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大護法成人敘事策略

時間:2022-10-23 04:20:10

導語:動畫電影大護法成人敘事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畫電影大護法成人敘事策略

摘要:《大護法》是一部成人觀眾評價較高的國產動畫電影。具有草根性的互聯網語境是《大護法》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年輕一代電影觀眾在這部電影中獲得社會、歷史、政治、美學的審美需求。利用戲劇的雜耍元素,把觀眾的所思、所需和所處現狀納入到電影表達里面,在一種看似順其自然的狀態下引導觀眾步入特定的價值觀軌道,最后順理成章地呈現電影的成人主題,為大多數人所認可和遵從,這是《大護法》的“溫柔的暴力”。《大護法》的案例值得中國動畫電影制作者和研究者的效仿和關注,可以將其當作成功的動畫電影生產的典范。

關鍵詞:《大護法》;敘事策略;雜耍;溫柔的暴力

《大護法》因符合成人價值觀的全新美學風格和畫面設計的復古風與中國特色,成為近來難得的引人矚目的口碑較好的國產動畫電影,尤其是這部電影的主題設置和模糊敘事引起多方猜測,在各種媒體的推送下觀眾參與二次敘事的熱情高漲。導演不思凡并不想為廣大觀眾的過度解讀背書,比如許多觀眾的解讀指向紛紛歸結到這是一部政治隱喻作品,并且持這種觀點的觀眾不在少數,不能不說政治隱喻主題其實是《大護法》的基本接受維度。本文要重點關注的正是這樣一部“成人動畫電影”是怎樣成功地傳達到接受者那里的。

一、電影是溫柔的暴力

由于現代傳媒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正式到來,萬物互聯,“地球村”業已形成,近十年新媒體、自媒體如同雨后春筍,人人都有利用“麥克風”發言的權利,這世界上的各種新聞事件一旦發生,立刻傳播到世界各地。這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權力斗爭。“因此,以政治為題材的電影如果拍得生龍活虎、有聲有色,則必大行其道,觀眾如云。如果把政治和性結合起來,互相彰顯,則更受歡迎。即使是一些表面開起來沒有政治因素的純娛樂片,也常常滲透著政治無意識。”電影是一種溫柔的政治暴力體現在它把觀眾的所思、所需和所處現狀納入到電影表達里面,在一種看似順其自然的狀態下刻意誘導觀眾步入特定的價值觀軌道,為大多數人所認可和遵從。《大護法》呈現出與政治相關的充滿政治隱喻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而且只要稍稍留心,也可以清楚地看出電影主創試圖用政治隱喻式的敘述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一是異化的世界觀。在《大護法》中,花生鎮如同中國古代封建集權社會的縮影,吉安大人是這里的最高權力掌握者。