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都挺好》真實感營造

時間:2022-04-14 02:51:47

導語:電視劇《都挺好》真實感營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劇《都挺好》真實感營造

【摘要】作為現實題材類的電視劇,《都挺好》擬真化的視覺空間、人性不同面向的深度挖掘,以及現實議題的大膽聚焦,是其反映社會現實,營造生活“真實感”的重要體現。該劇由“大團圓”結局引發的爭議,不僅關乎藝術創作中的“真實性”問題,也關乎創作者對于社會價值引導的職責。

【關鍵詞】現實題材;《都挺好》;藝術真實;價值引導

電視劇《都挺好》由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恩怨糾葛,展現了普通人的家庭和職場生活,按照創作主題來劃分,可以歸為現實題材類電視劇。本文主要從藝術創作的真實性角度對該劇所營造的“真實感”進行分析。

一、視覺空間的擬真化

影視藝術與空間造型密不可分。視覺空間的營造對于影視作品真實性的表達,有兩點關鍵作用。第一,空間作為一種造型藝術,本身就蘊含著某種特定的審美文化內涵;第二,在影視創作中,空間的造像又與影視的敘事主題相關聯,從而生發出更為豐富的闡釋意義。關于第一點,我們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宏觀方面,空間因其本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屬性等特征,能夠在影視創作中營造某種特定的時代特征和時代氣息。《都挺好》將都市這樣一個典型的空間環境,作為整部電視劇展開的敘事空間,進一步又可以分為國內和國外兩個空間,以國內為主,國外為輔。國內將視點聚焦于蘇州,國外則是美國的舊金山。蘇州是傳統與現代文明顯著交融的一個都市空間的典型象征。除了對蘇州傳統居住空間與城市風貌的描繪外,該劇在反映現代都市生活方面,將鏡頭貫穿國內外兩個不同的地理空間。美國舊金山的現代建筑,與蘇州園區的現代城市景觀、古城區的歷史景觀形成對照,分別從東方/西方的橫向維度、傳統/現代的縱向維度,構成對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空間影像的敘述。微觀方面,空間影像借助于不同的造型、裝飾、設計等,能夠營造出具有真實感的生活場景。《都挺好》將家庭環境和職場環境作為劇中主要的生活場景,家庭環境又分為大家和小家,大家指的是蘇家成員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比如位于同德里的老宅,整體色調偏古褐色,幽深小巷,街坊鄰里,斑駁的白墻和深天井,擺放著舊式家具和蘇家成員的集體照等物件,老宅承載著蘇家人的集體記憶。小家即是由部分家庭成員組成的生活空間,例如蘇明哲在舊金山的家,美式洋房,環境寬敞,家具氣派,與美式生活的自由與開放相照應。蘇明成夫妻居住在現代都市小區之中,單獨的公寓樓住宅,空間較小,但是家具齊全,個性化擺設豐富,具有溫馨之感,是當代大多數普通都市居民生活空間的縮影。職場環境則以蘇明玉所在的眾誠公司為主。公司大樓、辦公單元、商務會議、工廠車間等,忙碌且秩序井然的職場氛圍,折射出部分都市白領的日常職業環境。從空間造像與敘事的關系出發,空間對于敘事的輔助作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第一,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構建人物之間的關系,豐富人物的形象特征;第二,空間有助于推動劇情的發展。先說第一點。舊金山的大洋房符合蘇明哲海外精英的身份以及愛面子、講派頭的性格設計,妻子吳非和女兒小咪時常獨守空曠的洋房,在偌大的室內空間中顯得孤單且無助,象征了蘇明哲與妻兒分別后彼此之間產生的隔膜,以及海外華人看似風光卻時常與孤單相伴的境況。與之相比,蘇明成夫婦雖居住在相對窄小的公寓樓中,卻不失溫馨與樂趣,由于“第三者”蘇爸的介入,打亂了兩人原本居住的空間秩序,并對蘇明成小家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從而制造了兩代人在共同相處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與沖突。蘇明玉獨自居住的空間,整體風格簡約,色調偏冷,缺乏人情味和生活的氣息,這與蘇明玉理性實干的性格相呼應。劇中蘇明玉坐在家中寬敞的衣帽間內,獨自一人,象征蘇明玉內心對于情感的疏離,以及過度的理性帶來的孤高隔絕之感。同時,在職場環境中,蘇明玉擁有獨立的辦公場所,表明她在公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便于刻畫蘇明玉作為職場精英的形象。此外,職場的空間也是公司各方人員共同聚集之處,劇中蘇明玉時常要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職場情況,折射出現代職場女性精英在工作中的生存境遇,以及女性和男性在職場環境中的日常互動模式,以此構建職場中的性別話語。第二點,空間有助于推動劇情的發展。該劇從老宅的恩怨糾葛開始,圍繞蘇大強買房與賣房的問題,制造蘇父、蘇母與兒女之間的矛盾,以及兄妹之間的矛盾,從而展開故事情節,推進劇情。電視劇的結局,故事又回到了老宅,蘇明玉到老宅尋找蘇大強的過程中,逐漸理解父親的關愛,并最終與逝去的母親達成和解,老宅作為蘇家集體生活和居住的空間,貫穿了整部電視劇,并在最后出現,與電視劇的開頭首尾呼應,構成一個完整的回環。由此可見,該劇對于家庭和職場環境的構造,不僅與時代氣息緊密呼應,而且貼近生活,擬真化的敘事場景容易使觀眾產生代入感。通過空間和生活場景來刻畫人物性格,使得角色更富有真實感。此外,空間作用于電視劇的敘事,為整個劇情的設置和情節的展開,以及敘事邏輯的真實方面,起到了相應的輔助作用。

