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題材電視劇的困境與突圍
時間:2022-11-16 10:56:38
導語:體育題材電視劇的困境與突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于體育題材電視劇的定義是多以體育活動,體育訓練和競賽為背景結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并且以一個或者幾個運動員和教練貫穿全劇的劇情,每一集相對的獨立,但集與集之間仍具有連續性。同時體育題材電視劇以宣揚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積極進取的精神為主。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題材電視劇的數量不多,質量也不高,伴隨著近年來體育影響力的提高,以體育為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數量激增近年來就出現了《進擊吧,閃電》、《浪花一朵朵》、《我們的少年時代》等。但客觀的來說優秀的幾乎沒有出現。例如《旋風十一人》以及《籃球火》中對于足球和籃球等元素只是作為一種橋段來使用,其本質還是在講青春校園的偶像劇。同時比賽的畫面也不是非常的精彩,不能有效的烘托劇情。此外中國體育題材電視劇作品缺乏對體育精神的進一步闡述,不能有效將影視與體育結合起來。體育精神是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更高更快更強”與“貴在參與”等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但在國內體育題材影視作品中,更多的是對于人物的命運的關注,而忽略了對于體育精神的闡述。
二、體育題材電視劇過渡娛樂化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體育、商業和其他公共領域的內容,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而人類無聲無息的成為了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結果是我們變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當下,體育題材電視劇也出現了這樣的困境。例如2016年電視劇《旋風十一人》中過度糾葛的主角愛情故事、投資過少導致的簡陋的球衣、男女主角歡喜冤家的喜劇俗套橋段、以及球員比賽時拙劣的戰術體系。誠然,電視劇從誕生之日開始就以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為目的,但是電視作為一種大眾的傳播媒介,必須要起到引導觀眾價值觀的作用。所以娛樂文化從來都不是被簡單的消費著、娛樂著的,它的內容和形式在傳播過程中始終滲透著意識形態的企圖。并且大眾傳媒的功能是難以分開的。西方傳播學者對于媒介功能的經典論述中,無論是拉斯韋爾和賴特的四大功能說,還是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正負功能說,都是對媒體整體而言的,因此,電視劇主要發揮娛樂的功能,但是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的價值觀。同時,因為媒體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所以電視劇應該引導價值觀。傳播學經典理論“社會責任論”也強調大眾應該對社會負責,對公眾負責。因而體育題材電視劇不能過度的娛樂化甚至低俗化,引導受眾的價值觀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體育題材電視劇紀錄片化缺乏故事性
中國體育影視作品缺乏對體育精神的進一步闡述,不能有效將影視與體育結合起來。體育精神是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更高更快更強”與“貴在參與”等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但在國內體育題材影視作品中,更多的是對于人物的命運的關注,而忽略了對于體育精神的闡述。2002年程力棟導演的電視劇《中國足球》該劇講述了1997年世界杯十強賽國家隊因主力于毅在關鍵比賽中踢飛了點球而再次落敗,于毅也因此成為了中國足球的罪人,最后不得已重返俱樂部隊海龍隊重新開始自己足球生涯的故事。這部影片遠遠沒有如《排球女將》那樣引起人們關注的。《中國足球》以國足44年沖擊“世界杯”的辛酸史為背景,以國家隊主力隊員的成長為故事主線,對假球、黑哨等負面現象也基本采取了不回避、不渲染的態度,相比其他足球題材的電影,這似乎更應該被認為是一部“足球主旋律劇”的質素。由于媒體的廣泛宣傳,人們對于國足十分了解,關注的是真實的重大比賽,而影片中則過度強調主人公于毅的命運,對于記錄片來說,無可厚非,但是,觀眾面對的是虛構的故事,而影片中體育成分的缺乏卻限制了比賽的可觀賞性。隊員的故事十分感人,但是卻不一定會成為好的故事素材。
