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經濟節目非線性制作論文
時間:2022-12-18 03:27:00
導語:電視經濟節目非線性制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存在信息社會,電視已成為人們生活密不可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視節目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信息需求,就必須不斷提高節目質量,節目的制作包裝成為重要一環。隨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制作設備推陳出新,特別是集字幕機、特技機、編輯機于一體的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出現,使電視節目制作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電視越來越“好看”了。由線性到非線性,由磁帶編輯到磁盤編輯,由模擬到數字......原來復雜的制作方式變得非常簡單,而觀眾看到的電視畫面卻更加豐富多彩。
相對與電視新聞類節目,經濟類節目雖然也講真實性和實效性,但是它的形式可以更為活潑,因而制作包裝的天地更為廣闊。經過包裝的經濟節目,大大增強了可視性,無論是信息量、還是版面、編排上都可以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精美的節目包裝,自然離不開先進的設備。在這個大眾傳播日趨數字化的時代,電視技術設備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而設備經費卻是有限的,這就給我們節目編輯制作人員提出了挑戰:如何利用現有的設備,做出在視覺、聽覺上更具美感的節目呢?
我們立足實際,充分開發運用部門99年6月引入的SOBEY創意CY99非線性視音頻編輯系統對節目進行制作包裝。關于該系統的具體性能特點,我們在另一篇論文《非線性編輯ABC》中已做過介紹。它集錄放機、切換臺、特技臺、調音臺、字幕機等于一身,功能強大,操作簡便,是未來電視數字化時代編輯制作節目的完美搭檔。具體說來,我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節目制作質量,努力創造精品。
(一)建立視音頻資料庫、不斷更新字幕模式
資料庫,顧名思義它是儲備資料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同小可。就象作戰要有軍火庫,我們做電視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會存在不可預見性和突然性、緊急性。如果到使用的時候再去找資料往往來不及。俗話說“不定哪塊云彩就下雨”,平時多留意存儲,用時就會發現有資料就是方便,不僅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有時能給節目增色不少,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正是電腦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建立一個這樣的資料庫提供了物質條件。針對使用情況,我們建立了視頻場景實物庫、音頻資料庫等,實踐證明,不僅自己欄目受益非淺,其他目前還在傳統線性模式下工作的同事在緊急關頭也來求援。
當然,這種資料庫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有一個過程。只要耐心、細心,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威力強勁的“軍火庫”。
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素材采集可以由磁帶輸入(模擬信號壓縮轉換成數字信號),也可以由互連網或其他系統引入(數字信號AV文件),為提高節目質量,我們在節目的素材采集、資料存儲階段就嚴把質量關。每一片段視頻信號的亮度、色度、飽和度、對比度,我們都會運用CY99的獨特功能進行增減修補,對音頻信號的左右聲道也要進行音量調整(輸入音量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造成幅失真)。使畫面色調和諧悅目,使聲音流暢悅耳。這些過程如果在傳統線性編輯條件下將會非常麻煩,而且要一遍一遍地倒磁帶,使信號損失減弱,但在非線性編輯過程中卻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同步完成,即使包括一二聲道合音,也可以實時處理,絲毫不會損傷信號。
除了采入或引入的素材,我們還自己制作生成一些素材,包括字幕及電子背景。字幕在電視畫面中可以起到強調、解釋、說明的作用。在我們的經濟類節目中,標題字幕可以表達節目將要介紹、推薦、分析、講述的主要內容,也是節目的“眼睛”,可以幫助觀眾理解,增進記憶;內容提要字幕則可以強調一些重要的觀點、數據、人物或商家企業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等,甚至包括同期聲對白字幕。尤其在這類節目的制作中,字幕的使用是非常頻繁的。
字幕一般是疊加在畫面上的,所以字幕布局一定要與畫面結合處理,做到清晰、醒目、和諧、統一、美觀。CY99創意系列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字幕制作體系能夠使我們的想象力淋漓盡致地發揮。幾十種字體,任意的字型字號,任意的字色、邊色,任意的邊寬(包含模糊程度),再加上陰影、魔變、各種圖形、圖象、背景、材質......而經濟類尤其是導購類節目,本身就形式活潑親切,更拓展了字幕的藝術風格,真正是“不怕做不出來,就怕想不出來”。
電視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處處蘊涵著美學的實踐,我們也可以說,電腦在電視領域的拓展及電視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電視節目的編輯制作人員空前地面臨大挑戰。我們在不斷地學習新技術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和美學修養,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信息、審美需求。哪怕是小小的電視字幕一個方面,也要常換常新!
