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在衛星廣播電視的應用

時間:2022-02-06 10:58:15

導語:AVS+在衛星廣播電視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VS+在衛星廣播電視的應用

【摘要】隨著相關視頻編碼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廣播電視領域也取得巨大的發展與進步,其中視頻壓縮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價值,現已成為了一項被人們所廣泛關注的研究與應用領域。本文簡要介紹了avs+視頻編碼技術的基本概念,并進一步就其在衛星廣播電視領域內的實際應用情況展開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AVS+;衛星廣播電視;視頻編碼技術;應用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于信息的獲取,超過90%以上都是通過視覺與聽覺所獲得的。現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正是基于對視頻與音頻信息的傳播基礎之上所發展起來的一項有著鮮明時代特征的技術手段。隨著人們對于視頻與音頻清晰度與流暢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就開展關于視頻編碼技術的研究工作將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考慮到采用相關的國際標準將面臨著極其高昂的專利費,因此我國便在這一領域內開展了獨立研究工作,自主制定出了數字音視頻解碼技術標準AVS。并在這一標準之后,于2012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又頒布了關于廣播電視行業所采用的GY/T257.1-2012《廣播電視先進音頻視頻編碼解碼第1部分:視頻》行業標準,簡稱為AVS+。

一、AVS+技術介紹

要想了解AVS+的主要內容,就必須先了解AVS。AVS標準即為“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其主要的作用價值便是將數字視頻以及音頻數據壓縮至原有版本的2%以下,從而確保信息在輸送過程中所采用的帶寬及信息存儲量可獲得更為有效的利用。AVS標準主要就包含了系統、視頻、音頻、數字版權管理等4項技術標準內容。AVS當中的標準視頻和目前的國際標準較為相近,其技術構成模塊共包含有6大部分,即:轉換、定量、熵編碼、幀內預測、幀間預測、環路濾波等。另外,這一項視頻標準同時對I幀、B幀以及P幀等三類有著明顯差異化的圖像予以了定義確認。AVS標準在進行視頻編碼處理時主要是采取的混合型編碼處理方式,并不完全是某一項單類算法,而是一整套完備的編碼系統。在最初階段當中每一項技術路線都處于平行發展狀態,關鍵性工具技術均是為了解決視頻編碼問題所提出的,最終以性能最佳方案脫穎而出,由此通過對于各項技術手段的綜合化應用也便能夠實現更高的壓縮比效果。

二、AVS+關鍵技術

伴隨著當前數字化電視清晰度的不斷提高,相應的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所需用到的帶寬容量也不斷增大,對此,為了能夠更好的節省帶寬與存儲容量,便需針對視頻采取更為有效的壓縮處理。AVS標準和國際標準的編碼框架基本一致,均為混合型編碼方式,其中的關鍵性技術也與國際標準有著互相對應的關系,而AVS+技術則是基于AVS技術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演變而來的,因此此兩者間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類似的。AVS+可實現對AVS的兼容,也就是AVS所編碼的視頻碼流能夠被AVS+所解碼,AVS+可以說是對AVS標準的一種升級改進版本。AVS+在實際應用方面相對更為簡便,對于硬件帶寬的需求量也相對更低,這對于廣播電視視頻編碼解碼技術的應用而言能夠大幅度降低所需承擔的專利成本費用,而且也能夠更好的適適宜于當前的硬件設備支持。AVS+標準內的核心內容熵編碼、加權量化、增強場編碼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將AVS+的核心技術和國際標準內的技術展開對比分析便可發現,AVS+在轉換、熵編碼、預測、運動補償等方面都有所變化。如其中的運動不暢便將“4×4、4×8”予以了去除;參考幀也調整為了2或4個;濾波邊界調整為了“8×8”。熵編碼拋棄了傳統的長編碼,而是選用了性能更加優異的算數編碼形式,國際標準則是應用的傳統編碼形式,AVS+標準的編碼方式更加復雜。

三、AVS+技術在衛星廣播電視中的應用

3.1應用AVS+技術開展傳輸方案設計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分發系統可對即將播出的電視節目直接實施AVS+視頻編碼處理,并同時再次利用以及增加干擾、調制等處理操作,利用衛星傳輸分發于數字電視網絡前端以及有關的衛星節目信號內同時采用AVS+衛星接收解碼設備接收的廣播電視節目信號。該系統結構圖如下圖1所示。若節目信息來源是基于AVS+碼流,那么對其直接予以復用與調制,并借助于衛星信道進行輸送,若節目信息來源為MPEG-2碼流,則將其碼流信息轉換為AVS+碼流,并同時對轉碼過得碼流實施復用與調制等處理之后,再經過衛星通道信息予以輸送。在上圖1的AVS+視頻編碼的衛星傳輸數字電視系統方案當中,信號來源途徑為電視臺利用光纖亦或是微波發出未經過編碼處理的HD-SDI信號,音頻節目則利用SID接口來將信號發送至AVS+編碼器當中,針對經過編碼處理以后所產生出的TS流利用SID接口發送至復用設備,通過復用處理后信息將轉變為TS流,再進一步實施增加干擾處理后,利用ASI接口將信息發送至調制其,經由調制、變頻及供方再由信道發出。接收設備在獲取到相應的信息內容之后,對該信息采取解調,下一步將會被輸送至轉碼器內,將信息轉碼呈MPEG格式或是國際標準格式,,最終再通過解調、服用等處理之后播出節目。3.2基于AVS+技術的監控傳輸方案設計為盡最大努力實現對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安全的充分保障,通常在省一級的衛星站點當中基本都會配備適當的畫面加測以及多個類型的報警信息系統,考慮到當前的監測系統多采取的是MPEG-2編碼方式,因而在AVS+技術視頻編碼衛星傳輸系統監測報警方案內便會用到TeleSight多畫面碼流實時性檢測系統。這一系統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一定技術領先型的數字多碼流、多畫面、多格式診斷技術以及格式分分析技術,可以實現對超過數十個各甚至上百個數字壓縮信號的實時性解碼,做到對多線數字碼流內每一項視頻與音頻節目的精準化監測以及各項基礎性壓縮數據的信號測定,有助于保障各項數據信息壓縮信號由傳輸、接收直至的多個階段內,其壓縮格式都可能確保達到較高的信號準確性。這一項傳輸方案主要是通過系統內的各處關鍵位置來進行樣本信息的采集,之后再利用AVS+技術專業解碼技術來將相應的信號信息解取出來以后由系統當中各關鍵點進行樣本采集,并最終通過AVS+技術專業解碼設備解取出相應階段的實時性信號信息,實施樣本采集監測。而且,對于衛星站點原本的臺標警報、頻譜監測、音頻警報等軟件系統也能夠被一同納入到這一信息系統內部,能夠更加有效的確保廣播電視信號的順利播出。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從當前我國AVS+技術的發展以及實際應用現狀來看,這一技術已經在我國的信息產業特別是衛星廣播電視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性的應用。本次研究主要就基于目前的衛星地球站設備實際配置情況,簡要探討了部分有關AVS+視頻編碼的衛星傳輸設計方案內容,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研究的持續深入,與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也將會涌現出越來越多且更加完備的AVS+視頻編碼衛星傳輸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楊麗麗.關于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監測方法的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3,(14).

[2]李濤.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與質量分析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14,(10).

[3]馬偉.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質量的保障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6,(4).

[4]楊宏杰.淺議對衛星廣播電視頻段的抗干擾信號技術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4,(11).

[5]魏立.衛星廣播電視播出系統的監測方案[J].衛星與網絡,2014,(8).

作者:宋鵬飛 單位:山西廣播電視臺衛星傳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