四、故事的原創性不夠
回顧我國體育題材電視劇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國的體育電視劇其實一直圍繞著“偶像劇+輕喜劇”徘徊的境況之中。一方面是體育題材電視劇借鑒了日韓的體育類電視劇的很多內容與橋段難以自拔。基本一樣的場景、雷同的情節、簡單扁平的人物等使得許多以體育為題材的電視劇失去了觀眾。另一方面,在商業化逼迫體育內涵發生根本轉變的同時,缺乏創作對于黑哨、假球、興奮劑等黑暗腐敗現象進行歷史現實剖析透視作品的勇氣,無疑都是造成目前體育電視劇反響平淡的原因,這也造成了這么多年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體育電影作品屈指可數的現象。國外所拍攝的體育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沒有出現國內這樣的大滑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外電視劇的主要邏輯與情節設計是“非體育”的,以體育為題材,但更多折射人生。到達過頂峰的人容易在沉醉中失去自我——這是人的共性,體育人也不例外。他們在向上攀登的時候比普通人更堅強、勇猛;但往下沉時也比普通人更猛烈、更迅速,也沉得更深。從這個層面上說,西方國家銀幕上的體育個性是真實、可信的。例如《火的戰車》在體育精神中融入了宗教和民族情節,更確切地說,它是一部以體育為依托的人文電影。所以,它呈現的層次更豐富、內涵更深遠、人文思考更深邃。這也是它燦爛奪目、經久耐看的原因。
五、對未來的展望
(一)人物塑造貼近現實。來源于現實的人物原型由于有社會影響基礎,受眾容易產生感同身受的心理,所以制成影視劇容易保證收視率。《旋風十一人》里的穆奇、裴朵、秦明浩、丁羽這些人雖然各有個性,配上亦莊亦諧的故事,恍如網絡或動漫里的虛擬世界,但認真看下去卻又覺得是那樣有血有肉,恰似鄰家兄妹;時尚的服飾發型、俊美的少男少女、精致的場景畫面,節奏明快、語言簡潔,富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旋風十一人》是時尚的,同時又是傳統的;是中國青年觀眾熟悉的,同時又是陌生的。正是在這樣的似與不似之間,這部劇確立了自己的特色。(二)尋找優秀編劇,加強同體育專業人才合作。編劇是電視劇制作中的“舵手”,直接決定著電視劇的成敗。因此,尋找優秀的編劇對于電視劇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我國藝術市場公平競爭并不充分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以近年來取得成功的《長征》、《辛亥革命》為例,這些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得到受眾的青睞,它們的編劇都是已有優質作品證明其水平的人。所以用重金吸引優秀編劇進入體育類電視劇的制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鑒于許多深諳編劇規律的人才,不一定懂得體育經濟的規律和經營實際,所以還有必要引導體育經濟專業人才同他們合作,同時邀請優秀運動員出演,運動員出演可以有效發揮“明星效應”,提高收視率。(三)弘揚體育精神,引領社會潮流。體育類電視劇的價值取向要體現體育精神,擔負教育人、引領人的社會功能。《旋風十一人》以足球運動為主題,通過對“通感的美”的表達,以“中國式青春啟蒙”的方式,讓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培養性格、陶冶情操,樹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劇中對足球運動所蘊涵的那種“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也表現得十分恰當。任何說教都要注意手段、方式和方法,體育類電視劇弘揚體育精神的方式也不例外。以《進擊吧,閃電》為例,在表現體育精神時,它并不只是說教,而是在繪聲繪色地講述一個好聽故事的同時,不經意間給人以真善美的熏陶,激發起人們健康向上的青春熱情,升華出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因此,就當前來講,體育類電視劇主題選擇一定要慎重,重點應該放在弘揚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而且表現手法也要得到,避免引起受眾的反感。
參考文獻:
[1]庹繼光.我國體育題材電視劇的缺陷及進路探析[J].中國電視,2016,(5)47.
[2]尹大利.從籃球部落看我國體育類電視劇的發展邏輯[J].當代電視,2016,(1)45.
作者:汪鶴挺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 上一篇:公路建設中機械設備管理問題及措施
- 下一篇:電視劇表演藝術觀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