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白鹿原藝術處理分析
時間:2022-10-23 11:00:58
導語:電視劇白鹿原藝術處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視劇《白鹿原》是一部投資大、參演人數多、籌備時間長、制作精良的電視劇,其在藝術處理上取得了創新性的突破。電視劇在延承原著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對原著進行了成功的二次創作,合理演繹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是優秀文學作品轉換為經典影視作品的典范。本文對電視劇《白鹿原》的藝術處理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白鹿原》;藝術處理;藝術魅力
《白鹿原》以陜西關中白鹿村作為故事背景,對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之間的恩怨情仇進行講述。該劇播出后,雖然收視率不高,但卻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一部電視劇是否能夠被觀眾所接受,主要取決于觀眾的文化辨識力,由于電視劇市場中各類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很容易使觀眾產生不同的立場,部分觀眾認為《白鹿原》一劇中的文化意蘊非常深厚,場景逼真,演員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比較到位。該劇對原著的精神進行了延續,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并在經歷艱難抉擇后,使文化精髓得到傳承與發展。同時,文學作品的影視化,在該部電視劇中獲得詮釋,給今后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參考。借此,本文就電視劇《白鹿原》的藝術處理展開分析。
1忠于原著經典改編,延承原著文化內涵
電視劇由于受到集數的限制,不得不對原著中的一些情節進行刪減,通過改編來達到藝術創作的目的,改編后的劇作既是對原著的傳承,也是一種創新,其本身具有獨立性的特征。小說的作者只有一人,而電視劇的制作需要導演、編劇、演員的通力配合,但由于他們對原著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并且也都想在劇作中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所以,必然會加入新的文化維度和藝術理念,原著的文化內涵勢必會隨之改變,由此將會產生出新的審美價值。《白鹿原》這部電視劇在拍攝時,較好地忠于了原著,對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進行重現,如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分裂等等,同時,還有白家與鹿家的明爭暗斗,原著中的幾條主線在電視劇中得到保留,但卻對與主線無關的部分情節進行了刪減,如主人公娶前六房妻子的情節等。除了刪減之外,電視劇中還增加了白靈的戲份,凸顯了白鹿精魂,并且還對朱先生的神秘性進行弱化,將之塑造為一個大儒,這與現性精神相符。
2構建多線戲劇矛盾,增強劇作藝術魅力
《白鹿原》是一部講述白、鹿兩家世代恩怨情仇的故事,劇中的矛盾沖突無處不在,并且很多矛盾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各種懸念也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礎之上。整部劇,矛盾多數是以單線的方式發展,多線并進的較少,但后者的運用,能夠使劇作的藝術魅力得到顯著增強。如主人公白嘉軒得知鹿子霖放高利貸后,與其產生爭議,進而引起白、鹿兩家的爭斗。同時,仙草的娃被白狼叼走后,族人們追狼救娃,矛盾在此合為一處,白狼的出現,使族人們的個人恩怨,轉化為救娃的同心協力,彰顯出大家對待生命態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說,當白鹿兩家面對共同的敵人時,族群有著很強的凝聚力,在對抗外敵時,個人之間的恩怨都將被放下。又如,白孝武大婚的日子,鹿子霖被農協會批斗,其父過世,白家的喜與鹿家的哀形成了矛盾,而白嘉軒在此時出面,為鹿子霖脫罪,使得矛盾得以化解,白、鹿一家人的宗族觀念在此處得以彰顯。
3淡化原著神秘成分,賦予劇作傳奇色彩