二、人性真實的探尋

除了借助于擬真化的視覺空間來營造具有真實感的敘事環境外,該劇還透過原生家庭和個人的成長,從親密關系的相處模式以及情感心理缺失的角度,對主要角色的內在性格成因進行深度挖掘,試圖探求人性的真實面向。《都挺好》圍繞蘇家展開情節,以主要成員為例進行具體分析。父親蘇大強,膽小、軟弱,缺少擔當,自尊感較低,但是內心深處關愛孩子。面對重男輕女的妻子的強勢主導,他被迫遵循妻子的意見,總是逃避家庭沖突,但他疼愛子女,比如在飯桌上給明玉夾雞腿,給她送生活費,還有購買作業本。雖然依賴明哲,但是放手讓他重返美國,分配遺產給明成補貼生計,希望他能夠和朱麗破鏡重圓。根據電視劇開頭幾集的回憶可知,蘇大強長期生活在妻子的管控下,無法掌控家中的經濟和其他資源,內心深受壓抑,所以在妻子死后,他不停地對子女提出各種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以此來滿足內心長年被壓抑的需求。母親趙美蘭,性格強勢、霸道,能干精明,獨斷專權,從蘇大強和蘇明哲的對話得知,她未能選擇自己的婚姻,為了解決城市戶口嫁給蘇大強,極力掌控家中所有的資源。在蘇大強的敘述中,趙美蘭曾經選擇離家和別的男人生活(滿足自主擇愛的缺失),但是懷了明玉,情夫轉而離開,不得以重回原本的家庭和婚姻。蘇母將內心對于生活的不滿投射于蘇明玉,對兒女的喜愛存在偏私,造成日后資源分布不均衡。她并非對明玉沒有愛,在明玉離家后,她曾強行勸說她回去,卻以失敗告終,至此以后,母女隔閡深重。蘇明哲,家中長子,愛面子,自尊心強。自小成績優異,又在海外留學,多年的求學生涯,擠占了弟弟妹妹的很多資源,所以他能夠自覺承擔作為兄長的責任。由于他從小就是全家的驕傲,因此家人對他的要求竭力滿足,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供其出國念書,光耀門楣,所以在眾人的期待和贊賞中成長的他,內心十分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有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無法認清現狀。失業時,他不愿讓妻子吳非透露給家人自己的窘境,無法放下身段去尋找普通的工作來應付生計,不顧自身的經濟情況,不顧小家的生活情況,寧愿多出錢也要給父親買房盡孝。但他本性包容孝順,在明成和明玉有沖突的時候,總是當“和事佬”,希望大家庭能夠和睦,求學時也勤工儉學,不時往家里寄錢補貼家用。蘇明成,作為家中老二,成績和能力相對其他兩個兄妹,較為平庸,但是和母親關系較好,尤其依賴母親。父親的不過問和母親的溺愛,使得他驕縱任性,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總是以討好母親索取愛,卻不懂得付出,缺乏獨立意識和責任擔當。他依戀母親,這樣的情感關系模式在和朱麗的戀愛及婚姻中,也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投射。他愛護體貼朱麗,但在感情中總是成為討好的那一方,缺少自己的原則和擔當,為日后的婚姻危機埋下隱患。當母親去世之后,他的脾性變得暴躁和沖動,是內心的依靠突然缺失引發的不安全感所致,再加上工作和投資失敗、婚姻受挫,迫使他開始直面自己的性格缺陷。蘇明玉,家中最小的女兒,個性獨立好強,精明能干,是兄妹中能力最高的一個。重男輕女的性別歧視以及蘇明玉的出生情況,致使她沒有得到與其他兩位兄長同等的關愛,再加上蘇母的強勢專制,引發了蘇明玉內心的強烈不滿與反抗,性格執拗。自小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視,促使她尤其要強自立,喝醉時才吐露出被歧視的痛苦。與父母發生隔閡后,她離家獨自生存打拼,對待感情冷漠疏離,但內心深處渴望家庭的關愛,比如在她房間里放置的家的模型,隱喻了她對于家庭的渴望,對于被關愛的渴望。所以她幫助兄長以及朱麗解決工作困難,不遺余力地照顧父親,以填補過去的情感缺失。該劇從主角所生長的原生家庭來刻畫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成因的內在邏輯,并非簡單的善惡二元論,深入挖掘人性內在的真實面向。一些評論認為,該劇存在過度“販惡”的問題,過分揭示出原生家庭的創傷及人性的黑暗,人物的形象較為負面。縱觀整部劇,三位男性的確都存在自身的性格問題,蘇大強的“作”、蘇明哲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以及蘇明成的“沖動暴力”,成為觀眾詬病的對象。其中,蘇明成暴打蘇明玉的戲份,引發了觀眾的強烈譴責。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講,蘇家男性人物的性格缺陷有其內在的成因。與此同時,創作者在處理角色時,仍保留了人性的積極面向,如蘇大強對子女的關愛、蘇明哲的孝順,以及蘇明成對妻子的真摯感情。蘇明成暴打蘇明玉一段,蘇明玉實行報復,更多是為了營造戲劇沖突的張力,以此來點燃人物之間的矛盾,從而展開劇情。但是,劇中關鍵人物蘇母趙美蘭的戲份不多,蘇大強和趙美蘭各自成長的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信息披露較少,兩人之間的情感關系也少有交代,蘇母為何始終對蘇大強不滿?蘇明成為何存在暴力傾向?諸如此類的疑問,在劇中缺乏更多的細節來佐證,成為難以去探究的問題,這里的確對于原生家庭的背景交代還不夠充分,也導致該劇在塑造人物性格內在成因的真實性方面有所欠缺。

