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網絡劇發展趨勢探析

時間:2022-02-24 04:18:51

導語:電視劇、網絡劇發展趨勢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劇、網絡劇發展趨勢探析

2019年是20世紀以來國產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的一個重要拐點。經歷了2018年視聽藝術產業的深度調整,國產電視劇、網絡劇在2019年上半年蓄勢待發,尋找突破方向,在2019年下半年借助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要契機,迎來了一批優秀作品的集中爆發,視聽藝術產業總體上呈現出前低后高、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對2019年的電視劇、網絡劇創作趨勢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來自3個方面。第一,宏觀經濟形勢。影視劇的發展周期與經濟周期基本吻合。過去的一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脫虛向實”、去杠桿去庫存的經濟政策,客觀上造成一些機構盈利空間收窄、廣告收入減少、財務狀況困窘的局面,由此倒逼視聽藝術產業優化結構,淘汰無法適應新形勢的平臺和創作隊伍。第二,國家的媒體融合戰略。2019年,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已經成為一項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媒體融合不再局限于傳播渠道的拓展,而從合作方式的簡單相加走向內容的全面整合,從而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媒體融合最根本的是內容的融合,要求視聽藝術作品在藝術上具有更鮮明的特色,在傳播上更具有兼容性與親和力,這也影響到視聽藝術產業的長遠布局和發展。第三,規制與扶持并重的管理機制。2018年年末,管理部門提出了“網上網下一把尺子”的審核標準,對于視聽藝術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管理部門在導向管理、市場規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更加科學、精準,把宮斗劇、抗日劇、諜戰劇、翻拍劇作為監管的重點,下大力氣去除創作上的頑疾。管理思路、管理框架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過去單一的政府行為,轉變為政府法規和行業標準并行的多層次規制。同時,管理部門加強了重點題材的創作規劃和跟蹤指導,加大精品生產扶持力度,如委托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組織的“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協調小組”,國家廣電總局的“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項目”“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北京市廣電局的“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這些項目通過扶持優秀作品、引導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對2019年電視劇、網絡劇的創新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9年電視劇、網絡劇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兩個突出的特征。一個是媒體與創作的同步轉型升級。全球化的外部擴張力量,碎片化的內部擠壓力量產生疊加作用,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而又紛繁復雜的媒體圖景。

產業調整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就平臺而言,互聯網和電視臺從簡單的渠道之爭走向內容和服務的競爭,這種競爭的實質,就是傳統媒體的強化凝聚力與互聯網的去中心化之間的沖突。就觀眾而言,與過去相比,今天的觀眾精神需求更加多元化,在娛樂方式的選擇上更具主動性。他們通過具有平等姿態的評論和分享介入創作,真正成為接受美學意義上的創造者。互聯網視聽藝術作品的快速發展帶動電視劇的轉型升級,而電視劇反過來又加速了互聯網視聽藝術作品的升級、更新。另一個是視聽藝術的一體化。媒體融合歸根結底是人的融合、思想的融合。一些卓有成就的影視藝術家參與網絡劇的創作,推動了網絡劇思想藝術質量的普遍提升,電視劇與網絡劇藝術品質、制作水準的差異漸趨縮小。網絡平臺深度介入電視劇生產,成為2019年度視聽藝術產業最大的亮點,如愛奇藝參與創作、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破冰行動》,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收獲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一體化的結果,是國產電視劇、網絡劇在價值取向上逐漸趨于一致,電視劇吸收了網絡劇對青年觀眾吸引力強的優長,表現手法更為豐富多樣,網絡劇借鑒了電視劇成熟的創作規范,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發展。

從思想價值來看,2019年的電視劇、網絡劇在題材和思想內容上出現了明顯的趨同現象。主旋律成為電視劇創作的普遍追求,大量民營公司參與主旋律電視劇創作,如華策影視投資《外交風云》,向黔進影視傳媒、和光影視傳媒投資《偉大的轉折》,上象娛樂投資《特赦1959》。這些民營企業在為主旋律電視劇創作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在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播劇是2019年度電視劇創作最突出的成就。這些作品在題材上選取了中國革命、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3個時期,立足現實、回溯歷史、放眼未來,生動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民族解放的艱苦卓絕斗爭、新中國成立70年來社會的深刻變化和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用生氣灌注的藝術形象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特赦1959》《外交風云》《偉大的轉折》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部作品。《特赦1959》采取真實人物與虛構人物相結合的方式,站在今天的立場重新審視新中國改造戰犯的過程,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自信和博大的胸懷。《外交風云》從獨特的視角書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通過20世紀中葉世界舞臺上的風云變幻,形象地闡釋了新中國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動因。《偉大的轉折》選取遵義會議前后這樣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歷史片段,通過以為代表的一批共產黨人的形象、一場生死攸關的抉擇,抒寫了用信仰創造歷史的偉大精神。

同時,網絡劇一改過去玄幻、穿越、言情、傳奇包打天下的格局,不斷向主流價值觀靠攏。雖然網絡劇中歷史題材仍占較大的比重,但也出現了相當數量真實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當代青年成長的作品,《獨家記憶》《我的單板女孩》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網絡劇的價值引領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一般而言,電視劇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現實題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網絡劇在歷史傳奇劇、科幻劇、刑偵劇方面成就顯著。從表現手法來看,現實主義在電視劇中繼續保持主流地位,《奔騰年代》《小歡喜》《芝麻胡同》等作品因其強烈的生活質感在觀眾中受到廣泛歡迎。網絡劇改變了以往單純依靠“甜”“寵”“虐”吸引眼球的狀況,自覺追求昂揚的格調和健康的情趣,將現實主義創作理念與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相結合。比如2019年優酷首播的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跳出了宮廷權謀的窠臼,把人物放在兩難選擇中,關注百姓的生活,捍衛人的尊嚴,用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際遇凸顯歷史意識,體現出一種富有人文關懷的現實主義精神。從傳播方式來看,跨文本寫作和跨媒體傳播成為2019年視聽藝術作品的新常態。先臺后網、先網后臺的播出方式逐漸淡出,臺網同播和網絡獨播成為主流的播出方式。相當一部分作品采取在電視劇管理部門備案、審核,然后在網絡播出的方式。這就使得電視劇、網絡劇的邊界進一步模糊,相當數量的作品成為面向所有視聽媒體制作的“全媒體劇”。 

“全媒體劇”不是簡單的跨屏傳播,更體現了作品與觀眾關系的深度調整,這不但需要藝術家在創作中采取新的敘事策略,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美學原則。綜上所述,2019年視聽藝術產業在深度調整的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推動了從創作到播出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也對電視劇、網絡劇的藝術生態產生了深刻影響。時代在前行,社會生活在變化,人民對于藝術作品如何反映現實有新的期待、新的愿景,這需要藝術家不斷突破自我、去除迷思、大膽創新,回應社會關切,傳達人民心聲,用富有時代感的現實主義精神、精益求精的藝術品質和差異化的傳播策略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李躍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