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探析
時間:2022-06-17 10:57:28
導語: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給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也為其提供了新的改革發展路徑。本文對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傳媒特點進行分析,探討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創新與改進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路徑
在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廣播電視的信息傳播方式,也改變了廣播電視編導的工作環境。廣播電視編導工作對于節目播出效果有直接影響。在新的工作環境下,只有不斷創新編導工作理念及方法,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需求,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競爭力。
一、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傳媒特點
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也不斷融入新媒體技術,從而拓展傳媒空間,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和收視率。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傳媒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特點:(一)實時互動。通過開通節目微信公眾號、加入微信搖一搖等功能,讓觀眾可以充分參與到節目互動中,改變以往的單向傳播形式。其目的是為了及時獲取觀眾的反饋信息,了解觀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從而對節目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進,獲得觀眾的青睞。(二)多元渠道。在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傳統廣播電視傳媒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可以依托于更加快捷高效的互聯網、移動網絡開展傳媒活動,滿足觀眾利用智能手機獲取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同時可以發揮多元渠道傳媒的相互促進作用,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三)創新內容。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節目更新速度非常快,一款節目的設計和制作周期很短,通常幾周時間就可以上線,然后根據節目的播出效果決定去留。如此高效的內容更新速度對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圍繞觀眾品位,不斷對節目內容及播出形式進行創新,否則容易被市場所淘汰。
二、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已經促使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作出了許多積極的改變。但是就廣播電視編導工作而言,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難以滿足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需求。廣播電視編導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一)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質量水平偏低。受網絡媒體的影響,在新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廣播電視媒體也出現越來越嚴重的跟風現象。一款節目流行后,會出現多個雷同版本,而且制作質量明顯較差,是一種低質量競爭的表現。(二)編導工作理念落后,缺乏互聯網意識。雖然已經開通了多種與觀眾互動的渠道,但是不重視對觀眾反饋信息的分析與利用。在節目編導過程中,仍以工作經驗為主,難以真正契合觀眾的喜好和滿足觀眾的需求。(三)與新媒體的融合深度不足。在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環境的改變下,從節目的設計、制作到導播,都需要使用到新媒體工具。導播工作人員也需要熟悉新媒體的傳播模式,善于抓住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對廣播電視節目加以創新和改進。但是由于部分編導人員不熟悉新媒體工具的使用方法,仍圍繞大屏觀眾設計節目,缺乏對小屏手機用戶需求的關注,未實現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發展目標。(四)廣播電視導播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除了缺乏新媒體操作技能外,自身創新意識和能力也有所不足。部分廣播電視編導人員也缺乏自我上進的動力,未根據新工作環境下的需要改變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平時的工作中,存在隨意性較高的現象,容易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三、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與改進路徑
(一)創新節目設計理念,突出節目特點。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編導創新發展,首先應創新節目編導思維,善于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傳媒形式,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新意。廣播電視導播人員首先充分了解市場,找準廣播電視發展定位,結合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及發展目標,確定節目創新方向。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齊頭并進的發展趨勢下,節目自身的特點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決定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市場競爭力。要想讓廣播電視節目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必須擺脫盲目跟風、模仿的節目制作方式,真正從觀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娛樂需求出發,編制觀眾喜愛的節目。同時在節目定位過程中,不能過于泛化,應專注于一類受眾,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特定類型的受眾需求進行分析,以此為出發點設計節目內容及播出形式,從而真正滿足此類觀眾的需求,建立忠實的受眾群體。其次應對廣播電視節目的編導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做好節目審查等方面的工作,滿足有關部門對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提出的要求。繼續發揮廣播電視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可信度優勢,不斷提升節目產品的競爭力。(二)利用互聯網思維,加強與觀眾的溝通互動。廣播電視節目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建立互聯網思維,將傳媒過程看作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充分發揮觀眾在媒體傳播中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下,媒體節目制作者、傳播者和受眾的界限逐漸模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媒體工具,參與到媒體節目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廣播電視也應積極做出改變,打破以往閉門造車的生產模式,主動邀請受眾參與到節目制作和傳播的過程中,集合公眾創意,為節目的創新發展提供思路。在此方面,廣播電視節目應積極建設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豐富節目互動形式,及時了解觀眾的反饋信息。比如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將節目熱線與在線留言方式結合起來,及時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將觀眾互動環節設計到節目內容中,吸引觀眾的參與。同時應開放觀眾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滿足觀眾互相討論的需求,比如開放視頻彈幕、建立微信群、QQ群等。在多種互動形式下,觀眾可以充分參與到節目播出過程中,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同時可以借助觀眾的微博、“朋友圈”等渠道,完成廣播電視節目的宣傳,一舉兩得。(三)加快新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工作模式和方法。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離不開編導工作方式的創新。編導工作人員需要掌握新媒體技術工具的使用方法,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在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快速搜集與節目內容有關的信息資料,并利用專用資訊處理軟件,完成內容篩選和整理工作,提高基礎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利用新媒體工具,創新素材的利用方式,使用各種剪輯、編導軟件完成節目內容的精加工過程,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觀看效果。最重要的是對新媒體渠道的利用,目前我國網民總數為8.29億,其中手機網民數量為8.17億,占網民總數的98.6%。因此,在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手機小屏受眾的觀看需求,借助快速的4G通信技術,提高節目清晰度。通過從各個方面提高節目質量,獲得觀眾的認可和青睞,從而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因此,廣播電視編導人員必須注重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創新,積極補充相關專業知識技能,提高工作崗位勝任能力。(四)提高編導人員素質,做好相關培訓考核工作。在新媒體時代的要求下,廣播電視編導人員需要全面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水平,從工作理念到工作方法,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繼續發揮電視節目領軍人、把關人的角色作用。廣播電視編導人員不僅要具備節目策劃、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藝術鑒賞能力及相關理論修養。在參與節目制作和編導的過程中,積極提出創新觀點,推動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發展。針對目前廣播電視編導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偏低的問題,應建立長期的培訓考核機制,注重對高端編導人才的培養。同時與高校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銜接起來,通過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崗位儲備人才。在現有人員的培訓考核過程中,應與個人績效考核評價聯系起來,并制定相應的懲處措施。對于無法適應新工作環境、長期不能完成培訓考核任務的人員,應采取末位淘汰的措施,并及時補充新鮮血液。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能夠激發編導人員的工作動力和進修動力,主動提升自身專業素質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廣播電視編導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應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創新。同時應盡快彌補廣播電視編導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創新能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俐.新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編導創新能力的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8(33):130.
2.羅瓊.新時期電視編導工作的新特征及出路探討[J].科技傳播,2018(20):34-35.
3.邰慧潔.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如何改進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14):33.
作者:張莉君 單位:山西廣播電視臺廣告中心
- 上一篇:高校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探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平臺研究