三、現實議題的聚焦

現實題材的影視劇通過塑造富有真實感的“環境”和“人物”,構成對社會現實生活的鏡像呈現,此外,藝術創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大膽直視,能夠引發觀眾對于社會問題和時代癥候的關注與思考。《都挺好》涵蓋了金融、教育、企業、養老、職場就業、原生家庭等當今國人普遍面臨的一系列社會議題,例如,眾誠公司的職場風云,不僅揭示出都市職場人的生存現狀,同時也在試圖探討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制造實業如何創新,以及民族工業未來的發展;蘇家兄妹三人算賬、分攤義務、買房賣房等事件,聚焦的則是當今社會老人贍養的議題;蘇母重男輕女、兄妹反目成仇、蘇明哲打腫臉充胖子、蘇明成啃老且婚姻失敗,根源來自于原生家庭的深層影響,則是近年來受到關注的原生家庭與個人成長的議題;蘇明哲出國留學、工作難尋,國外小家生活艱辛,則反映了部分海外華人的生存境遇與國外生活的殘酷現實;蘇大強投資理財被騙、蘇明成投資實業失敗,折射出金融投資與風險的問題;蘇明玉遭遇職場、家庭的困境,吳非含辛茹苦,獨自撐起小家,是對現代職場女性生存現狀的剖析,等等。電視劇《都挺好》以一個都市小家庭為切入口,通過貼近現實生活的鏡頭語言,聚焦當代家庭生活的部分現狀,揭示出隱含在時代癥候下的某些社會痛點與社會問題,引發大眾的關注。在電視劇《都挺好》引入的諸多現實議題中,聚焦最多以及觀眾討論最頻繁的便是“原生家庭和個人成長的問題”。該劇圍繞它展開故事情節,構建劇情邏輯,即蘇家成員之間產生矛盾,逐漸升級,爆發至最后解決。在劇集的末尾,以劇中蘇大強的意外生病來反轉劇情,達成劇中人物的和解,試圖對原生家庭的問題進行回應。但是,不少評論對該劇最后的“大團圓”結局表示爭議和不滿,認為有強行“洗白”、迎合都市情感劇主流價值觀創作趨勢的嫌疑等,這些分歧的背后都涉及到了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是否存在不符合真實的情況,也就是電視劇創作的“真實”問題。關于《都挺好》結局的設計,引發觀眾爭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影視作品的價值輸出與受眾認知存在客觀差異。根據相關大數據的調查結果分析,觀眾對于蘇明玉是否選擇和家人和解持不同的意見,這里引入相關的調查結果:在話題“蘇明玉該不該和解”的原創微博中,7天內共檢索有效微博8539條,其中表態“不和解”有7585條,“和解”有954條,高達88.9%的人選擇“不和解”,成壓倒性態勢,表明觀眾對女主角的遭遇產生了強烈的同情與不平,認為面對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和惡待,相互和解已不再可能;約11.1%的人選擇“和解”,表明仍有觀點認為“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支持女主角放下恩怨大度和解。①由此可見,影視作品的價值引導與受眾價值取向之間的差異會引發受眾對于影視作品真實性的討論。