(二)過渡、畫面特技方式的設置
相對于聽覺的享受,電視帶給人們的主要是視覺的藝術,因此,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視頻處理要遠比音頻處理復雜、重要。電視最大的特點是形象:它是那樣具體、明確、生動、鮮明、逼真;它傳遞訊息;它展示社會現實中存在的美的事物、美的心靈、美的行為、美的情趣;同時,它也揭露丑的行徑、丑的靈魂......帶給人類無與倫比的文化,而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攝像和編輯制作人員尤其是后者對視頻信號的處理。
非線性編輯系統擁有多層視頻軌,一般在同處一軌的前后相鄰的兩個素材間應用過渡特技,使兩個畫面的銜接產生特技效果,形成強有力的視覺沖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系統的過渡特技編輯狀態下,我們編輯制作人員可以手動設置任一過渡特技內部的固定參數及任意位置的可變參數,也就是“自定義”過渡特技方式,或在素材庫中預置的過渡特技模板基礎上進行簡單修改以衍生出新的過渡特技方式。因為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每一視頻軌道都可以提供幾十種不同的劃像選擇,每一種劃像又可變化出水平垂直移位、重復、翻轉等等無盡的方式,這就使它的特技功能千變萬化。
這些二維過渡特技可以實時精確到關鍵幀,形式包括區域馬賽克、油畫、亮色調整、單色、靜幀、抽幀、疊畫、劃像、專業色鍵、亮度鍵、二維DVE等軌道特技。所有特技均可直接拖放置于時間線上的兩段視頻素材之間。我們按照節目串編的需要預先設置好常用過渡特技方式并儲存到庫,比如:設置邊框的色彩、軟邊過渡、水平或垂直重復若干次、劃像位移、水平或垂直偏移、反向等等。當需要不同的特技效果時,只需簡單地從庫中拖拽到要加特技的關鍵幀、再松開鼠標就可以了。這樣做可以節省很多寶貴的時間,保證各類經濟信息又快又好地傳遞,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對畫面特技進行預先設置、儲存。與過渡特技不同的是:畫面特技是視頻素材的內部特技,可放置子字幕軌及各視頻軌上,也可以作為過渡特技使用。只需要使用任一素材內部的畫面就能產生特技效果。它的可改變參數包括:窗口設置、透明度、疊畫、色鍵、屏幕、放大鏡、馬賽克、濾色鏡、抽幀等等,此外我們還可以改變畫面的邊框顏色大小、陰影顏色大小方式(偏移、包圍)、畫面本身的水平垂直位置......從而又儲備許多種特技以便用時“信手拖來”。如果我們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加上三維軟件,那么又能增加卷頁、掃光、變形等變化多端的特技效果,引領觀眾進入一個純美的熒屏世界,得到其他藝術無法替代的審美享受,更加深化我們所要傳遞的信息。
(四)背景制作與虛擬演播室
制作一幅能夠從視覺上給人強烈沖擊的背景畫面,無疑會使節目錦上添花。主持人背景主要有兩種:實景背景、摳像背景。具體到我們濟南電視臺經濟部的八個欄目,這兩種情況都有。實景背景的制作主要靠美工設計師,如目前《市場特快》、《經濟大觀》等欄目使用的主持人背景,這也是傳統的演播室背景。依據我們目前的技術設備,我們主要可以制作摳像背景,或大屏幕背景,如《購物樂園》等欄目正在使用的背景。
由于每個經濟類專題片主要圍繞一個主題(人物、商家、產品等),因此,用于內容相關的畫面作為背景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加深觀眾印象。一個精巧的創意加上適當的技術就可以讓節目包含更多的信息,更具有震撼力。
例如:某婚紗攝影樓要做一個長度為一分鐘的專題介紹,時間短、內容多,而且由于競爭激烈,各家婚紗影樓都在做宣傳,怎樣才能讓這“一分鐘”發揮威力,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呢?
