平湖秋月》18-19小節的一段,展現了欣欣向榮的世界和歡快的情感;結尾處節選了21-22小節,表現的意境空明而悠遠。《平湖秋月》本是以高胡為主奏樂器,揚琴、橫簫、秦琴等民族樂器輔助演奏的純民樂,經陳培勛改編為鋼琴獨奏曲后被央視四套《走遍中國》選中作為片頭片尾背景音樂。這是因為原曲包含樂器過多,作為背景音樂很容易引起觀眾的過度關注,起到喧賓奪主的反面效果。改編后的鋼琴曲更為純粹,不但能夠完全表現出原曲的藝術效果,而且較為含蓄,非常適合作為電視背景音樂。與此相似的是,近些年來《繡金匾》《夕陽簫鼓》《瀏陽河》等一大批優秀中國傳統樂曲以鋼琴演奏的方式出現在各類電視節目的背景音樂中,體現出中西合璧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我國舊有的電視背景音樂要么是只由鋼琴獨奏的西方樂曲,要么是只由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東方樂曲,而近些年來隨著音樂本身的發展,如《敖包相會》《魂之舞》《阿拉木汗》等越來越多的電視背景音樂是以鋼琴與傳統樂器共同演奏而成的。相關研究證明中西合璧的音樂形式獲得的觀眾認可度較高。中西合璧后的背景音樂擁有更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使電視呈現出更為多樣性的藝術效果,同時符合并滿足了現代中國電視觀眾對西方音樂文化和東方音樂文化的審美習慣和音美需求。電視背景音樂在選曲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與傳統電視背景音樂習慣選擇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演奏的經典片段相比,現在的電視背景音樂中的鋼琴曲則呈現出越來越多樣化的特點。其一,除西方古典音樂外,很多現代和當代鋼琴曲也都成為電視背景音樂。人們生活環境現代化程度不斷加深,只涵蓋古典音樂的電視內容也不能繼續滿足現代電視觀眾不斷提升的現代文化的理解和需求,《水邊的阿迪麗娜》《夢中的婚禮》等當代鋼琴曲被大量應用在各類電視節目中。這些現代鋼琴曲不僅滿足了觀眾的需求,也更符合現代性較強的電視節目展示自身時尚感的制作風格。其二,優秀的電影鋼琴曲逐漸成為電視背景音樂的熱門。很多年輕觀眾喜愛的熱門電影中的鋼琴曲被引入到電視背景音樂中,如《海上鋼琴師》《不能說的秘密》《菊花臺》等。這些鋼琴曲通過電影被廣為流傳,已經說明其優秀程度。青年觀眾耳熟能詳的鋼琴曲更容易激發他們的特定情感,也使電視節目顯得更為“潮流”,容易獲得年輕觀眾的好感。其三,品牌電視節目對特定鋼琴曲的傾向性。一些電視節目在形成節目品牌方面做得非常精細,自然也包括背景音樂鋼琴曲的選擇。如江西衛視的《經典傳奇》片尾鋼琴曲《TheCallofDesTinny》(Titles)和片中音樂《ShepherdMoon》(Enya)都蘊含著極為濃郁的懷舊情感,這兩首鋼琴曲在節目中作為背景音樂出現的次數也是最多的。與節目內容及風格高度契合,加上在節目中反復的出現以加深觀眾印象,使很多熟悉該節目的觀眾在其他環境下聽到這兩首鋼琴曲也會不由得聯想到《經典傳奇》。與《ShepherdMoon》相比,《天地孤影任我行》的鋼琴曲在節目中出現次數相對較少,與片尾曲的風格也沒有形成呼應,雖然在《經典傳奇》很多節點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卻很少有觀眾將其看作為代表該節目的背景音樂。與此相似,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選擇與自身內涵和風格相契合的專屬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成為建設節目品牌的手段之一。

三、經典鋼琴曲在電視背景音樂中的運用思考

始終處于配角地位的鋼琴曲電視背景音樂如何發揮好自身的作用?一方面,鋼琴曲背景音樂要配合畫面和解說詞的發展,以達到營造氛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恰到好處,不能影響畫面及解說詞的正常發揮。純鋼琴曲本身音質較為純凈,通過合理降低音量的手段就可以達到以上效果。鋼琴與其他樂器合奏的曲目就需要慎重選擇,通常只在情感高潮且多為沒有解說詞和畫內音的情況下配用,更多的時候則需要“忍痛割愛”,這也是鋼琴與其他樂器合奏曲較少作為電視背景音樂的最主要原因。同樣是因為處于配角的地位,很多鋼琴曲背景音樂在電視中被解說詞、畫內音分割得七零八落。為了保持鋼琴曲情感的連貫性和內容的完整性,在節目制作前就應該全局掌控。如在同一節目中的音樂應前后連貫和呼應,又要適當產生變化以映襯節目情節起承轉合的變化。在前期節目規劃中,編導應與音樂編輯共同謀劃鋼琴背影音樂與電視畫面、鋼琴曲與背景音樂之間的協調關系,使作為背景音樂的鋼琴曲在節目中保持相對的完整,同時也串聯起整個電視節目的完整性。在背景音樂的應用中,鋼琴曲的使用頻率應如何設定呢?不同的電視制作理念給出了不同的結論。通常來講,作為輔助功能的背景音樂在電視節目中出現的次數和時間不宜過多過久。這是因為多數電視節目播放率和重播率都較高,觀眾很容易對反復播放的背景音樂產生審美疲勞,所以多數情況下鋼琴曲還應在保持新鮮感的情況下展現。但是,對于特殊的電視節目來說,同一類型鋼琴曲甚至是同一首鋼琴曲的反復播放也是可以的。如央視《音樂人生》中大多數節目是以音樂人為主題制作的,每一期的背景音樂也多以該期主題人物的音樂作品為背景音樂。在《貝多芬》這期中,《命運》作為主題曲在背景音樂中出現次數最多,貫通節目始終。這種用法不但沒有令觀眾產生絲毫的厭煩感,反而塑造了該期節目宏大磅礴的氣勢。同樣以音樂為主題的《音樂傳奇》《音樂之生》等節目中背景音樂的出現次數和出現時間比例與普通節目相比都較大,這是節目定位所決定的。可見,背景音樂的使用頻率不但與節目性質、制作思想有關,更決定于節目本身的類型。音樂是人類生活中永恒的話題,也是電視制作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電視背景音樂中運用經典鋼琴曲不但需要技巧,也需要從敘事手法和音樂本身的角度進行創新。隨著電視觀眾對音樂理解的不斷加深,對鋼琴曲背景音樂的認識和欣賞程度也會越來越深刻,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觀眾需求的促進下,鋼琴曲背景音樂的運用也將得到更高水平的發展。

作者:唐慶 單位: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