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幽默語言修辭藝術

時間:2022-04-24 09:00:00

導語:影視幽默語言修辭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視幽默語言修辭藝術

電影也稱之為映畫,它是一種現代藝術,也是一種綜合藝術,包含文學戲劇、舞蹈、文字等多種藝術。電影具有恐怖、動作、犯罪、喜劇、愛情、武俠等多種類型,而周星馳的眾多搞笑電影堪稱喜劇之最,在他的影片中,我們不僅被無厘頭式的風格所吸引,也從中看到了社會的現實面。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讓我們仰天長笑,也用電影中許多社會底層的平民角色給我們呈現了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本文將通過對周星馳電影幽默語言修辭藝術的分析,反映出中國電影幽默語言的魅力所在,從而反觀社會現實,弘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及勇敢追求的情感觀念。

一、電影及其修辭藝術

(一)電影的幽默語言

周星馳的眾多搞笑電影堪稱喜劇之最,他的電影之所以能讓觀眾笑得酣暢淋漓,其中大多歸功于其語言的幽默性。幽默語言的產生不僅依賴于語言自身的內在規律,也依賴于語境。

(二)幽默語言的修辭藝術

我們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藝術修辭,它包括綜合運用多種辭格,靈活地選擇句式以及詞語錘煉的個性化。觀看周星馳的電影,它里面的語言給我們帶來的是強烈的新鮮感,其使用也具有創造性。電影通過無厘頭式風格的表述,引人人勝,更創下票房佳績,而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段則是呈現這一景象的重要途徑。修辭手法包括夸張、仿擬、反復、比喻、頂真以及其他一些生僻辭格如降用、拈連、同異、呼告、示現等。辭格通常情況下是綜合運用的,一般有連用、套用和兼用幾種形式,它是對語言表述進行的特定的藝術加工。辭格讓人們的語言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失去辭格的幽默語言電影將會暗淡無光。辭格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文學作品、電影、廣告等,而周星馳的眾多電影中也運用了多種辭格,夸張便是其電影語言中的一種代表。夸張包括內容以及形式上的夸張,在《:趕話西游》中,噦嗦的唐僧更是將語言的夸張發揮得淋漓盡致,顛覆了傳統中的唐僧形象,令人們嘆為觀止。句式的選擇也被看做是修辭手段的一種,它必須按照特定的模式去規劃、組織,這個模式便被稱之為句式。它包括排比旬、命令句、判斷句、被動句等,同樣的詞語,由不同的句式組織在一起便會風格迥異。在不同的情景下,靈活地選擇句式,不僅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也可以強化情感色彩。在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中,運用了散句的特點,長短參差不齊,使整句和散句交錯綜合,獨特新穎。詞語錘煉作為我國一門傳統的修辭藝術,它追求的是整齊均勻、準確精練以及鮮明色彩等,然而,為凸顯其個性化,常常需要打破常規。周星馳便創造出無厘頭式的電影風格,使語言環境及語言色彩陌生化,如《越光寶盒》中,為制造幽默,將牛魔王與上帝放在了一起,在觀眾覺得滑稽荒誕的同時,無厘頭式的幽默感也油然而生。

二、電影幽默語言的修辭藝術

(一)營造搞笑氛圍

許多觀眾都熱衷于觀看喜劇電影,目的無疑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能夠開懷大笑。如今早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了,學生努力讀書是為將來有文憑,找份好工作,工作了的人更需勤奮自勉,止步不前便會落后于人,只有時時刻刻神經緊繃,處處小心。可在物質條件有所保障的同時,天平的兩端,精神生活便成了失重的一方,此時,欣賞一部喜劇影視作品不僅能讓人開懷大笑,學業或事業上的壓力也會讓人覺得有所減輕。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相輔相成,當精神生活得到了滿足時,物質生活的效率也會相應提高。周星馳電影之所以贏得廣大觀眾的青睞,幽默詼諧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后,不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電影中的語言通俗惡搞,怪誕出奇,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博得觀眾一笑。影片中的任何言語都是為制造幽默,為觀眾服務的,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平凡小人物的形象。如《國產凌凌漆》中的零零漆,《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龍星,《喜劇之王》的尹天仇,他們演繹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卻在觀眾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憑借的無疑是幽默詼諧的語言以及精湛的演技。平民式的幽默來源于生活化的語言塑造,這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周星馳電影中的語言幽默色彩深得人心,周星馳對語言的駕馭能力更展示出其幽默功底。觀看他的電影,不僅讓人放聲大笑,郁悶心情一掃而空,更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輕松。