二是從電視劇本體而言,劇集的敘事邏輯或許也存在問題。編劇王三毛透露,蘇大強的患病是其無理取鬧以及各種情況突發的根源,深埋在電視劇中,但是這個原因在早前的劇情中并沒有十分清晰地交代或是鋪墊,只是在第42集中,蘇明成和石天冬的談話中,暗示了蘇大強在蘇母去世后,脾性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緊接著在第44集中蘇大強身患重病的消息傳出,劇中人物之間原本復雜難解的矛盾如何因這樣一個突發的事件逐漸產生變化,整個過程都集中在最后幾集里進行交代,矛盾和沖突點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得到緩解并解決,使得劇情節奏略顯匆忙,在整個劇情連貫度和敘事邏輯方面,這里的確顯得并不十分真實和自然,致使觀眾對“大團圓”結局的合理性產生質疑。但是,《都挺好》對于社會痛點的大膽直視,以及試圖通過“大團圓”的設計對現實困境予以積極回應,體現了藝術創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真切觀照。

四、結語

關于現實題材影視創作的“真實”問題,創作者對于藝術真實感的追尋,依據不同的故事題材和創作者自身的造詣水平,各有不同,且永無止境。影視劇對于社會價值的引導方面,有的旨在提出或者揭示出某些社會問題,引起大眾的關注,但并不對問題進行回應。比如印度電影《調音師》,指涉了印度非法販賣人體器官的社會問題,影片最后設置為開放式結局,甚至引入人性的黑暗深淵。也有的并不只是提出問題,或是解決問題,而是創作者試圖對這些問題通過藝術化的手段進行真實展現,引起觀眾的思考,并以積極正面的態度給予回應。類似影片《我不是藥神》聚焦高價藥品的社會問題,最后的結尾更多地彰顯了人性的光輝。那么,電視劇《都挺好》對于社會問題的揭露、原生家庭的探討、人性的追尋,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同時它以理解和放下的方式,試圖探尋原生家庭創傷的解決之道,對人性和生活有著較為勇敢的正視,彰顯一種相對來說更為積極的、正面的價值取向,這與后者的創作意旨更相符,也是藝術創作者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陳友軍.現實題材電視劇藝術真實形態論[D].中國傳媒大學,2007.

[2]戴清.揭示生活“隱秘的真實”——電視劇《都挺好》的創作成績及其不足分析[J].藝術評論,2019,(04):112-120.

[3]程檣.現實的鏡像:國產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略論[J].中國電視,2018,(02):51-54.

[4]郭家寶.新世紀國產都市情感劇的空間敘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

[5]普曼.過度“販惡”,《都挺好》慢慢失真[N].北京日報,2019-03-18(012).

作者:張文韜 單位: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