我們選擇了演播室而不是外景。創意是基于主持人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披上婚紗,做了新娘。開場白在演播室,主持人身著正式職業裝,端坐在大屏幕前,背景正是該影樓的門頭(當然經過了視頻處理),整個畫面整潔、協調。主持人說:女孩子天生愛做夢,今天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做了新娘,來到一個大大的婚紗影樓(轉接影樓化妝場景,畫面使用軟邊造成夢幻效果,字幕“*婚紗影樓.地址.電話.”使用柔和喜慶的色彩、活潑的字型圓弧狀排列),有一個短頭發的姑娘為我梳了一個我見過的最漂亮的發型......(在舒緩的音樂聲鋪墊下,主持人講故事般敘述影樓所提供的服務及優惠措施)......結尾由影樓轉回演播室,采用軟邊過渡特技,給人一種依依不舍地回到現實的感覺,主持人恍然大悟似的輕笑:一覺醒來,原來是個夢!可是,我卻記住了夢中的那家影樓,它就是****!畫面為一位女性的手,快動作畫面特技在紙上寫下影樓名。
這條導購類專題片盡管不長,但卻清楚、明了、極具誘惑力,給看過的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連一貫挑剔的商家也非常滿意,可見精美的制作包裝對節目的影響!
當然,背景可以是處理過的畫面,也可以是我們自己制作的電子背景,用途也不僅限于演播室。
具有遠見的電視人已注意到電視行業即將發生的一場數字化革命,非線性編輯制作正是大勢所趨。目前,已有很多電視臺逐步進行技術設備更新。細心人發現,電視數字化帶來的新事物-虛擬演播室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熒屏上了!
虛擬演播室技術是相對傳統使用的真實演播室而言的。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的非線編系統經過升級改造,也能用上虛擬演播室。它是基于計算機圖形技術,由計算機完成布景設計和制作,克服了美工布景不易修改等缺點。其基本過程是主持人在布滿藍色背景的演播室主持節目,通過軟件將主持人放置到虛擬背景中去。它既是“摳像”又和傳統的摳像有很大的區別。摳像只是把主持人置于二維背景,而虛擬演播室技術則是將主持人置于一個三維的立體布景當中。不久前我們領略到了中央電視臺每周六上午播出的《同一片藍天》、《歡樂家庭》等欄目使用虛擬演播室帶給我們的全新感受。但是目前,虛擬演播室價格昂貴,我們只能抓緊學習一下有關理論。
提高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是我們每一個電視人的責任和義務,一個精品節目的產生過程包含藝術創作和技術處理兩部分。有同仁把電視藝術創作比做電腦軟件,把電視技術處理比做硬件,實在很恰當。在實踐中,軟件和硬件是不可分離,互相滲透的。
我們從事的行業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電視節目處處流露著“人”的主觀意圖,處處滲透著信息、情感的交流。電視技術操作并不復雜,真正的差別就在于“軟件”。
因此,作為一名電視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為人民奉獻出更多更好的精品節目,就應該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不一定樣樣精通,但最好是觸類旁通,涉獵廣泛。這樣才有資格站在新世紀的地平線上,擁抱一個嶄新的電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