(二)提示社會現實

影視劇是中國幾千年文化底蘊的傳承,雖然里面大多都是編劇虛構的人物角色,但其中的臺詞卻折射出社會的許多現象以及編劇對待社會所持有的態度。對觀眾而言,選擇欣賞哪一類型的影片也可以看出其內心的活動。一部成功的喜劇影視作品不僅僅在于它的搞笑程度,更取決于其中的語言給人帶來幽默感的同時又反觀了社會現實,這是編劇與觀眾的共鳴所在。一部影片,如果它不能真實地反映觀眾的內心世界,反而讓觀眾覺得遙不可及,那它僅僅只是一具尸體,猶如現下橫行無忌的商業片。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他總是盡量給觀眾展示平民化的生活情景,讓觀眾看到的是社會生活最真實的一面。他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小人物形象,他們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平民,卻在自己的領域里奮力拼搏,自強不息。《國產凌凌漆》中,凌凌漆首先考慮自己的兒女私情,讓國家這種“小事”靠邊,這極大地諷刺了現實社會中“假莊嚴”的某些人。《唐伯虎點秋香》,1993年7月1日上映,導演李力持,講述的是唐伯虎對秋香一見鐘情,并設計混進華府,最終抱得美人歸的愛情故事。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華家院門設有一塊寫著“下等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這讓當時作為下等人的唐伯虎有些為難,而此時夏香說“我只當你是狗”。牌子上的內容不免讓人想起“唯華人與狗不得人內”,回憶曾經中國人所受的屈辱,而這代表屈辱的牌子在周星馳的電影中卻是華府人顯示身份尊貴的象征,這是對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一種絕妙諷刺,同時也提醒著現代人勿忘國恥,是對現代人進行的再教育。在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中,這種無厘頭式的諷刺比比皆是,它像一面鏡子,反觀著社會現實,在無情解構那些社會現象的同時,也向我們傳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

(三)弘揚傳統倫理道德

周星馳的電影雖然通俗惡搞,怪誕出奇,但在其無厘頭式的風格下卻體現出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極度尊重,這種尊重主要體現在對友情、愛情、兄弟之情及父子之情的解釋上。周星馳電影中最顯著的即是父子、兄弟之情,然而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他電影中的父子沒有傳統中的命令與服從,亦沒有長幼尊卑,有的只是嬉笑調侃,輕松平等,但并不表示這與傳統的親情有何差異,它依然滲透著令人動容的親情。《百變金剛》中,周星馳飾演的兒子一開始不認自己的爸爸,最后卻動情地說出“我一生對不起你,老爸”,此時此刻,人性的幡然醒悟足以讓我們領悟到親情的偉大。《整蠱專家》中,周星馳飾演古晶一角,他居心不良,冒充車家兒子,最終害得父親和哥哥失業,然而他們卻并沒有怪罪他,反而在他過生日的時候變著花樣逗他開心,古晶最后被親情感化。他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父親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說出了寬恕的話,父子之情由此得到了最動人的體現,而令人心震撼的還有那作為父親的宏偉豁達的胸懷。

(四)情感意義的傳承

周星馳的電影雖然以搞笑著稱,但愛情作為電影藝術一1o0圓圈囤圜盟咖永恒的主題,他的也不例外。與傳統電影不同的是,周星馳電影中的愛情以大膽搞笑為新貌,打破了以往的風格,改變了飽受矜持的一面,憑著一份執著,憑著一份信念,勇敢大膽地去追求和表達愛情。被堪稱經典的莫過于《大話西游》中至尊寶對紫霞那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告白,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至尊寶的面前,但他卻沒有珍惜,等到已經失去了之后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給他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他會對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三個字。如果一定要給這段愛加上一個期限,那他希望是,一萬年。即使是在喜劇形式的包裹下,卻依然引起了觀眾情感上的共鳴,無數的觀眾都被這段愛情誓言所打動。《武狀元蘇乞兒》中,周星馳飾演蘇燦,他只會吃喝玩樂,無所事事,但卻突然下定決心去考武狀元,原因則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途中他淪為乞丐,卻仍然癡心不悔,最終經歷艱辛磨難抱得美人歸。雖然他是為了一個女人這樣的動機才去考狀元的,這無疑有些荒謬,但他的行為令我們折服,他對愛情的勇敢與執著是無可厚非的。《大話西游》中,師徒之情也被詮釋得萬分動人,孫悟空被壓五指山下,唐僧卻大義凜然,舍生取義,以此換取孫悟空五百年后重生的機會。而投胎之后的孫悟空并不知此事,憑借越光寶盒,他回到了五百年前,當年情景幻化成形,歷歷在目,他終于體會到了師父的用心良苦,從此心甘情愿地保護師父踏上取經之路。從一開始地不理解師父,到通過越光寶盒看到師父對自己的犧牲,從而被師父感動,師徒之情的難能可貴越發得到了映現。

三、結語

電影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產物,它的歷史發展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但歸根結底,它仍然反映著社會階級斗爭,不能脫離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影視劇是中國幾千年文化底蘊的傳承,雖然里面大多都是編劇虛構的人物角色,但其中的臺詞卻折射出社會的許多現象以及編劇對待社會所持有的態度,通過對周星馳一些影視作品的分析,無論是《大話西游》還是《越光寶盒》,里面那些飽含幽默又極具諷刺的對白都讓觀眾啼笑皆非,幽默的語言是一部喜劇作品的精髓所在。沒有了它,一部劇情再完美、演員再優秀的喜劇都將暗淡無光。本文通過對周星馳電影幽默語言修辭藝術的分析,反映出中國電影幽默語言的魅力所在,從而反觀社會現實,弘揚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及勇敢追求的情感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