他經常利用集會對鎮上的人進行洗腦,張貼在花生鎮大街小巷的巨幅人物海報也是他進行心理暗示的工具,以此來強化他的至高無上的無可撼動的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他不允許花生人們說話,并且振振有詞地向那些懷疑者宣稱:“說話是一種從口腔開始潰爛至全身的疾病。這瘋婆子竟然開口說話,開口說話會害死所有人的,殺了她。”所以,電影一開始,作為闖入者,大護法看到的景象是這里的人都緊閉著嘴,千人一面,貼著假眼睛和假嘴巴,面無表情地看著同類被追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被異化,大家都內心冷漠,目睹生命被屠殺而無動于衷。“建立假想社會和構建虛假關系是吉安大人真正掌控花生人的手段。花生人的群體關系由吉安掌控和斷定。吉安賦予他們生存的理由和合法性。”二是對性行為的控制。《大護法》是少見地進行自我分級的成人動畫電影,之所以如此,原因一方面是電影的大量暴力場面,另一方面是涉及性的主題。在《大護法》中,吉安大人為花生人制定了一條法律:禁止性行為。一旦誰違背了這條法律,立刻就被槍決。電影的開始部分,從大護法的視角,看到兩個花生人偷偷摸摸地接吻,而且是舌吻,立刻被守衛隊用槍擊殺,令人觸目驚心。吉安大人壟斷了性行為,他可以有性感女人,但卻對外宣稱,花生鎮擁有一個共同的母親,那就是黑花生,黑花生終日漂浮在花生鎮上空,由她來繁衍后代,生產蟻猴子,最后孵化成花生人,所以花生鎮根本沒有發生性行為的必要。三是極權統治下的個體。在《大護法》中,只有三類人物:闖入者、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闖入者是太子和大護法,統治者是歐陽吉安、歐陽鳴、殺手羅丹、守衛隊,被統治者是花生人、小姜、隱婆、庖卯。“霸權不是通過剪除對立面,而是通過將對立一方的利益接納到自身來維系的。為了說服那些心甘情愿接受領導的人,統治階級的政治取向必須有所修正,這就使得意識形態中任何簡單的對立,都被這一過程消解了。”在電影中,吉安大人有意讓性感美女殺手羅丹,故意允許他偷窺她洗澡,從而使得殺手羅丹死心塌地地充當劊子手。吉安大人告訴庖卯,他是庖丁的后人,應該把刀法練習到爐火純青,并且每天提供“畜牲(花生人)”給庖卯練習(殺人)刀法,庖卯因此感恩戴德,由衷地感謝吉安大人。直到庖卯第一次聽見花生人說話,他才開始有所懷疑自己一直堅信的“花生人是畜牲”這一信條,因為之前他一直認為吉安大人說的話都是真理,不容懷疑。意識形態的統治就在于編造一套話語體系(謊言)來使人產生自己所處位置的合理性想象,吉安大人無疑深諳此道,庖卯的無理性和狂熱正好驗證了吉安統治的成功。歸結起來,吉安大人的統治之道是這樣的:通過人群的分離,形成群體認同的危機感;對花生人進行潛意識的催眠,使其形成對吉安大人的無限崇拜與模仿;讓花生人啃食年幼的蟻猴子,形成洗腦后的隨眾性盲從;群體意識被塑造后,個體任人擺布,并被所有人遵守。當然,電影中的隱婆無疑是唯一沒有被吉安大人的極權統治蒙蔽的人,她是花生鎮的被統治者中唯一的保持清醒的人,既不相信吉安大人編造的這一套話語體系(謊言),也不相信歐陽鳴會是一個好人,她充分地利用大護法和太子的闖入,破壞了花生鎮的平衡,發動了革命,可她又置身事外,對著天空說:母親,想必你一定高興看到這一幕吧。至于此中深意,無人得知。