《白鹿原》這部電視劇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為使小說中描寫的民族秘史以及一些帶有神秘性色彩的敘述在電視劇中得以彰顯,如朱先生的未卜先知、風水術數的妙用、白鹿與白狼的傳說、田小娥的冤魂,等等。原著當中的這些神秘成分,表現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當中的天道、命數、因果。劇作在對原著中的神秘成分進行繼承的同時,采用了巧妙手法,使其進一步淡化,由此賦予了整部電視劇傳奇的色彩。在我國的民間傳說藝術中,傳奇性是較為獨特的一種表現形式,絕大多數的傳奇都是虛構出來的,但其所反映的內容,卻與歷史生活有一定的關聯,其在劇作中的運用,能夠賦予電視劇高度的感染力。例如,朱先生常常一語道破天機,為眾人指點迷津,所有人都十分崇拜他,在白鹿原上,朱先生就是一位精神導師。又如,仙草在野外被凍僵,獲救后成為主人公白嘉軒的妻子,其在野外曾經躺過的坡地隨之成為一塊寶地。再如,白靈剛一出世便被白狼叼走,但卻毫發未傷,并對著白狼發笑。
4制造畫面色彩反差,透視深厚文化意蘊
一部高品質的電視劇中,畫面色彩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其除了具有視覺審美功能之外,還有表意功能,通過色彩的有效運用,能夠達到創造的效果。不僅如此,在色彩當中還能透視出深厚的文化內涵,對藝術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從本質的角度上講,色彩可以對觀眾的心理和情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隱含的文化符號能帶給觀眾心靈上的震撼和沖擊。《白鹿原》這部講述白、鹿兩家世代恩怨情仇的電視劇,以黑、白、灰三種冷色調作為主打色彩,符合國史的主題風格。該劇在拍攝時,采用了層次感的表現手法,將陜西一帶的地域色彩展示給觀眾,如,黑色的墓碑以錯落有致的形式排列著、蒼黃色的莽莽大草原、黑色的牌坊高大聳立、米黃色的宗祠、棕藍色的戲樓等,這些環境色彩在劇中的出現,能夠對觀眾產生出一種牽引感,從而使觀眾聯想到畫面中的歷史滄桑。此外,在人物服飾方面色彩的搭配也十分突出,主要的顏色有藍、黃、紅、白、黑以及棕色,不同顏色的衣物,制造出強烈的色彩反差,從中透視出該劇深厚的文化意蘊。
5展現濃郁地域文化,逼真再現關中景象
在《白鹿原》這部電視劇中,地域文化色彩非常濃郁,這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原著當中,對關中地區的風土人情、民間巫術、婚喪嫁娶等均有所涉及。而電視劇因為受到諸多方面的限制,很難面面俱到。《白鹿原》秉承了小說的精神,將歷史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通過對各方勢力在白鹿原上的明爭暗斗,彰顯出了原著的內涵。劇作中,真實還原了白鹿村、祠堂、牌坊等場景,四合院、火炕、窯洞、鎮妖塔均表現出了關中的地域文化色彩。除此之外,還有秀麗的山川、無垠的草原、縱橫交錯的溝壑。電視劇中,關中的美食也多次出現,如油潑面、羊肉泡饃等等。人物對話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如美著哩、咋嘛等,完美地詮釋了地方文化特色,對關中的景象進行了逼真再現,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隨之拉近。
6結語
電視劇《白鹿原》以尊重和延承原著文化內涵為根基,對經典文學進行二次創作與藝術處理,展現了合理的事理邏輯關系,對宗族文化史進行完美演繹,進而使得原著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更加飽滿,增強了劇作的藝術魅力。《白鹿原》是難得的好口碑國產劇,在精準把握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處理,構建多線戲劇矛盾,淡化原著神秘成分,以影視化的形式重塑了白鹿精魂。
參考文獻:
[1]高凱,王秀峰.電視劇《白鹿原》的藝術陌生化處理芻議[J].明日風尚,2017(23).
[2]連思齊.陌生化的時間——《白鹿原》中的時間變形及其藝術效果[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34(10):47-52.
[3]池芳春,田富強.小說與電視劇《白鹿原》中的關學比較[J].新聞知識,2018(3).
[4]陳令孤.《白鹿原》看不見白鹿的白鹿原[N].文學報,2012-10-18.
[5]趙紅.關中鄉土文化視野下的《白鹿原》[D].青島:青島大學,2016.
[6]王瑩麗,陳忠實.《白鹿原》的身體敘事研究[D].信仰:信陽師范學院,2017.
作者:譚麗娜 單位:魯東大學
- 上一篇:動態語篇多模態話語分析
- 下一篇:中國電視劇越南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