二、《大護法》的雜耍元素

愛森斯坦這樣說道:“雜耍(從戲劇的角度看)是戲劇的任何擴張因素,也就是任何的這樣的因素,它能使觀眾受到感性上和心理上的感染,這種感染是經過經驗的檢驗和數學般精確的安排的,以給予感受者一定的情緒的震動為目的,反過來又在其總體上唯一地使觀眾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終的意識形態結論的可能性(通過情欲的生動的表演達到認識,是戲劇特有的認識途徑)。從電影最初的本質上來說,它其實是娛樂工具,和中國的雜技相聲等娛樂品種并無大異,目的是取悅觀眾,滿足觀眾的“情欲”,比如喜怒哀樂等,它和藝術、教育、政治等所追求的目的大相徑庭,它屬于大眾的通俗文化,這一點想必是沒有爭議的。而作為一部政治電影,它需要的是通過雜耍的元素,巧妙地實現意識形態目標。《大護法》的雜耍元素首先體現在設置滑稽角色、丑角。《大護法》的主人公大護法的外形是一個長得又矮又胖的如同一個肉乎乎的大粽子,手里拿一根鐵棍,而且始終有一個呆萌可愛的懸浮在空中的胖胖的怪鳥似的小家伙如影隨形。“大護法身上沒有任何標志性的英雄符號,他并不高大威猛,甚至常常被太子戲稱為紅胖子,也沒有任何的豪言狀語,反而時時刻刻都在自嘲,語調中還時常透露著頹廢。他沒有刀槍不入的本領,在100分鐘的片長內受傷無數次,最后被神秘殺手羅丹打得頭破血流”。太子的角色更是完全依照香港電影演員徐錦江的外形來設置,濃眉大眼,長發飄飄,寬袖長袍,活脫脫一個文藝青年的樣子,但在這樣一個騷柔的外表下,他其實只是一個對政治毫無感覺,只鐘情于描繪山水丹青的畫家,可笑的是,他所畫的山水表面上看去和平常無異,但仔細一看,卻是一個裸女的豐滿的乳房。“比如太子,他不同于以往國產電影和動畫中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也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貴族,更不是處于權力爭奪的漩渦,而是是一個非常灑脫、追求享樂還不避諱表現出好色的文藝青年,他不愛江山愛自由,不想要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卻一心想畫美人,他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太子就養尊處優,而是可以平等地對待任何人,為了花生人小姜愿意去拼命。這樣的太子形象完全不符合傳統文化里等級森嚴的貴公子設定,而是當下網絡文化中平等自由、追求自我的一個投影,所以太子能夠贏得年輕觀眾的喜愛。”在網絡時代和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很多觀眾已經習慣用小屏(手機屏幕)觀影,這樣的人物設置很顯然帶有強烈的娛樂色彩。吉安大人也是一個中國古代典型官僚矮小肥胖油膩而又處處裝腔作勢的樣子。至于花生人,都是千篇一律的戴著假眼睛假嘴巴,面無表情,麻木呆滯。這樣的滑稽人物的設置,其實是把觀眾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視電影中人物;再加上他們不時地插科打諢,秀上幾句古詩詞或者心靈雞湯,讓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獲得觀影的體驗,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電影所要傳達的主題意蘊。《大護法》的雜耍元素其次還體現在適度的性暗示。在《大護法》中設置了一個性感美女的角色,而且一開始就有一個美女沐浴的裸露尺度相當大的鏡頭,通過殺手羅丹的偷窺者的視角呈現出來。如果沒有《大護法2》,僅僅從目前的這部電影來看,好像這樣一個性感美女角色是可有可無的,膚淺地看,僅僅是為了滿足觀眾的性觀賞的需要,釋放觀眾的多余的荷爾蒙,完成性暗示的功能而已。如同007系列電影的邦女郎一樣,她們在電影中的作用僅僅限于和男主談戀愛,最終上床,達到觀眾觀影的性欲想象的滿足。當然,由于《大護法》的成功,觀眾最后不再滿足于這樣的角色設置,對這個性感美女在電影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許在《大護法》的續集中,這個性感美女搖身一變,成為電影中最大的大反派,也未可期。

三、結束語

作為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國產動畫電影,《大護法》在市場上收獲了不菲的票房和豆瓣、貓眼的較高的評分,在各種媒介平臺上也得到較高的關注和贊揚,可以說是一部成功之作。花生鎮發生的故事,可以作出多重解讀,也可以說主題較為含混,這樣的模糊處理恰好符合了不同層次觀眾的審美需要,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已發生、正在發生、將要發生。《大護法》揭示的主題帶有普遍性,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贏得了大量的擁躉,滿足了電影消費者對于暴力、情色和政治的需求,尤其是在互聯網語境下,參與者的草根性決定了這部電影引起的追捧和過度闡釋。《大護法》使用暴力美學,比如頻頻爆頭(網絡游戲專用名詞),以此讓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在學業、工作、房產等多重重壓之下獲得宣泄的快感;使用中國畫風,滿足了90后、00后年輕一代對中國傳統的回歸的文化需求,當然也是多年來國產動畫盲目模仿歐美動畫和日本動畫引起的審美疲勞的撥亂反正。作為導演不思凡的電影處女作,它的缺陷顯而易見。電影在畫面制作、主題的設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大護法》的案例值得中國成人動畫電影制作者和研究者的效仿和關注。

參考文獻:

[1]徐葆耕.電影講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07).

[2]徐露.淺談動畫電影《大護法》的反烏托邦主題[J].大眾文藝,2017(5):201.

[3]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17).

[4]崔戈.黑色寓言:動畫電影《大護法》的藝術美感[J].四川戲劇,2017(12):49.

[5]C.M.愛森斯坦.蒙太奇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424).

[6]張靜.《大護法》:中西語境下的新式動畫電影解構[J].電影評介,2017(15):97.

[7]劉娟.《大護法》為什么能成為今年國產動畫的黑馬[J].新聞傳播,2017(11):49.

作者:宋朝 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